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广东省金融支持下的产业转移溢出效应研究

汤清  
【摘要】: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前沿,近年来为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产业调整升级,开展了大规模的省内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手段,其过程实际上是经济、社会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的重新配置,使稀缺的资源能够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而在各种要素、资源的转移过程中,资本具有引领和导向的作用,只有实现了资本在产业、区域间的转移,才能引导其他生产要素的转移,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所以,能否通过产业转移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理论、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整理和回顾;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产业转移的关系;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关系;产业升级与金融发展的关系;产业转移与金融支持等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后得出:国外研究主要是侧重于从技术创新的支持来分析支持研究金融发展对产业增长的影响,而关于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研究较少。从整体而言,对金融与产业发展关系的研究尚未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框架,研究深度尚待加强,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转换的机理尚待进一步明晰;实证分析我国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影响的研究比较薄弱,绝大部分文献都没能进行实证分析,而且缺乏对我国不同金融形式与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效应的系统性实证检验。 为此,本文以宏观金融对广东省产业转移的支持为标的,对其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金融支持的溢出效应进行研究。首先回顾了广东省的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了产业调整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对广东省包括财政、主要金融业、外商直接投资(FDI)的金融总量及对广东省产业转移的支持水平进行了描述统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金融支持下产业转移溢出效应的概念及指标体系,分析探讨了金融支持产业转移溢出效应的产生机理,包括金融机构、政府财政支持和外商直接投资(FDI)下产业转移溢出效应的产生机理。基于这些机理,将广东省产业转移的问题分为珠三角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以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首先,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并利用2004-2008年广东省金融机构、政府财政及产业转移溢出效应等有关指标数据分别对珠三角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设计和检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珠三角地区和非珠三角地区的金融机构和政府财政都对产业转移的溢出效应指标具有正向作用,而且政府财政支持还会通过金融机构正向影响产业转移溢出效应;第二,广东省产业转移溢出效应中政府财政的总体作用力度大于金融机构。 接着,对反映广东省引进国际产业转移的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利用双机制双因素分析模型把1995-2009年分成两个时间段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在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早期(1995-2001年),其对本地企业的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外资参与程度的集聚性溢出效应。在随后的2002-2009年,反映外资企业数量的这种集聚性溢出效应的影响逐渐减弱,反映外资企业质量的效率性溢出效应逐渐增强。 最后,本文对金融支持产业转移的最终目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仿真实验,将系统动力学方法运用到金融支持下的产业结构升级评价中,对广东2000~2009年金融支持下产业系统进行仿真,并设计出五种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的系统方案,基于各个模拟方案的仿真结果,得到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系统动态优化方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成颂;范恒冬;;金融支持在皖江区域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2 牛晓闽;;区际产业转移的金融支持研究:以广东为例[J];南方金融;2011年06期
3 中国人民银行喀喇沁旗支行课题组;麻焕文;刘志强;;金融支持产业转移:资源禀赋与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喀喇沁旗个案[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年06期
4 龙得来;;论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以郴州市为例[J];时代金融;2011年17期
5 杨启明;杨君圣;;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转型问题研究——以承德市经济发展为例[J];华北金融;2011年08期
6 金仁善;王宝臣;杨绍臣;梁龙植;韩泉石;;金融创新选择与金融支持是全面振兴东北经济的有效途径[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03期
7 张克立;白新平;;金融支持生态移民地区加快发展的思考[J];西部金融;2011年08期
8 肖营;刘懿萱;;金融支持产业转型的理论总结与文献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2期
9 朱镇斌;孙晓峰;;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承接产业转移方式探讨[J];现代商业;2011年26期
10 汪一洋;;推动产业转移再上新台阶的几点思考与对策建议[J];广东经济;2011年07期
11 曹诚;;金融支持酒泉市移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西部金融;2011年08期
12 陈扬;;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布局现状分析[J];城市观察;2011年03期
13 朱玲;王强;任平亮;孟珉;;以优化农村信用环境为突破口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研究[J];征信;2011年03期
14 张漫雪;张昶;;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制度建议[J];中国外资;2011年14期
15 李强;;金融支持资源型县域发展循环经济问题研究——以华亭县为例[J];西部金融;2011年06期
16 向晓梅;;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11年05期
17 高南林;杨静;;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之研究[J];财会月刊;2011年18期
18 朱瑞玲;;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S—D模型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19 李忠友;;金融支持藏族地区草原生态建设的建议[J];甘肃金融;2011年07期
20 王红伟;;论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聚区对就业的带动效应[J];商业时代;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铁山;;产业转移与城市空间重构——基于北京都市区的实证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杨春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加快贺州工业发展[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3 郝志功;赵彪;;廊坊如何应对京津冀产业转移和调整趋势[A];2010·中国·廊坊基于都市区辐射功能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同城全面对接暨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4 何坚明;李艳;;珠三角PCB产业转移趋势[A];第十一届中国覆铜板技术·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学权;;毕节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6 周柯;陈役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对策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7 聂亚珍;;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就业空间探析[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8 王静文;;中国国内产业转移能否模仿“雁行模式”[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曹力维;易峥;;产业转移与重庆市产业发展路径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林秋琴;曾南城;;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加快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步伐[A];《实施工业兴桂战略 加快构建和谐广西》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清;广东省金融支持下的产业转移溢出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余俊波;政府政策、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D];暨南大学;2012年
3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叶琪;基于包容性发展视阈的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道平;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迎旭;日本对亚洲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谢沛善;中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李伟;中小企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鑫;基于产业集聚的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超平;广东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产业链整合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3 魏攀;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与区位选择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4 祝言抒;重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城乡产业统筹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陈娇;区域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李福晴;珠三角产业转移及其园区管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7 刘健通;产业转移对产业集群升级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8 韦玉莹;新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9 冷景菲;珠三角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协调性与互补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10 陈斯;全球化视角下台湾产业承接与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蒲觉敏 通讯员 许力;农行广东分行部署支持产业转移[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2 记者 王松平 通讯员 符信;联手推动产业转移[N];广州日报;2005年
3 昌慧东 陶莎 友福 蔚琴;上海产业转移看好灌南[N];连云港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余继军;县域经济呼唤金融支持[N];人民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潘文敏 特约记者 钟俊锋;抓好产业转移 加快经济发展[N];韶关日报;2005年
6 顾问君;产业转移创造世界新财富[N];中国信息报;2008年
7 记者 周巍;以优惠的政策打造产业转移的最佳承接地[N];郴州日报;2008年
8 记者 张仕洪;荆门承接26个产业转移大项目[N];湖北日报;2008年
9 记者 甘超强特约通讯员 黄少立;河源产业转移园巨资“打基础”[N];南方日报;2008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于扬;北交所新设“灾后重建暨产业转移促进中心”[N];证券时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