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旅舍交流属性及其交往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出游方式的多元化,青年旅舍作为有别于一般酒店标准的国际住宿连锁组织,其特有的交流属性吸引了大量的青年游客。青旅中温馨轻松的互动氛围在一般的酒店中是很难见到的。作者曾偶然入住青旅的员工宿舍,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感受到他们对青旅事业付出的热情努力,也了解到一些青旅在交往空间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且希望可以重新激发青旅的活力。人的行为是受空间环境设计的质量影响的,那么青旅如何让熟悉的人更亲密,让冷漠的人热情,让陌生人之间有兴趣交流?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和选题缘起而产生的,以青旅交往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为期一个月的义工式定点研究与走访式多点调研整理了大量的实例资料,并对交往空间的理论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一些符合青旅人群特征和基于交流属性的青旅交往空间的设计手法,为青旅交往空间的设计提供可借鉴的素材。
文章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本文研究主体的确立部分,介绍了相关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对象等。
第二章在对青旅的发展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总结了青旅的分类与特点。
第三章是青旅“交流属性”的提出及相应青旅内行为活动的探讨。首先通过对青旅与一般酒店的属性进行对比分析,引出与青旅的空间设计和氛围营造密切相关的交流属性。接着在课题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青旅人群主体的心理特征及其行为活动进行了分类分析与归纳总结。
第四章是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的核心章节,主要是针对青旅交往空间及其设计的研究过程,首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日常生活中积极有活力的交往空间共性进行总结;接着对青旅内的交往空间进行分类研究,并依据国内外建设的现状和前文中对青旅内活动内容的研究而归纳总结出适宜青旅内人群特征的交往空间设计原则;然后笔以大量调研实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针对青旅的空间结构布局、空间流线、功能设置、空间要素、空间尺度及剖面组织等方面分别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提出青旅交往空间的设计策略。最后本文以义工调研的腾冲青旅为例,对其交往空间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建设性的优化策略。
第五章是对青旅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预测。
最后为本文的结语,对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总结,并作出展望。
|
|
|
|
1 |
余慧;钱才云;;居住建筑群体中交往空间的创造[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
2 |
林尚立;;跋[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
3 |
高巍;刘锐;;浅议住宅中的交往空间[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
4 |
赵舰;;对居住区中交往空间的几点思考[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5 |
叶云;彭阳陵;;鄂东南自然村落交往空间调查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