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跨度斜拉桥风致振动时域分析

谭学民  
【摘要】:大跨度斜拉桥是现代桥梁最具竞争力的桥型之一。随着桥梁跨度、桥面柔性和构造复杂性的增加,大跨度斜拉桥的风致振动研究已经成为桥梁工程界最关心、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大跨度斜拉桥风致振动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保证结构对发生颤振的临界风速有足够的安全性,即确保结构的抗风稳定性;二是使抖振响应的振幅限制在避免结构疲劳、人感不适及保证高速行车安全等问题的可接受范围内。 为防止颤振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斜拉桥的气动稳定性一般能够通过气动措施得以满足。紊流风引起的抖振响应分析是桥梁抗风设计中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经典的频域反应谱理论为桥梁的抖振分析奠定了基础,但求解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有研究表明,抖振响应的时域分析方法能够弥补频域反应谱法的不足,但由于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的理论和方法还不甚成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风荷载模型及非线性抖振响应理论的探讨,改进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的时域分析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香港汀九大桥抖振响应分析。香港汀九大桥是一座三塔四跨高柔性、形式新颖的斜拉桥,对其风致振动特性的研究不仅给大桥的运行监测提供了依据,而且对理解此类桥梁的风振特性也有重要意义。 根据理论分析结果,本文编制了一个大跨度斜拉桥抖振响应分析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程序,并对香港汀九大桥进行了抖振响应计算,其结果和全桥模型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最后,本文对大跨度桥梁在均匀流风场和紊流风场中的气动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对香港汀九大桥在紊流风场中的气动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简斌;;斜拉桥索塔施工中的风致抖振影响及减振措施[J];山西建筑;2008年02期
2 曹广宇;熊博;;大跨度斜拉桥风振响应及控制研究进展[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3 陈龙;蔡晓红;郭陆山;刘秀芬;李巍;;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振动问题[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周玉芬;赵林;葛耀君;;紊流积分尺度对桥梁抖振响应作用效应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0年08期
5 孙刘军;岳静;赵大亮;;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时域抖振分析[J];铁道建筑技术;2010年S2期
6 陈艾荣;顾明;项海帆;;调质阻尼器(TMD)对斜拉桥竖向抖振控制的试验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7 李永乐;卢伟;熊文斌;陶齐宇;;大跨度斜拉桥风洞试验和计算分析的一致性研究[J];工程力学;2008年08期
8 聂永成;冯玉珍;;钢管混凝土拱桥非线性时域抖振分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0年01期
9 苏成,何滔;崖门大桥施工阶段风致振动时域分析[J];桥梁建设;2003年01期
10 王浩;李爱群;;斜风作用下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时域分析(I):分析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10期
11 李黎,彭元诚,胡亮,樊剑;龙潭河大桥风致抖振时域分析[J];公路;2005年11期
12 黄艳,江宜城,李黎,唐家祥;澳門-氹仔第三桥的斜拉桥风载动力特性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03年05期
13 游新鹏;彭成明;王骑;;多塔斜拉桥施工态抖振时域分析[J];中外公路;2011年02期
14 王浩;李爱群;;中央扣对大跨度悬索桥风致抖振响应的影响[J];土木工程学报;2009年07期
15 龙晓鸿;李黎;胡亮;;四渡河悬索桥抖振响应时域分析[J];工程力学;2010年S1期
16 司秀勇;潘慧敏;;斜拉桥抖振时域实用分析方法[J];铁道建筑;2006年11期
17 李岩;盛洪飞;陈彦江;;模态综合理论在斜拉桥抖振时域分析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5期
18 黄新艺;盛洪飞;李岩;陈彦江;;斜拉桥抖振时域分析实用方法[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19 哈鸿;青洲闽江大桥的抖振分析及风载内力计算[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20 张俊;;浅析风作用下桥梁的动态特性[J];科学之友(B版);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长林;余建星;刘立名;;大型斜拉桥风致振动机理及分析方法[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明金;李永乐;汪斌;廖海黎;;独柱式斜桥塔风致静动力响应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7年
3 陈龙;蔡晓红;郭陆山;刘秀芬;李巍;;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振动问题[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设计与传动学会、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1)[C];2008年
4 葛耀君;项海帆;;大跨度桥梁风致振动控制研究[A];2004全国结构风工程实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项海帆;;中国斜拉桥的发展前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8年
6 李明水;;大跨度桥梁的抖振响应[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2年
7 李乔;单德山;卜一之;赵雷;;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倒拆分析法的闭合条件[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常英;;大跨钢箱梁斜拉桥施工控制要点分析[A];二○○○年湖北省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0年
9 陈幼平;周宏业;;斜拉桥三维自振特性分析-MSC/Nastran的应用[A];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10 谢旭;Hiroki YAMAGUCHI;黄剑源;;关于大跨度钢斜拉桥极限承载力特性的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学民;大跨度斜拉桥风致振动时域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1999年
2 骆宁安;大跨度开口主梁斜拉桥的动力模型及风振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3 邹小江;斜拉桥风振响应时域分析及静风稳定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4 张鸣祥;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振动分析与被动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陶奇;大跨斜拉桥施工状态抖振响应现场实测研究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曾宪武;大跨度桥梁多模态耦合颤抖振及其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7 杨咏漪;大跨度桥梁风致抖振疲劳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刘兆丰;大跨度联塔分幅斜拉桥结构行为与联塔结构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李春光;紊流风场中大跨度桥梁非线性气动稳定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王少钦;风及列车荷载作用下大跨度桥梁振动响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钢;脉动风特性对大跨度桥梁结构抖振响应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徐青;斜拉桥桥塔独立状态抖振响应时域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任银飞;大跨度斜拉桥风致振动响应分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孙刘军;大跨度连续钢桁梁拱桥时域抖振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巩鹏飞;公铁两用钢桁梁斜拉桥风致抖振时域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马晓燕;大跨度斜拉桥模型结构动力时程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4年
7 傅科奇;绥芬河转体施工斜拉桥施工控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8 阚戈;斜拉桥施工控制技术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施文杰;大跨度斜拉桥主梁断面气动导纳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朱行凤;大跨度斜拉桥恒载非线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小征;南通建世界第一斜拉桥[N];中国海洋报;2002年
2 ;南京长江三桥[N];中华建筑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陆娅楠;中国跻身桥梁强国[N];人民日报;2008年
4 陆娅楠;辉煌30年:我国跻身桥梁强国之列[N];中华建筑报;2008年
5 记者 郑凤岐 通讯员 李文平;太原西北环汾河斜拉桥完成下部工程[N];山西日报;2003年
6 记者 沈兴国;永立化建:为全球第二长斜拉桥做防腐[N];绍兴日报;2009年
7 记者 辛义生 通讯员 杨春兰;汾河斜拉桥昨日合龙[N];山西日报;2003年
8 段明强;林元培:桥梁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的典范[N];建筑时报;2009年
9 记者 李强;淮安大桥建设大提速[N];福州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孔德芳;桥梁:“三级跳”成就中国式跨越[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