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铌酸锂高频超声换能器的研制与输出功率测量

李敏毅  
【摘要】:超声波流量计量装置广泛用于包括电厂在内的大量工业企业,用于天然气、蒸汽、水等流体的计量。工作原理是在流体管道外设置超声波发送和接收装置(发送装置一般简称超声换能器),利用超声波可以透射物体的特性,测量管内流体流速。针对不同的流速、不同的介质、不同的工况,超声换能器输出适当的功率可以使测量准确度大大提高。但是,由于缺乏工业用的功率检测装置,使得超声收发装置的声参数的定量测量受到了制约。目前,国际上普遍对医用超声诊断仪和治疗仪的超声源的声输出对人体尤其是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给予极大的关注,因而医用超声设备的输出声功率大小受到非常严格的控制。我国与国际接轨,相应地就建立了完整体系的超声功率检测装置或者直接用全国最高准确度的国家超声功率基准装置来进行检测。 随着超声应用技术与各种超声设备的迅速发展,测量覆盖频率和声功率指标的拓展,我国原来建立的毫瓦级和瓦级超声功率基标准装置一直沿用的石英换能器的最高测试频率仅到10MHz,量程范围为1mW ~ 20W,测量准确度为5%(k=2,即置信概率P=95%)。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发展的频率和功率测量要求,并与当今国际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距。2007年作者负责的课题组在改造毫瓦级和瓦级超声功率国家基准装置的过程中,采用铌酸锂晶体研制标准超声换能器,并制作相应的阻抗匹配器和介质温度测量等设备,使得超声功率国家基准装置的测量准确度提高到3%(k=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在进行的国际超声功率量值比对中,参加比对的少数国家所用标准换能器的最高频率已达15.8788MHz。为缩小与国际上的差距,研制更高频率的标准换能器显得十分迫切。 本文以此为基点,进行了铌酸锂高频超声换能器的研制与输出功率测量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有: 1.通过对比研究,铌酸锂具有与石英接近的机械品质因数和稳定性,且厚度伸缩振动模式的机电耦合系数比石英高得多,因此作为高频标准换能器的压电材料是理想的选择。通过铌酸锂单晶体切型对比研究,发现最理想的方法是采用36°rotated y-cut的斜切割方式对严格从Z轴提拉法生长的铌酸锂单晶压电晶片进行切割。通过对h型压电方程的求解,得出并联谐振频率fp与晶片厚度的关系,用以指导换能器设计时选择并确定晶片所需的厚度范围。计算表明当基频谐振频率在18MHz量级时,晶片厚度小至0.2mm。 2.研究电极布局方式与电极厚度等因素。采用X射线衍射对提拉法生长的铌酸锂单晶检测,表明单晶严格遵从Z轴方向提拉。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将纯金沉积到晶片表面做电极,使用干涉显微镜测得其厚度为43nm。X射线衍射检测表明:所镀金层电极结晶情况良好,不仅具有(111)晶面的择优取向,另外还具有(200)与(220)等晶面。 3.运用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ANSYS对换能器的模型进行模拟,通过谐响应分析计算研究了铌酸锂高频超声换能器的导纳分量G、B随频率f的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计算了该换能器的等效电路参数,其计算结果为该换能器设计提供了指导,同时为该换能器匹配电路的设计提供参考。 4.使用铌酸锂压电晶片,设计制作了6款不同规格的换能器,覆盖频率范围0.5~18MHz。利用导纳圆图法,结合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各款换能器的串联谐振频率fs、静态电容C0、有功电阻R1等电学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匹配电路的电感值和变压器参数。通过16个月以上时间的运行考察,所研制铌酸锂换能器辐射声导稳定性均小于2%,符合超声功率基准装置标准换能器的使用要求。 5.通过在超声功率国家基准装置上的测量结果表明,所研制铌酸锂标准换能器的辐射声导值在mS量级,输入输出线性度(R2)均达到0.9999以上。谐振频率高达18.5MHz的一款换能器其辐射声导值达33.4mS,与常用的石英标准换能器相比,只需输入较低的驱动电压便能在高频范围内获得较高的超声波功率,有效地解决了高频高压的量值溯源的国际性难题。初步实现了在高频下利用较低输入电压便可输出量值可观的超声功率的目标。 本文以标准超声换能器为切入点,通过相关的研究工作和声参数测量方法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工业用超声换能器声参数测量奠定了基础。本文的部分成果在2007年12月获得国家质检总局2007年“科技兴检奖”三等奖,在2008年5月获“2007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本文作者都为第一获奖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笑然;章林柯;阎兆立;陈杰;程晓斌;;基于主动超声的轴流水泵空化监测方法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11年03期
2 范阳阳;林三宝;黄嘉明;杨春利;;超声-电弧复合焊接系统换能器优化设计[J];焊接学报;2011年06期
3 刘璐;;超声数据传送系统[J];仪器仪表用户;2011年04期
4 董仲美;汤非;曹雪萍;景文珩;邢卫红;;超声场对钛溶胶及其材料微结构的影响[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0年05期
5 罗珺;阮程;徐寅林;;具有精确基准频率的数控半桥PWM输出调整电路[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11年02期
6 赵建伟;赵咏梅;张东亮;;基于超声法的无临空面水泥塞强度在线测量技术研究[J];混凝土;2011年06期
7 沙正骁;刚铁;赵新玉;;超声换能器声场的模拟和可视化研究[J];无损检测;2011年05期
8 罗正;;超声振动对7050铝合金铸锭宏观偏析作用规律的实验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年04期
9 李军立;张波;马力;;超声波降解法对壳聚糖结构的影响研究[J];生命科学仪器;2011年03期
10 龚昌栋;;超声波流量计在赵山渡引水工程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1期
11 席振春;赵桂兰;袁敏;曾志;庞世敏;;气相色谱法研究超声波对变压器油的影响[J];石油化工;2011年03期
12 刘奉强;肖鉴谋;刘太泽;;应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荆芥中总黄酮的工艺[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1年02期
13 刘松平;傅天航;刘菲菲;史俊伟;刘勋丰;;复合材料冲击损伤超声回波特性及其成像检测[J];航空制造技术;2011年15期
14 韩伟;叶亚婧;雷祖海;葛珊珊;姬鹏俊;;超声波在活性成分提取中的应用进展[J];机电信息;2011年20期
15 李玉刚;许睿;杜民栋;;XQJ-1400斜角裁切机的电气控制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7期
16 林宇翔;;探讨超声脉冲法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1期
17 王亚南;迟跃允;;B型超声诊断设备相关标准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年07期
18 王谦;;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常见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7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志强;贺洋洋;李力怡;李娜;赵学慧;林书玉;;哑铃形超声换能器的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赵新玉;徐春广;孔涛;肖定国;伍懿;;液浸超声换能器声场特性测量技术[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刘文静;周利生;夏铁坚;俞宏沛;;稀土超声换能器技术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4 王阳恩;周克厚;;超声波频率对采油超声换能器辐射阻抗的影响[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匡正;叶超;杨军;;新型平面PVDF超声换能器的指向性研究[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姚克纯;;超声换能器的临床应用及发展[A];2005年全国超声医学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杨凤霞;张端明;;超声换能器用0-3型PZT/P(VDE-TrFE)压电复合材料的设计[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郝震宏;汤亮;乔东海;汪承灏;;用于微机器人定位的硅微超声换能器阵列的研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封海兵;;关于超声声能量测量技术的探讨[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10 董明荣;许学忠;孙德玉;刘瑜;;超声换能器阵列三维声场的数值模拟[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敏毅;铌酸锂高频超声换能器的研制与输出功率测量[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晓庆;有关超声驻波法医学应用若干模式的理论分析及工程实现[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1年
3 姚焰;超声消融心肌治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4 赵群;面向起伏地表和缝洞储层的物理模拟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5 计红军;超声楔形键合界面连接物理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王春蕾;磁性纳米中空材料的制备及载药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武剑;原油防蜡降粘超声波处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王福亮;热超声倒装键合界面运动与界面性能的生成规律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邓辉胜;介入超声印压系统研制及心肌硬度检测[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10 程敬泉;银、金纳米材料的超声化学、电化学制备与表征[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德俊;6.5MHz计量型超声换能器的设计与测试[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隋卫平;高精度实时超声测距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3 张琪春;目标微动信号探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4 张晋弘;基于PZT厚膜的MEMS超声换能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李玉山;在线超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泥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侯怀书;齿轮环激光焊缝深度超声检测的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院;2005年
7 简盈;大作用距离超声测距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8 林圃;无串扰超声测距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与建模[D];天津大学;2008年
9 高炳山;大功率管状超声换能器的设计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陆飞;基于虚拟仪器的超声换能器阻抗分析仪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cyf翻译;驱动超声换能器的功放(2)[N];电子报;2009年
2 cyf翻译;驱动超声换能器的功放(5)[N];电子报;2009年
3 cyf翻译;驱动超声换能器的功放(3)[N];电子报;2009年
4 cyf翻译;驱动超声换能器的功放(4)[N];电子报;2009年
5 ;ZnO薄膜的MOCVD生长技术[N];科技日报;2006年
6 重庆医科大学副教授 陈文直;海扶:无创与有效的统一[N];科技日报;2000年
7 王跃;超声地震物理模拟技术:实验室中的“沙盘演兵”[N];中国石化报;2006年
8 硅谷客 摘译;盲人导向用超声接近检测器[N];电子报;2009年
9 主任医师 陈亦乐;治子宫肌瘤 孰优孰劣?[N];大众卫生报;2001年
10 记者 陈晓军 实习生 尚代军;我省实现制定国标零的突破[N];甘肃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