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DF/多孔陶瓷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纳滤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压力驱动膜分离技术,它具有操作压力低、能耗低、选择性能高、高效、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食品、化工和医药等领域。本文立足于制备综合性能比较好的复合纳滤膜,考察了不同的制膜条件对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探究了氯化锂浓度对膜亲水性的影响;探究了最佳的制膜条件所制备的复合纳滤膜对不同无机盐离子的截留率及对相对分子量不同的聚乙二醇的截留率;通过所制得的复合纳滤膜的纯水通量随时间的变化来探究该膜的稳定性。本文以多孔陶瓷膜为基体,通过改变聚偏氟乙烯(PVDF)的浓度、PVDF的相对分子量、添加剂氯化锂(LiCl)的浓度、固化温度及涂膜次数制备了性能不同的PVDF/多孔陶瓷复合纳滤膜(简称之PVDF复合纳滤膜)。得到的最佳的制膜工艺条件为:选用相对分子量为70万的PVDF,在PVDF浓度为8wt%,添加剂LiCl的浓度为0.5wt%时,通过三次涂膜、80℃固化,制备了纯水通量为1.2L/(m2·h)的PVDF/微孔陶瓷复合纳滤膜,其对硫酸镁、氯化镁、相对分子质量为440Da的聚乙二醇的截留率分别达到90%、92%、90%,且有良好的稳定性,膜的纯水通量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变化很小。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面接触角测试仪及热重分析对所制得的PVDF复合纳滤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基膜的孔径较小(小于0.3μm)时,PVDF复合纳滤膜在其表面覆膜,而当基膜的孔径较大时,PVDF纳滤膜会渗入基膜孔内;随着氯化锂浓度的增加PVDF复合纳滤膜的接触角逐渐减小,当铸膜液中不添加氯化锂时,所制得的PVDF复合纳滤膜为疏水膜,随着氯化锂浓度的增加,所制得的PVDF复合纳滤膜由疏水的变为亲水的,且亲水性逐渐增强;由热重曲线知,PVDF复合纳滤膜的热稳定性也比较好,其热分解温度在250℃左右。实验发现,使用小分子的氯化锂作添加剂,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减小PVDF复合纳滤膜分离层的孔径,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分离层的亲水性。
|
|
|
|
1 |
俞三传,金可勇,潘巧明,高从堦;聚哌嗪酰胺复合纳滤膜研制[J];膜科学与技术;2001年01期 |
2 |
秦文忠;纳滤膜的发展与应用[J];广西化工;2001年04期 |
3 |
聂锦旭,陈欣燕;用纳滤膜分离技术处理发电厂循环冷却水[J];环境技术;2002年03期 |
4 |
何毅,李光明,苏鹤祥,赵建夫;纳滤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J];过滤与分离;2003年03期 |
5 |
营爱玲;纳滤膜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3年12期 |
6 |
马丽霞,赵仁兴,庞立涛,王亚卿,李杰妹;磁场对纳滤膜分离性能影响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5年01期 |
7 |
李怀江;姜智瑞;;纳滤膜技术研究与应用探讨[J];发酵科技通讯;2007年04期 |
8 |
张果;赵艳玲;;纳滤膜结构及其应用研究[J];天中学刊;2008年02期 |
9 |
袁亮;肖凯军;;纳滤膜的应用及过程中的污染控制[J];现代食品科技;2008年08期 |
10 |
张立卿;王磊;王旭东;;纳滤膜物化特征对膜分离及膜污染影响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9年01期 |
11 |
刘映;;我国纳滤膜研制及应用技术进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4期 |
12 |
任志伟;;纳滤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价值工程;2011年15期 |
13 |
杨玉琴;;纳滤膜技术研究及市场进展[J];信息记录材料;2011年06期 |
14 |
刘海露;王斌;郑景新;黄健恒;李良;廖兵;;纳滤膜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学;2012年02期 |
15 |
翟丽华;潘云涛;郭玉;马峥;毕飞;;基于科技产出的纳滤膜技术国际比较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12年05期 |
16 |
陈雪;谷景华;;无机纳滤膜的应用[J];膜科学与技术;2013年03期 |
17 |
周金盛,陈观文;纳滤膜技术的研究进展[J];膜科学与技术;1999年04期 |
18 |
梁雪梅,陆晓峰,王彬芳,许汝谟;高分子纳滤膜的研究及进展[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9年01期 |
19 |
宋玉军,刘福安,钟天媛,田东敏,孙本惠;纳滤膜在工业上的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1999年05期 |
20 |
宋玉军,刘福安,杨勇,邹健,孙本惠,钟天媛;纳滤膜的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科技;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