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SO_2缓释保鲜剂的研发及其在葡萄低温贮藏中的应用

丁宏亮  
【摘要】:本文通过对三种不同的膜材料和SO_2保鲜剂原料、缓释剂等的研究,筛选出较为理想的膜材料、主材料配方、缓释剂种类等,并通过对巨峰葡萄和红地球葡萄的保鲜得出了针对两种葡萄贮藏的不同原料配比,提出了两种贮藏效果较为理想的SO_2缓释保鲜剂。 (1)三种膜材料的透气量为:无纺布复合膜材料>脱氧剂膜材料>纸复合膜材料,在SO_2的释放速率控制方面纸复合膜最佳,无纺布复合膜的SO_2释放量最大,难以控制。 (2)以纸膜复合膜为材料制备不同主材料、缓释剂的SO_2保鲜剂的研究表明:单组份的A1原料的SO_2释放强度大、速度快、时间短,用于保鲜时SO_2的释放过程难以控制;单组份A2为主材料制备的SO_2缓释保鲜剂快速释放阶段达到30d左右,整体的SO_2释放过程中释放量稳定,持续时间长。A1、A2原材料混合能相互弥补单组份的不足,既能较好的控制SO_2的释放量,又能延长SO_2的释放时间,使SO_2缓释保鲜剂产品的性能更为平稳,所以在主材料的选择上以A1、A2混合组分的选取为佳。 (3)经EVA和石蜡包埋的SO_2保鲜剂在快速释放阶段的释放量最高为8μg/ml,低于未包埋情况下的释放量,释放速度平稳,持续释放时间持续看达到55d左右,但是生产成本较高。 (4)以巨峰葡萄和红地球葡萄为对象在低温(2℃~4℃)下定期对贮藏葡萄的失重率、腐烂率、掉粒率、好果率、SO_2残留量等进行测定,研究了不同的SO_2保鲜剂对葡萄的影响。在贮藏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保证两种葡萄最佳保鲜效果的保鲜剂原料配比有所不同,对巨峰葡萄保鲜原材料A1、A2的配比以1:2~1:5效果较好,而红地球葡萄保鲜原材料A1、A2的的配比以1:1~1:2为佳。 本研究所确定的最终的SO_2保鲜剂设计条件为:双层缓释结构、阻隔层为BOPP膜、缓慢释放层为E1纸复合膜、快速释放层为E2纸复合膜、药剂为A1和A2的混合原料,具体配比根据葡萄的种类不同而调整,缓释剂为B2,加入MgCl2和其它的惰性成分。此产品对葡萄的贮藏保鲜效果显著,可释放出抑制微生物生长和葡萄呼吸作用必要的SO_2浓度。 葡萄低温贮藏50d后SO_2的残留量未超过在国家标准的限量,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而是一种安全的水果保鲜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3月酿酒葡萄词典[J];中外食品(酒尚);2008年03期
2 赵方忠;;世界葡萄大会驾临延庆[J];投资北京;2011年05期
3 ;葡萄品种与葡萄酒酿造[J];食品与发酵工业;1975年05期
4 郭其昌;;美国、法国和苏联的葡萄品种和酒种的区域化[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84年02期
5 赵保章;房跃兰;刘素荣;;寒地葡萄贮藏技术[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86年01期
6 周秀琴;;葡萄浆果色素含量的测定[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86年02期
7 杨明;;美国1988年葡萄酒生产和市场情况[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90年01期
8 张魁长;张正顺;;民权沙区葡萄基地现状调查与改进建议[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90年Z1期
9 戴洪义;于士梅;刘于军;;葡萄资源的研究进展[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92年04期
10 翟衡;法国葡萄酒产区葡萄品种酒种区域化特性研究之二:夏朗德的葡萄品种与酒种[J];酿酒科技;1993年05期
11 才淑英;日本葡萄品种的最新动态[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96年01期
12 修德仁,严大义;日本葡萄品种的结构变化[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96年02期
13 徐红霞,朱建兰,常永义;葡萄品种对霜霉病抗性研究[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4年02期
14 薛玉华;;葡萄的冬季修剪技术[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6年06期
15 于一;;张裕的解百纳苦酒[J];当代经理人;2008年09期
16 沈酩;nickwheeleroz;;葡萄美酒夜光杯[J];市场瞭望(下半月);2008年08期
17 ;夏日里的别样清凉[J];温州人;2010年14期
18 高月明;;全国葡萄栽培和葡萄品种技术会议[J];酿酒;1975年02期
19 吴宝金;;葡萄栽培与土壤[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81年04期
20 刘犁;;参加葡萄酒、果露酒质量检评随感[J];酿酒;198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雪晖;杨国顺;钟晓红;刘昆玉;熊兴耀;倪建军;王先荣;;湖南省葡萄产业发展历程与趋势[A];园艺学文集5[C];2010年
2 蔡建波;张夏兰;李兴红;刘正坪;尚巧霞;魏艳敏;;葡萄酸腐菌sf-19菌株致病性及其相关酶活性的测定[A];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C];2010年
3 卓娜;王国平;邓从良;王琳;洪霓;;引起葡萄斑点病的病毒及类病毒分子检测[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云洋;姚高义;李宏艳;桑楠;;SO_2吸入暴露诱导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暨2011年全国前列腺药理毒理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徐小菊;陈青英;;葡萄双层覆膜大棚栽培研究[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李兴明;;葡萄大棚保护地栽培[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7 王同坤;于凤鸣;郭紫娟;张海斌;李红星;;葡萄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C];1995年
8 夏琼;单传伦;邵和益;蔡宏凌;朱华丽;;5个早熟葡萄品种筛选试验[A];首届长三角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郭磊;上官凌飞;于华平;李晓颖;宋长年;房经贵;;葡萄EST-SSRs标记的开发及其在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园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施安华;;保加利亚葡萄品种在河北省各地的适应情况[A];河北省果树学会论文选编(1962)[C];196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坤;葡萄连作障碍机理及调控途径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2 宋建强;栽培措施和灰霉菌病害对葡萄与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白云岗;极端干旱区成龄葡萄需水规律及微灌节水技术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4 桑春果;人工接种白粉菌诱导的葡萄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小红;不同砧木嫁接‘矢富罗莎’葡萄生长特性及对Cd胁迫响应的差异[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慧娥;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转录因子基因(WRKY)表达与功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平;葡萄抗霜霉病相关基因的分离与功能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8 黄兵;固定化微生物净化低浓度SO_2烟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姜海超;离子液体性质及其与SO_2相互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10 张大为;梨酒酵母工程菌的构建及SO_2天然替代物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心;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新基因乙二醛氧化酶基因遗传转化部分葡萄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2 魏华;缓释杀菌保鲜包装薄膜的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3 赵莘;中国野生华东葡萄抗白粉病基因(VpUSP)克隆及表达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党伟;葡萄枝条营养水平及内源激素变化对越冬抗寒性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周丽娜;张宣葡萄产区硒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6 郑秋玲;温度胁迫对葡萄生长的影响及叶面肥喷布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探魁;河北葡萄主产区土壤与树体养分特征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池致超;气体ClO_2对葡萄致腐菌的杀菌及保鲜效果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9 焦奎宝;葡萄根系抗寒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吴曼颖;腺枝葡萄EST-SSR标记及亲缘关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子新;“葡萄代表”周传能[N];农民日报;2010年
2 撰稿 杨颖慧;小小葡萄成为武原农户“致富果”[N];嘉兴日报;2010年
3 章文;美国王牌葡萄品种“克伦生”落户中国[N];国际商报;2004年
4 袁志云;葡萄品种改良嫁接快[N];山西科技报;2003年
5 ;同大镇全力打造“安徽葡萄第一镇”[N];巢湖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冯革才 刘凯;老产业焕发新活力[N];运城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张会斌;更新葡萄品种应慎重[N];辽宁日报;2001年
8 杨文涛;葡萄品种多 引种要辨别[N];河南科技报;2009年
9 吉宣;小葡萄大产业[N];江西日报;2010年
10 徐淑霞 毕京梅;葡萄亩产到万元[N];东营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