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水性丙烯酸树脂合成及其抗菌罩光油研究

李学强  
【摘要】:水性罩光油具有环保、低成本、运输方便、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包装材料,是当前纸品罩光油领域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2003年我国经历SARS的侵袭和禽流感的考验,人们对公共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能够在罩光油中加入抗菌剂,在罩光工艺中一次实现罩光和抗菌功能,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本研究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应用种子乳液聚合法,通过优化合成工艺,调整配方组合,研制出可用作水性罩光油的苯丙乳液。利用TEM、FT-IR等多种测试方法,深入分析和讨论了温度、引发剂、羧基单体以及聚合工艺如搅拌速度、缓冲剂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将合成的苯丙乳液同抗菌剂TIO-NP100(氮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复配成水性抗菌罩光油,通过定性方法,即预实验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和定量的方法,参照日本国家工业标准JIS Z 2801-2000的实验方法,测定水性抗菌罩光油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最后通过在白卡纸上涂布水性抗菌罩光油,测试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获得了水性抗菌罩光油在白卡纸上的实际抗菌效果。 研究发现,单体比例m(St) : m(MMA) : m(BA) : m(HPMA) : m(AA)为46:11:38:3:2,聚合温度在80~82℃,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其用量为0.6%,制备的苯丙乳液粒径较小、呈蓝相、稳定性好、性能良好。应用自制苯丙乳液配制水性抗菌罩光油具有抗菌功能,接触时间为48h的抗菌效果最好,当TIO-NP100浓度为1%时,水性抗菌罩光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达到95.51%;当TIO-NP100浓度为0.8%时,水性抗菌罩光油对埃希氏大肠杆菌抗菌率达到96.83%。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祥;聂莹;范晓东;;带有环氧基的反应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5期
2 ;低温丙烯酸节能罩光涂料[J];化学世界;1994年05期
3 江保东;谈谈印铁制罐水性罩光油[J];广东印刷;2003年05期
4 刘忠伟;;环保型反应性乳化剂及其应用[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6年19期
5 ;新型多功能溶剂型罩光浆[J];丝网印刷;2000年01期
6 戴吉柱;丙烯酸罩光粉末在自行车涂装中昀应用[J];涂料技术与文摘;2003年01期
7 尚杜文;聚氨酯汽车罩光清漆[J];上海涂料;1995年03期
8 隋振修;印刷油墨助剂的类型及其应用[J];印刷技术;1995年10期
9 钱翼清,赵平,王卫华;烷基化纳米SiO_2/MMA乳液聚合物及其对PC的改性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2年01期
10 王海波;肖贤明;;海上调剖用乳液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钻采工艺;2007年04期
11 ;塞拉尼斯推出生产环保涂料的乳液聚合物[J];上海化工;2007年12期
12 汤瑾;水基油墨配制中溶液和乳液聚合物使用上的若干重要问题(上)[J];出版与印刷;1998年04期
13 汤瑾;水基油墨配制中溶液和乳液聚合物使用上的若干重要问题(下)[J];出版与印刷;1999年02期
14 ;用作可剥涂料的(甲基)丙烯酸酯乳液聚合物[J];涂料技术与文摘;2004年01期
15 张继德;杨慕杰;贺全国;王吉清;苏伟;;核/壳乳液聚合工艺中乳化剂的定量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8年09期
16 刘全校;马斐;陈昌青;杨君;许文才;;乳液聚合物及其在造纸工业中的用途[J];纸和造纸;2010年02期
17 王晶;樊慧娟;张惠;;微乳液聚合体系的发展现状[J];化学与粘合;2010年03期
18 ;国外简讯[J];涂料工业;1989年03期
19 ;纸张涂料[J];涂料技术与文摘;2005年05期
20 司徒衍昌;;水性树脂发展动向[J];广州化工;198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振;权衡;;丙烯酸酯涂料印花粘合剂研究进展[A];佶龙杯第四届全国印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肖浦;聂俊;;可聚合大分子光引发剂引发三丙二醇双丙烯酸酯(TPGDA)光聚合动力学的研究[A];中国感光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和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单雯雯;张林;徐家云;杜爱明;杨向东;;丙烯酸酯泡沫密度均匀性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倪加旎;高传花;贯璟;林薇薇;郑强;;有机硅-丙烯酸酯-聚氨酯三元共聚水分散液的合成及表征[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5 邓锐;周奇龙;艾照全;;高固含量低粘度P(MMA/BA/AA)乳液制备过程中的凝胶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6 孙芳;黄毓礼;A.Korigodski;G.Popova;V.Kireev;;新型聚醚与有机硅多丙烯酸酯的感光性及其光固化材料性能研究[A];2000年非银盐信息记录材料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0年
7 张小燕;黄世强;;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微乳液的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蒋秋云;王正青;胡福增;;交联型丙烯酸酯树脂涂料的研究[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吕志刚;刘秀伦;王晓鹏;;AcySof丙烯酸酯三片式与单片式人工晶体临床对比观察[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黄宏志;鲁德平;沈玲;谢瑾;;可聚合乳化剂对丙烯酸酯乳液聚合及性能的影响[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戈成岳;聚苯胺应用复合方法及其防腐蚀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2 王海波;胜利滩海油田卫星平台乳液聚合物在线调剖技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3 黄雪原;铑-膦配合物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庞久寅;纳米二氧化硅—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制备、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5 林明涛;松香—丙烯酸酯复合高分子乳液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
6 刘辉;原位聚合制备聚丙烯酸酯/氧化铝或金属铝复合粒子及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孔霞;新型羟基聚丙烯酸酯及双组份水性聚氨酯涂料[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文秀芳;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乳液聚合模型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
9 张静;丙烯酸酯类反应性微凝胶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10 陈日清;新型丙烯酸酯功能材料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强;水性丙烯酸树脂合成及其抗菌罩光油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江煜灵;可再分散丙烯酸酯乳胶粉的制备和再分散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奎;醋丙乳液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红;用于水性上光油的苯丙乳液合成及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周静;阻燃型汽车三滤纸及其增强乳液树脂的制备[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邓丽丽;疏水亲油水乳型树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曾凡初;光—热双重交联水性涂料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8 张洪;紫外光引发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乳液[D];兰州大学;2012年
9 李东辉;聚硅氧烷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其应用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海燕;硬核软壳型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云;纸张凹印油墨的现状[N];中国包装报;2004年
2 记者 上官卫国;我对进口丙烯酸酯反倾销[N];中国证券报;2003年
3 龚雯;我发起丙烯酸酯反倾销期中复审调查[N];人民日报;2004年
4 何平;兰州石化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工程全面安装[N];中国石油报;2007年
5 隆众;丙烯酸酯行情下滑[N];中国化工报;2004年
6 中欣;广东丙烯酸酯进口秩序恢复正常[N];国际商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彭跃东;“卖血”变身“造血”[N];沈阳日报;2005年
8 王玲;东北最大丙烯酸及酯项目投产[N];中国化工报;2006年
9 钱伯章;丙烯酸发展应关注原料和技术[N];中国石化报;2008年
10 董九华;我将对丙烯酸酯再行反倾销[N];中国矿业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