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的藻种选育及其生长特性的研究
【摘要】:本论文从螺旋藻藻种选育工作着手,对螺旋藻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果如下:
1.螺旋藻藻种的选育
通过对不同来源螺旋藻藻种生长性能的分析比较,获得了一株高产钝顶螺旋藻藻种,该藻种大面积培养时的产量高于12g·m~(-2)·d~(-1)。抗性试验表明,该藻种对恶劣温度环境、强烈辐射和高盐度等逆境具有较强的抗性。通过对不同藻种保存方法的比较,确定采用培养液法在常温弱光条件下保存螺旋藻藻种。
2.螺旋藻最适培养条件的研究
采用Zarrouk培养液,其中NaHCO_310g/L,NaNO_32.0g/L,确定螺旋藻的最适培养条件为:pH8.5-10.5,光照强度4500 lux,温度32-40℃。在上述培养条件下得到螺旋藻的最大生长速率0.32O.D·d~(-1)。
3.必需微量元素在螺旋藻生产中的应用
向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Zn~(2+)、Se~(4+)和Ge~(4+),测定螺旋藻生长速率和产品中上述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向培养液中单独添加3.0mg/L的Zn~(2+)、Se~(4+)和Ge~(4+)时,螺旋藻的生长速率基本不受影响,而螺旋藻中锌、硒和锗的含量分别为462、7.82和4.36ug/g,显示出不同的富集作用。
4.重金属元素对螺旋藻生产的影响
铅、砷和汞等重金属元素均对螺旋藻表现出较强的毒性作用,并在螺旋藻中明显地富集。向培养液中单独添加2.0mg/L的Pb~(2+)或As~(3+)即已明显抑制螺旋藻的生长,而0.2mg/L的Hg~(2+)则对螺旋藻产生强烈的毒害致死作用。当培养液中分别单独存在0.2、0.2和0.06mg/L的Pb~(2+)、As~(3+)和Hg~(2+)时,螺旋藻中铅、砷和汞的含量分别为3.21、2.10和0.54ug/g,已超过螺旋藻产品标准中允许的最高限量。
5.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螺旋藻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的影响
在螺旋藻生长过程中,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螺旋藻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