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CO_2浓度和阳光紫外辐射变化对珊瑚藻生理生化的影响

郑仰桥  
【摘要】: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CO_2浓度升高和由此引起的全球变暖以及海洋酸化对海洋钙化生物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由于臭氧层减少引起的阳光紫外B辐射(UVB,280–315 nm)增加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钙化藻类,作为造礁生物的一种在海洋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迄今对钙化藻类对海洋酸化及紫外辐射的响应尚缺乏认识。为此,本论文选择珊瑚藻类的无柄珊瑚藻(Corallina sessilis)为材料,探讨了其对海洋酸化(高CO_2/低pH)及阳光紫外辐射(UVR, 280–400 nm)的生理响应,并研究了UVR和酸化的耦合效应,主要结果如下: 在提高CO_2浓度(1000 ppmv),改变海水碳酸盐系统(pCO_2升高,pH下降)的条件下,该藻的钙化量显著下降,且生长受到抑制。UVR对光合及钙化的影响,在高CO_2浓度(1000 ppmv)下,与对照(380 ppmv)相比明显增大。UVR在抑制藻体的生长、光合及钙化作用的同时,降低了光合色素(Chl.a和PE)的含量,这种负面效应,在酸化状态下明显增大。该结果说明,海洋酸化会增加UVR对细胞的损伤作用。另外,通过进一步研究细胞抵御UVR的机制,发现在酸化状态下紫外吸收物质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加。 另外,藻体钙化量(PIC)与有机物(POC)的比例,影响其对UVR的生理响应。当藻体PIC/POC比值较高时,光合能力和钙化能力较强,UVR对光合导致的抑制率较小,显示了PIC的保护作用。当PIC/POC比值较低时,藻体的生长、光合和钙化作用都受到了UVR较大的抑制,此时紫外吸收物质含量较高,显示了藻体牺牲生长增加UVR防御的一种策略。 在以上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渐进式提高CO_2浓度(150、380、800和1000 ppmv),验证了海水逐步酸化的生态效应。与150 ppmv CO_2相比,在380 ppmv下藻体的光合放氧与钙化速率均有升高,而进一步的CO_2浓度升高又导致光合放氧和钙化速率的下降。总之,海洋酸化会减少珊瑚藻类钙化量、光合作用与生长,并且会使得UVR对藻体的损伤增大。尽管该类藻类会通过增加紫外吸收物质抵御UVR,但这种机制在海洋酸化状态下不足以缓解UVR的负面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蓓芬,柯世省;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_2实验的改进[J];生物学通报;2004年01期
2 王忠,高煜珠;关于光呼吸与光合作用关系的研究——Ⅲ.小麦叶片CO_2猝发及其与光合作用的关系[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83年04期
3 蒋高明,韩兴国,周广胜;北京山区典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大气CO_2浓度、草本层光合作用及土壤释放CO_2变化特点(英文)[J];Acta Botanica Sinica;1997年07期
4 施定基;满江红(Azolla)光合作用特性的研究[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81年02期
5 张其德,唐崇钦,娄世庆,李世仪;SO_2急性处理对一些园林植物色素含量和光谱特性的影响[J];植物学通报;1986年Z1期
6 赵学敏,毕永红,胡征宇;不同培养基对发菜细胞生长和光合活性的影响[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年04期
7 魏爱丽;邢勇;张小冰;宋敏丽;;小麦穗光合作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孙小玲;许岳飞;马鲁沂;周禾;;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构成对遮阴的响应[J];植物生态学报;2010年08期
9 毛光伶;CO_2与插枝根的生长[J];气象;1985年10期
10 赵学敏,毕永红,秦山,胡征宇;发菜细胞培养物对盐胁迫的响应[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11期
11 林植芳,李双顺,王伟,林桂珠,孙谷畴;番木瓜的光合作用途径[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84年01期
12 魏爱丽,张小冰,邢勇,王志敏;小麦旗叶和穗光合作用与耐旱性关系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11期
13 贲桂英;低温与水分胁迫对黄瓜和豌豆叶圆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及与光的关系[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87年04期
14 高坤山;;海洋酸化正负效应:藻类的生理学响应[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5 卡尔文;夏叔芳;;光合作用的碳循环[J];植物生理学通讯;1956年04期
16 李焕章;;介绍实验光合作用的一种植物——锦葵[J];生物学通报;1959年06期
17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气象研究室光能利用课题组;;应用红外线CO_2气体分析仪测定作物的光合作用装置、方法和技术[J];中国农业气象;1979年00期
18 贺松荫;;没有叶绿素的光合作用[J];生物学教学;1987年02期
19 邴旭文;;观赏性水草的种植[J];大自然;1998年01期
20 刘智芳;光合作用产生氧的实验装置改进[J];生物学通报;199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军田;高坤山;;CO_2和阳光紫外辐射对经济红藻龙须菜的影响[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2 邹定辉;;长时期的高CO_2浓度生长条件对羊栖菜光合作用没有下调的作用[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3 梁涛;李荣平;刘景利;史奎桥;张兵兵;;玉米农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动态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4 蒋跃林;;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大豆光能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王欣;郝春博;冯传平;;由CO_2浓度差异导致的溶液pH变化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6 杜奇石;樊宪伟;黄日波;;植物气孔中慢阴离子通道蛋白(SLAC1)可能的CO_2浓缩和传导机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李元广;王伟良;金建;;生物能源与CO_2减排领域的热点战略研究方向——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技术的发展思路及若干科学问题分析[A];庆祝中国藻类学会成立30周年暨第十五次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09年
8 冯振刚;;CO_2激光在自体表皮移植术中的应用[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刘程惠;胡文忠;姜爱丽;田密霞;王艳颖;何煜波;金黎明;;超临界CO_2萃取牡蛎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条件优化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南北红;赵青松;;不锈复合钢板的CO_2半自动焊接[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贵州分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仰桥;CO_2浓度和阳光紫外辐射变化对珊瑚藻生理生化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9年
2 李平;螺旋藻和三角褐指藻的光生物学研究[D];汕头大学;2009年
3 徐军田;经济红藻龙须菜和海萝的光生物学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4 黄鸿雁;高功率轴快流CO_2激光器气体流场及热交换的模拟与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杜颖颖;新梢白化茶树品种白化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陆志强;海洋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对大气CO_2浓度增加的生理响应[D];厦门大学;2006年
7 张芳;大气CO_2、CH_4和CO浓度资料再分析及源汇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8 刘俊稚;几种典型植物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生理和病理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戴耀;钯催化CO_2、CO的转化及C-N键偶联反应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韦凤杰;饼肥对烤烟质体色素变化和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河南农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善雷;新造船舶CO_2指数计算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曲亚琳;高密度CO_2诱导羊肉糜凝胶的形成因素及机理初探[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朱赛;表面改性对活性炭物理、化学性质及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4 朱赛;表面改性对活性炭物理、化学性质及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5 谢菲;球形活性炭对CO_2吸附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谌艳珍;双台子自然保护区深部咸水层CO_2地质储存机制与潜力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梁丽丽;超临界CO_2萃取含油污泥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史翠华;CO_2激光写入旋转折变型长周期光纤光栅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李娜;CO_2浓度与铜绿微囊藻生长关系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孙刚磊;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家庄市井陉县农业局 王淑芳;甘薯要增产 后期抓5点[N];河北农民报;2006年
2 李靖;切叶如何保鲜[N];中国花卉报;2006年
3 张佳星;麻雀虽小 功能俱全[N];科技日报;2008年
4 朱广凯;果树夏季修剪要点[N];周口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斯敏 整理;尽快启动光合作用能源转化研究[N];光明日报;2010年
6 陈超;红外线也能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N];科技日报;2010年
7 穆玲;深海细菌进行光合作用无需阳光[N];大众科技报;2005年
8 森堡;人能靠光合作用活着吗?[N];科技日报;2009年
9 组稿 王毅俊;植物与人类健康[N];上海科技报;2010年
10 宇飞;远古光合作用释放的可能是水[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