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珠江三角洲传统村落形态可控性研究

韦松林  
【摘要】:传统村落形态研究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珠江三角洲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飞速发展。受城镇化的影响,传统村落的规模和形态不断地发展演变,与城镇建设活动关系密切。通过对珠三角传统村落的调查与研究,分析远郊村落、城市边缘区村落及城中村在形态特征与发展趋势上的差异,认识村落演化发展过程,揭示形态演进规律,对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开发传统村落资源,挖掘其内涵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选取珠三角传统村落中的31个样点,分为远郊村落、城市边缘区村落及城中村三类,综合运用建筑学、形态学、分形理论等多种方法,研究珠三角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的形成与肌理,描述、分析和研究其空间形态的演变和动力机制,进而探索在珠三角传统村落形态发展中适用的调控原理与技术手段,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也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根据论文研究框架,着重论述以下三方面内容: (1)总结归纳现阶段传统村落形态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成果,提出采用跨学科和多角度综合的方式,在建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手段对传统村落形态进行分析评价,确立本文以城镇化为背景,在珠三角地区选择研究样本,摸索珠三角地区传统村落形态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可控的特征和对策。 (2)本文通过对珠三角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指出当前珠三角传统村落受岭南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所影响,空间形态上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秩序与结构统一的内在联系,富于特色的建筑形态和装饰风格,以及注重防御体系的村落布局等。同时,本文按照传统村落与城市建成区的相对位置关系,将现阶段的传统村落分为远郊村落、城市边缘区村落和城中村,分别调查分析了各自的发展状态及演变动因,提出村落空间形态的可控特征是“边界”与“形状”,“形状指数”与“分形维数”等量化标准。本文选择珠三角地区31个样本村落,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结合地理环境的判别与认识,按照村落现状、大小规模,形状以及边界形态将村落形状归纳成团状、条状和核状三种形式;对远郊村落、城市边缘区村落及城中村与村落形状之间的关系加以辨析与解释;并通过比对揭示传统村落之间、传统村落与城市之间存在规模-形态-位置的隐形结构关联。这些研究与探讨对于珠三角地区村落形态的调控与监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3)提出珠三角地区传统村落形态的可控策略,从形态阻力面的确立、形态控制内容的完善以及形态控制手段的建立三个方面展开探讨。并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传统村落形态控制(也可是调控)对于不同类型存在主动型、被动型两种方式。 本文选取珠三角地区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传统村落在城镇化背景下的状态,分析其演变动因,寻找演变规律,归纳总结村落形态的可控特征及量化标准,提出了基于珠三角村落发展实际情况的可控策略与方法。文中对村落形态的可控性这一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讨论,强调加强村落形态的动态研究,建立和完善传统村落形态预警、调控机制是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黄鑫;;旅游背景下“城中村”型传统村落的复兴[J];居业;2017年06期
2 钟虹滨;刘姝慧;;传统村落人文景观意象的营造[J];住宅科技;2007年09期
3 王苗;梁海娟;谢超;;乡村振兴背景下张家口市蔚县传统村落价值分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20年03期
4 吴琳;余建忠;;浙江传统村落空间特征与保护利用探索[J];城市发展研究;2021年03期
5 刘吉宇;杨毅;;传统村落建筑形态分析与保护更新设计研究——以通江县梨园坝村民居为例[J];城市建筑;2021年04期
6 朱明豪;张晓瑞;闫旭;;安徽省传统村落地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03期
7 王楠;余正勇;陈兴;何昊;;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价值认定与保护策略[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05期
8 潘郁南;;传统村落中的文物建筑保护问题探讨[J];东方收藏;2021年13期
9 张鸽娟;景俐;;旅游导向型传统村落营建模式及参与式设计研究——以陕西关中韩城相里堡村为例[J];城市建筑;2021年19期
10 韦宝畏;陈旭辉;裴宏博;;风水学视阈下的朝鲜族传统村落保护——以龙井市长财村为例[J];中国文化遗产;2021年04期
11 杨浏熹;;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的活态化保护研究——以西南侗寨为例[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04期
12 黄卉洁;苗红;王云;;西北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1年06期
13 胡金龙;滕耀宝;樊亚明;李丽萍;;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21年03期
14 田铂菁;李志民;李立敏;;西安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典型类型研究[J];城市建筑;2019年26期
15 余厚洪;;文化视角下的丽水传统村落与乡土记忆论析[J];丽水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16 代富红;刘娟;杨钧月;;贵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效果与问题研究[J];山西建筑;2019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常喜;何辉;何晓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策略初探——以贺州市钟山县英家街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2 孙华;;传统村落保护的问题与对策[A];"望山·看水·记乡愁"—生态文明视域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论坛文集[C];2017年
3 赵之枫;王峥;;“织补理念”引导下的传统村落规划策略研究[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4 刘子翼;;北京新时期传统村落规划策略的若干思考[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5 邱腾菲;;传统村落风貌保护设计导则初探[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6 李欢;刘灿;谭玲冲;;对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总结与思考[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7 孙瑞;;老龄化背景下传统村落发展的新思路[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8 王欢;张鹏;;空间正义视角下对传统村落评选与保护的思考[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9 周静海;牛艺;周阳雪;于海洋;张亚萍;;辽宁省西沟村传统村落风貌特色及保护研究[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10 周阳月;;文化生态学视阈下传统村落复兴动力与路径研究[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11 何智锋;鲁斐栋;徐硕含;张志敏;;山地开发区转型下传统村落协调发展研究——以金华武义开发区传统村落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山地城乡规划)[C];2016年
12 杨昌鸣;郭莹;;略论传统村落的动态保护[A];2014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3 郭诗洁;陈锦富;;市域层面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初探——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文化)[C];2016年
14 袁方;王崇烈;魏琛;;北京市传统村落现状更新模式及对策探析[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文化)[C];2016年
15 李欢;;“乡愁的滋味”——探讨湖南传统村落的特征与类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文化)[C];2016年
16 郭崇慧;李敏谦;曹梦月;;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分析[A];第十一届(2016)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16年
17 陈阳;柳肃;;崇木凼传统村落的空间解析及保护对策——以文化生态学角度解析传统村落[A];2014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8 高明;;传统村落价值特色分析[A];《工业建筑》2017年增刊I[C];2017年
19 童坚;;浙江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A];浙江省地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浙江省第三届地理名师名校长联盟高峰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6年
20 丁蕾;汪涛;梅耀林;徐宁;;保护与传承——“三维度”视角下的传统村落规划技术探析[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乡村规划)[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韦松林;珠江三角洲传统村落形态可控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张东;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文斌;湘西州传统村落景观及形成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20年
4 周芳;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1年
5 陆保良;村落共同体的边界变迁与村落转型[D];浙江大学;2012年
6 刘伟;自生秩序、国家权力与村落转型[D];复旦大学;2008年
7 梁朱贵;从主导到协同:宗族文化之于村落体育的表达与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
8 白佩芳;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9 毛靓;生态生产性土地视角下的辽西地区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杨锋梅;基于保护与利用视角的山西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及价值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11 王俊磊;兰溪传统村落中的水口营建技艺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
12 刘渌璐;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3 张祖群;清代以来咸阳村落的分布变化和社会之考察[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4 李立敏;村落系统可持续发展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5 吕红医;中国村落形态的可持续性模式及实验性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6 夏雷;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17 薛晶天;村落养老价值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18 严俊杰;洞庭湖区村落经济转型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19 甘振坤;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0年
20 黄筱蔚;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慧妍;胶东传统村落街巷修复设计研究[D];青岛大学;2021年
2 孙雨瑄;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发展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20年
3 范畴;基于文化特性的浙江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4 朱雯雯;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智慧及启示[D];重庆大学;2019年
5 张旭钰;“内生发展”理念主导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20年
6 陈伟煊;基于传承度评价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20年
7 林伟;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传统村落边界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年
8 郭卫雪;线性文化遗产视野下汾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0年
9 陈文杰;苏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基因识别与传承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20年
10 关业培;自组织理论视角下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空间活化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9年
11 尹以佳;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复兴中的村落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9年
12 史宏祺;旅游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年
13 刘婷婷;基于扎根理论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
14 刘洋;有机更新理念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15 杨力;基因表达视角下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新生[D];重庆大学;2016年
16 何璐琳;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17 刘培珍;传统村落保护专项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18 韦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19 李焕珍;湖南省传统村落的空心化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0 王留青;苏州传统村落分类保护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孙鹏飞;在保护中推动发展 在发展中加强保护 积极探索传统村落可持续保护发展之路[N];平顶山日报;2020年
2 记者 李亚云;我市四村落上榜[N];信阳日报;2020年
3 记者 唐庆;我州入选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州[N];团结报;2020年
4 记者 宋钧;强力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N];石家庄日报;2020年
5 通讯员 罗志元 杨向军;保护传统村落 传承历史文化[N];邵阳日报;2020年
6 陈龙腾;省人大调研组来我州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题调研[N];团结报;2020年
7 全媒体记者 王玉召;我区18个传统村落全部挂牌保护[N];新疆日报(汉);2020年
8 记者 刘娜;保护传统村落 留住美丽乡愁[N];云南政协报;2021年
9 通讯员 李世杰;让传统村落成为文化的“根”[N];云南政协报;2021年
10 记者 刘娜;传统村落保护须重视村民参与[N];云南政协报;2021年
11 记者 刘娜;让传统村落见人见物见生活[N];云南政协报;2021年
12 本报记者 刘娜;让传统村落承载乡愁记忆[N];云南政协报;2021年
13 报道组 蒋君 通讯员 李翔;江山两村入选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N];衢州日报;2021年
14 唐正海 杨腊梅;泸溪着力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村落[N];团结报;2021年
15 孟萍;广西公布第四批传统村落名单[N];中国旅游报;2022年
16 市政协;保护为先 激发活力 让传统村落持续绽放异彩[N];鹤壁日报;2022年
17 辛雯;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开始申报[N];中国建设报;2022年
18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龙成;两部门 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N];农民日报;2022年
19 本报记者 黄琳;传统村落保护的贵州实践[N];贵州民族报;2021年
20 林石 彭银;贵州724个村寨列入传统村落保护名录[N];中华建筑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