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庆坊一期和泮塘五约街区微改造研究对比
【摘要】:在城市更新进程中,旧城,承载着城市历史的记忆,见证城市岁月变迁,城市经济的发展。广州在经历了大拆大建的全面改造阶段,历史文化保护与全面改造相互矛盾停滞阶段,2016年出台了《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正式提出“微改造”,标志着广州城市更新的探索进入了强调延续历史脉络的“微改造”阶段。本文选取了永庆坊一期和泮塘五约这两个在广州微改造探索阶段具有代表意义的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永庆坊作为广州第一个微改造试点项目,而泮塘五约则被认为是广州第一个公众参与的微改造项目,这两个项目均在广州微改造实践进程中均具有标志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问卷访谈及案例对比等方法对永庆坊一期与泮塘五约街区微改造进行深入调研,并从物质空间、改造后评价、实施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在“微改造”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平衡的关注点,希望能够为后续广州市在推行微改造,特别是关于街巷空间的微改造项目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实践基础。首先本文对“微改造”发展历程、相关理论及广州市相关政策进行总结梳理;其次围绕功能、交通、公共空间环境改造、公共配套设施、建筑改造、空间与环境行为等方面对物质空间进行研究分析;再次围绕政策背景、改造开发模式、实施主体、阶段性控制成果、公众参与等方面展开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研究,并结合当地居民、游客、当地商户对项目满意度评价分析项目在物质空间改造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最后通过对两个项目综合对比分析,针对在物质空间改造、政策落实、开发模式、参与主体、实施过程、公众参与等六个方面产生的异同点进行分析,总结出微改造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改善建议。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背景、提出研究对象及内容、说明研究方法、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构建论文框架。第二部分:对微改造、存量规划基本概念的阐述、梳理国内外城市更新相关理论及案例、整理永庆坊与泮塘最新学术研究、分析广州市城市更新及微改造相关政策,为文章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对永庆坊一期物质空间改造及实施过程进行梳理,通过问卷调研收集改造后满意度并进行汇总和分析。梳理永庆坊一期改造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对泮塘五约物质空间改造及实施过程进行梳理,通过问卷调研收集改造后满意度并进行汇总和分析。梳理泮塘五约改造过程中问题及原因。第五部分:通过对永庆坊一期与泮塘五约物质空间、实施过程及满意度进行对比解析并作出客观评价,提出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