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仔三代低硒大鼠神经发育及海马突触超微结构改变的实验研究

王艳  
【摘要】:背景与目的:碘缺乏作为引起智力损害的因素已得到公认,但经过二十余年的补碘,典型克汀病基本得到控制,但仍有多量亚克汀病弱智患儿出现。大量的现场调查发现许多缺碘地区同时伴有缺硒,硒作为亚克汀病的碘外因素越来越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本实验利用膳食性低硒大鼠模型,从神经行为发育观察和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海马的突触结构的角度,研究低硒对大鼠行为发育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作用。 材料与方法:利用课题协作小组已建立的连续人工膳食性低硒动物模型第三代仔鼠进行实验。实验共分为4组:补硒补碘对照组、低硒组、低碘组和低硒低碘组。根据实验设计,从仔三代大鼠出生开始,在不同日龄完成相应的早期神经行为发育指标的检测,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利用透射电镜摄取各组大鼠海马CA3区Gray-Ⅰ型突触照片,采用体视学方法测量突触结构参数,考察突触形态的可塑性。 结果: 1.早期行为发育指标的检测中:平面翻正实验:4天时,低硒低碘组仔鼠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P<0.01),在7天时,各组间平面翻正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在听觉惊愕反射中,低碘组与低硒低碘组的仔鼠其阳性日较对照组略有延后。F3代仔鼠在前肢握力实验中,在12天时,低硒低碘组仔鼠前肢握力持续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14天时,低硒低碘组和低硒组也比对照组短且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0,和0.001)。F3代仔鼠在第12天的行走能力实验中,低碘组、 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低硒低碘组均比对照组的评分显著低,(P值分别为0.01和0.007)。在14天时 没有统计学差异。 2.Morris水迷宫行为测定实验:雌性大鼠在Morris水迷宫的定位航行实验中, 低硒低碘组九个时段的平均潜伏期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而第一时段与 第九时段潜伏期的差值明显减小(P0.01)。在寻找隐蔽站台所采取的策略上, 与对照组相比较,低硒组、低碘组和低硒低碘组所采取的趋向式和直线式策略均 无显著性差异。雄性大鼠在定位航行实验中,无论是九个时段的平均潜伏期还是 第一时段与第九时段潜伏期的差值,其他三组与对照组相比都没有明显差异,在 寻找隐蔽站台所采取的策略上,与对照组相比较,低碘组采取的直线式策略明显 减少(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雄鼠在各象限停留时间各组之间无显著性 差异:雌鼠在各象限停留时间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对照组在目标象限停留 时间较其它三组长,在远离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短。从穿过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 来看,各组雄鼠之间无统计学差别,而低硒低碘组雌鼠较对照组穿过次数明显减 ,少(p0 .01)。 3.突触结构参数:我们利用电镜对突触结构参数进行研究发现,长期膳食性硒、 碘缺乏以及硒碘联合缺乏的大鼠,其海马CA3区的Gray月型突触的PSD(突触 后致密物质)明显变薄,统计学上有明显的差别〔P0.01)。长期膳食性低硒、 低碘明显降低海马CA3区突触界面曲率(p0. 01)。低硒低碘组突触间隙明显变 窄(p0 .01)。 结论: 1综合以上早期神经行为发育指标,说明单纯低硒、低碘以及硒碘水平同 时降低对仔三代大鼠的神经行为发育均有明显影响. 2水迷宫结果揭示:单纯的膳食性低硒、低碘对仔三代大鼠脑的高级机能 一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没有明显影响,但硒碘水平同时降低却可以明显降 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而且硒碘水平同时降低对雌性大鼠学习记忆的影 响更为显著。 3.硒、碘水平下降使大鼠海马CA3区Gray一I型突触PSD明显变薄,界面 曲率下降,显示突触传递效能减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蒋一方,白偲,于志道,李永莉,许援朝,王惠芬,莫晓燕;低硒儿童的肌肉代谢[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6年02期
2 大骨节病“七五”项目专题研究组;低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0年02期
3 刘金寿,张喜晨,严玉仙;缺硒大鼠心肌α_1受体、cAMP及儿茶酚胺含量的变化[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1年02期
4 孔令洪,徐光禄,薛文岚,康轶君,宋鸿彬;低硒大鼠对紫阳高硒小麦硒的相对生物利用率[J];营养学报;1992年01期
5 鲍光宏,于德洁,刘宇,徐理纳,蔡求因,陈孝曙,王淑琴,李文仙;低硒大鼠心肌细胞的钾通道[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4年03期
6 谢文,陈学敏,杨克敌,杨成峰,吴志刚,雷杜君;硒、锗对低硒饲料喂养大鼠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6年02期
7 庞炜,王治伦,吕旌乔,吕社民,白偲,李斯纯,熊咏民,陈风石,谭喜旺,耿冬,薛莉,杨进生;低硒和T-2毒素对大鼠软骨生化代谢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7年06期
8 万汇涓,张卫星,迟月明,刘红,曾宪惠;T-2毒素在低硒条件下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光镜及电镜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9 滕宗艳,邹宁,姜礼红,于维汉;硫氧还蛋白系统在冰泳负荷致低硒大鼠心肌氧化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3年04期
10 张超英,党寅虎,王辉,苏宝山;低硒与大鼠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及心肌细胞损伤的关系[J];心脏杂志;2004年06期
11 史增敦,莫东旭;低硒大鼠骨骼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组织化学观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8年04期
12 毕华银,陈萍,郑滨,熊咏民,李广元,王治伦,张富军,陈凤石,张增铁;榆林病区水黄腐酸拟复制大骨节病动物模型的实验报告[J];地方病通报;1998年03期
13 杨晓霞,相有章,边建朝,宋术亮,王林;铬对低硒状态所致心肌损伤保护机理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3年04期
14 范中学;李平安;何新科;;陕西省生态环境低硒与克山病[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6年05期
15 方松;余化霖;;Morris水迷宫实验中海马相关空间学习记忆的研究进展[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年04期
16 朱天义,任宏造,魏奉群,孟令言,赵玉华;克山病病因实验病理学研究Ⅴ——从低硒豚鼠心肌的超微结构变化看硒缺乏在克山病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85年01期
17 侯少范;低硒环境中人群对不同形态硒的保留量及其效应研究[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0年02期
18 王爱国,陈学敏,鲁文清;低硒高镉对大鼠心肌损伤作用的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19 王爱国,陈学敏,鲁文清,罗海,石磊;低硒高镉对大鼠心肌损伤作用的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20 史增敦,莫东旭;低硒因素对诱导软骨细胞分化和骺生长板软骨发育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8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森海;王治伦;;低硒条件下T-2毒素对大鼠肝脏、关节软骨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A];中国活性氧生物学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2 张光弟;葛晓立;张猗玲;熊群尧;;河北张家口克山病区低硒地质地球化学环境背景[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赵昱;马洪骏;罗波;李陈莉;王慧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超微结构的改变[A];第十三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李卫国;邓曦;林金森;张正国;;Morris水迷宫图像追踪系统的一种优化算法[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5 金融冰;王建;于胜波;宫瑾;隋鸿锦;;突触体素和脑疾病[A];中国解剖学会第八届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青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茂斌;;脑卒中康复的新思路[A];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康复医学论坛、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北京康复医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苏敏;田东萍;王艳;裴小娟;王育凯;郭雄;张瑞娟;于燕;张舸;高玉霞;沈秀娜;;硒对脑神经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病理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张礼均;;去铁敏对大鼠打击伤治疗疗效观察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肖伟林;祝寿嵩;蔡梅雪;陈明凤;钱良秀;;富硒金针菇硒生物利用率的大鼠实验及老年人群观察[A];中国营养学会第三届老年营养暨第二届营养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10 孙淑庄;周瑞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硒利用的影响[A];中国生理科学会第三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营养学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君茹;APP/PS1转基因小鼠脑Aβ积聚和突触异常与p21活化激酶表达关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强;Dishevelled和MuSK以及PAK的相互作用调节乙酰胆碱受体的聚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3年
3 柳柯;离体培养的感觉神经细胞突触中Sensorin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4 刘智良;红藻氨酸对大鼠海马p38MAPK活性及海马神经细胞形态和电生理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5 付于;针刺对快速老化痴呆小鼠SAMP10行为学及前脑、皮层、海马衰老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6 万业宏;脊髓背角初级传入突角的短时程可塑性与动作电位序列的传递[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7 阮清伟;不同听觉活性引起听觉通路可塑性改变的分子机制[D];复旦大学;2004年
8 李震;乙咪酯参与脊髓伤害性信息调控的细胞和分子机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9 杨卓欣;电针任、督脉经穴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干预作用机制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李长科;纹状体边缘区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学习记忆功能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仔三代低硒大鼠神经发育及海马突触超微结构改变的实验研究[D];汕头大学;2004年
2 刘洪玲;康寿灵对东莨菪碱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影响记忆功能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3 靳大力;出生前暴露于氯氰菊酯和甲基对硫磷对仔鼠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05年
4 李博;五步蛇毒致大鼠海马组胺受体基因表达变化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5 田俊梅;低硒大鼠对三种硒强化剂生物利用效果的比较[D];郑州大学;2010年
6 赵江佩;诱发电位评估慢性缺氧性脑病的价值[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7 马志健;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海马神经元MAP-2、NF表达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8 周宁;孕期彩色多普勒超声辐照对仔鼠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刘建兴;脑震荡鼠认知行为障碍及脑干色氨酸羟化酶(TPH)变化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10 楼江燕;发育期大鼠惊厥对学习、记忆和海马CaMKⅡ表达的远期影响及运动训练的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力 编译;人造突触借芯作用大脑[N];大众科技报;2003年
2 张稼;人类记忆之谜是怎样揭开的[N];大众科技报;2001年
3 周璇;脑袋大的人比其他人聪明?没根据[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何德功;解开记忆之谜[N];人民日报;2004年
5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有据可依[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6 记者 郑千里;高精度双权值突触神经元计算机通过验收[N];科技日报;2001年
7 唐勇;余曙光;陈瑾;针灸治疗帕金森病有据可依[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若洁;重塑更棒的大脑不是梦想[N];中国商报;2003年
9 记者  顾钢;德国科学家解开突触结构控制机理[N];科技日报;2007年
10 记者 葛进 陈超;日揭开长期记忆形成机理[N];科技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