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选区激光熔化的功能件数字化设计与直接制造研究
【摘要】: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LaserMelting,SLM)成型技术是当前主要的可以直接制造金属功能件的快速成型(RapidPrototyping,RP)技术之一。SLM可以获得冶金结合、致密组织、高尺寸精度和良好力学性能的功能件,是近年来RP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目前对SLM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工艺、设备和应用,对成型件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多用于单零件的直接制造,鲜有涉及机构件的直接制造。
据此,本文研究基于选区激光熔化的功能件数字化设计与直接制造,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
(1)研究了功能件的自由结构设计。构建了功能件的结构设计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结构元素之间的设计时序关系。从激光深穿透、模型分层和光斑尺寸三个方面研究了自由结构设计的原理约束,进而建立了功能件自由结构设计的规则,规则包括原理约束和基本自由结构。在规则指导下,功能件可进行具有非标准原材料形状、无刀具特征、无装夹结构、自由孔结构或自由表面等特点的结构设计。
(2)根据热力学原理和粉末堆积体的几何特性,推导了SLM成型过程的能量利用率公式及其修正系数;根据层间互错扫描方式下熔道之间的几何关系,提出了层内搭接机制、层间搭接机制和混合搭接机制三种熔道搭接机制。研究了扫描间距和扫描速度对成型件致密度的影响,并测试了SLM成型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SLM成型件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高于铸造件。通过改进铺粉装置,改善了成型设备的铺粉效果。
(3)提出了免装配机构的数字化设计与选区激光熔化直接制造理念。通过引入间隙特征,建立了免装配机构的设计技巧,利用设计技巧优化了免装配机构的形状和结构,提高了其可加工性。分析选区激光熔化直接制造免装配机构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包括:采用鼓形销和鼓形孔的形式优化间隙特征;通过装配角度的调整和摆放方式的合理选择改善机构的表面成型质量;采用倾斜摆放方式减少间隙特征的支撑数量;提高扫描速度以改善间隙特征的成型质量。通过若干机构样品的设计与直接制造,验证了免装配机构的数字化设计与直接制造方法是可行的。
(4)研究了个性化零件的数字化设计。通过将个性化零件的结构元素分解为常规结构和个性化几何形状,提高了个性化零件的设计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托槽的组装式设计方法,采用结构特征组装的方式实现个性化托槽的快速设计。采用Typodont模拟矫治试验测试所设计和SLM直接制造的个性化托槽,结果表明,托槽能正确表达出预期的矫正力。
(5)通过将复杂内腔零件的结构分解为基体结构和内腔结构,建立了复杂内腔零件的两个结构优化准则,即内腔结构中的粉末可以清除和内腔结构中的支撑不能影响功能实现。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孔式喷嘴的冷却效果不明显和密封效果不好的缺点,基于SLM,对喷嘴结构进行了优化。
|
|
|
|
1 |
刘江龙,韩志范,邹至荣;金属表面激光熔化后的表面开裂研究[J];中国激光;1990年11期 |
2 |
张廷杰;用激光熔化制成的钛铝化合物复合材料[J];钛工业进展;1995年01期 |
3 |
章守华,孙东志,叶田田,苏宝嫆,于志勤;Fe-B及Fe-C-B合金的激光熔化激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83年03期 |
4 |
孙达,张福生,孟繁中;渗硼层激光熔化急冷处理[J];中国激光;1988年02期 |
5 |
李玲玲;激光熔化金刚石[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0年01期 |
6 |
李其连;激光表面熔覆高温耐磨涂层的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1992年01期 |
7 |
张禄廷
,邵会孟
,朱荆璞;Fe-Ni-P-B-C表面合金层的激光熔化激冷组织[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
8 |
林一坚,张小岷,张文彪,章靖国,陈兰英;(Fe-10Ge)-O偏晶系的激光快速熔凝[J];金属学报;1988年02期 |
9 |
许子海;李德;陈云杰;;40Cr钢研钵表面激光熔覆[J];莱钢科技;2007年03期 |
10 |
207环激光热处理研究组;激光熔化-凝固处理铸铁活塞环显微裂纹浅析[J];激光杂志;1984年03期 |
11 |
T·BellH·W·Bergmann
,潘肃;钛的表面氮化工艺[J];宇航材料工艺;1986年03期 |
12 |
刘江龙,谭继福,张磊;激光快速熔凝组织特征及其强化研究[J];机械工程材料;1989年05期 |
13 |
沈莲,李晓红;激光熔化处理提高42CrMo钢缺口疲劳强度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14 |
王华明;李安;张凌云;王向明;景绿路;韩涛;;激光熔化沉积快速成形TA15钛合金的力学性能[J];航空制造技术;2008年07期 |
15 |
郑启光;李家镕;李再光;胡伟光;田鸿业;;缸套的激光处理对抗穴蚀的影响[J];金属学报;1991年03期 |
16 |
徐景阳,VANBRUSSEL B J,NOORDHUIS J,BRONSVELD PM,DEHOSSONJ Th M;激光熔区中应力缓解的X射线衍射法测定[J];金属学报;1993年09期 |
17 |
李盛和;谢志强;张友寿;王巍;张彤燕;;激光表面熔凝处理对U-2Nb合金抗腐蚀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02期 |
18 |
杨立新,彭晓峰;激光加工熔池自由液面特性[J];自然科学进展;2001年06期 |
19 |
肖爱红;邱长军;李学兵;;激光表面改性技术及其应用综述[J];机械制造;2006年03期 |
20 |
顾林喻,马乃恒;激光熔化处理对电工铜排导电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