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粤北传统村落形态及建筑特色研究

朱雪梅  
【摘要】:在全球化、城市化的冲击下,传统村落和民居建筑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挑战和危机。粤北地区作为五岭入粤的咽喉,其独特的区位,通过军事、历史移民迁徙和传统商贸在岭南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纽带作用,成为岭南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往对粤北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文地理、历史文化、民俗学、语言学和区域经济等方面,而对粤北传统村落及其建筑文化的研究则明显不足。本文采取书斋与现场并重的态度与方法,综合多学科领域知识和研究成果,一方面,针对粤北历史文化特点,以古道作为切入点,为调研选点和现场素材采集等方面提供指引;另一方面,通过古村落普查和传统民居调研,较为系统分析和揭示了粤北传统村落及建筑形态演变的动因、影响因素和个性特色,并对保护和传承粤北村落建筑文化进行思考。 本文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目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阐述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对粤北周边地区研究状况及区域地理文化特色进行分析,以历史文献和相关研究为基础,从军事防御、迁徙移民等社会历史变迁出发,重新认识粤北传统村落的演变历程和影响因素。第三章以粤北古道为线索,对沿线典型村落进行分析,探寻其形成过程。第四章对粤北传统村落形态进行系统研究和比较,归纳总结其共同和差异特征。第五章基于区域背景和文化源流不同,对粤北传统村落空间构成及建筑特色进行研究,探索移民文化、族权空间和防御体系对村落格局和建筑文化的影响。第六章基于古道沿线相关地区差异比较,进而总结出粤北传统村落文化特色分区。第七章通过对粤北传统村落现状困境和问题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保护和传承村落文化的策略,并呼吁对传统村落应进行多样性、活化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刘梦婷;汤黎明;;基于案例的传统村落生态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12年24期
2 钟虹滨;刘姝慧;;传统村落人文景观意象的营造[J];住宅科技;2007年09期
3 王小斌;郝梦全;;传统村落民居的有机更新设计研究——以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美岱桥村为例[J];华中建筑;2017年08期
4 张于;杨宇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J];才智;2016年29期
5 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13年01期
6 张鹏飞;李涛;;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共管机制研究[J];乡村科技;2017年06期
7 黄鑫;;旅游背景下“城中村”型传统村落的复兴[J];居业;2017年06期
8 王昌永;;传统村落与乡愁的缓释——关于当前保护传统村落正当性和方法的思考[J];建设科技;2015年11期
9 陈果;张霁;;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中公共空间作用浅析[J];四川建筑;2015年03期
10 刘馨秋;王思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农史;2015年04期
11 童成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探讨[J];建筑与文化;2014年02期
12 马航;;中国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演变——传统聚落规划的再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1期
13 罗德胤;;村落保护:大众化和产业化[J];旅游规划与设计;2015年03期
14 唐盈;王思明;;江苏省传统村落调研报告[J];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03期
15 谢景连;王健;王金元;;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对策——2016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论坛会议综述[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6年04期
16 祁嘉华;李艳;;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闽北地区为例[J];中国名城;2017年05期
17 李强红;;传统村落原真性保留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18期
18 吴合显;;文化生态视野下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7年01期
19 刘洋;车震宇;;云南山地彝族旅游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J];价值工程;201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明;;传统村落价值特色分析[A];《工业建筑》2017年增刊I[C];2017年
2 谢常喜;何辉;何晓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策略初探——以贺州市钟山县英家街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3 赵之枫;王峥;;“织补理念”引导下的传统村落规划策略研究[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4 田密;闵庆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北京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4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夏晶晶;;“自下而上”的传统村落更新途径探究[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15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C];2014年
6 孙瑞;;老龄化背景下传统村落发展的新思路[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7 周静海;牛艺;周阳雪;于海洋;张亚萍;;辽宁省西沟村传统村落风貌特色及保护研究[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8 周阳月;;文化生态学视阈下传统村落复兴动力与路径研究[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9 童坚;;浙江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A];浙江省地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浙江省第三届地理名师名校长联盟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6年
10 宁暕;朱霞;;“生态恢复”理论视角下的传统村落复兴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雪梅;粤北传统村落形态及建筑特色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2 韦松林;珠江三角洲传统村落形态可控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张东;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陆保良;村落共同体的边界变迁与村落转型[D];浙江大学;2012年
5 刘伟;自生秩序、国家权力与村落转型[D];复旦大学;2008年
6 杨锋梅;基于保护与利用视角的山西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及价值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7 白佩芳;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8 毛靓;生态生产性土地视角下的辽西地区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刘渌璐;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0 张祖群;清代以来咸阳村落的分布变化和社会之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洋;有机更新理念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2 杨力;基因表达视角下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新生[D];重庆大学;2016年
3 李大庆;豫南传统村落—丁李湾空间形态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4 何璐琳;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5 刘婷婷;基于扎根理论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6 苏文;山西和顺北地垴山地村落型传统风貌度假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7 史宏祺;旅游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年
8 薛姣;河南省传统村落类型与形态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张演宇;旬阳县传统村落形态与建筑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10 毛芸;四川平武白马藏族村落[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瑾;保护传统村落要跨几道坎[N];经济日报;2015年
2 汤羽扬 黄滋 李春青;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复兴之履”[N];中国文物报;2015年
3 张磊 靳燕 记者 毛丽萍 见习记者 焦阳;协商建言传统村落留得住活起来[N];人民政协报;2015年
4 九三学社泉州市委主委、福建省政协常委 王祖耀;保护传统村落不能止于进“名录”[N];人民政协报;2016年
5 记者 朱丹;我省新增国家级传统村落208个[N];云南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吴量亮;传统村落 留得住更要“活得好”[N];安徽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赵申;传统村落亟待发展性保护[N];中华建筑报;2013年
8 记者 张文娟;刀雯代表建议 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N];德宏团结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李婧;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之间的矛盾可解吗?[N];中国文化报;2015年
10 记者 潘秀慧;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N];温州日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