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力密度法的充气膜结构找形与荷载分析研究
【摘要】:
随着高性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膜材的出现,加上造价低廉、建造方便等因素,充气膜结构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起来,它是集结构、控制和严格的管理于一体的体现较高技术水平的结构形式。
目前国内对张拉膜结构和刚性边界膜结构领域的探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制定了初步的技术标准,但对于充气膜结构,我国还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更没有技术规范。充气膜结构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得对充气膜结构的深入研究在其设计理论及实践经验极其匮乏的现状下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力密度法基础,对气承式充气膜结构的找形及荷载分析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分析了充气膜找形分析中的核心因素—内压,内压方向始终为膜面单元法向,计算时需不断修正内压方向。然后本文以力密度法和有限单元法为基础,推导了在内压作用下的膜线单元力密度矩阵和T单元力密度矩阵;根据单元力密度矩阵集成整体力密度矩阵的规律,提出了矩阵坐标法的概念;对力密度法建立了线性平衡方程组,对方程组系数矩阵采用行压缩格式法稀疏矩阵存储技术存储,求解过程采用Gauss-Seidel迭代法求解,提高了计算效率;通过算例分析,得出了一些有规律性的结论。
根据找形后的膜面形态以及应力应变关系,推导了膜面单元等效原长和等效抗拉刚度;分析了作用在充气膜上的常用荷载,推导了膜面等效节点荷载的计算公式;根据索单元和T单元的一维特性、几何关系、应力应变关系,建立了索单元和T单元的非线性平衡方程组和单元几何刚度矩阵;采用矩阵坐标法集成整体几何刚度矩阵,采用全Newton-Raphson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主要推导了T单元切线刚度矩阵;通过算例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
|
|
|
1 |
高振宇,王勇;带弹性拉压杆张拉膜结构找形分析[J];广州建筑;2005年02期 |
2 |
徐其功,李澄,韩大建;张拉膜结构力密度法找形分析及若干问题[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
3 |
万红霞,吴代华;索和膜结构的力密度法找形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4 |
高振宇;;共轭梯度法在膜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年18期 |
5 |
魏德敏,李联彬,王勇;薄膜结构找形分析的力密度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
6 |
邓华,姜群峰;松弛悬索体系几何非稳定平衡状态的找形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4年11期 |
7 |
郑阿妮;;力密度法在索结构逆找形中的应用[J];陕西建筑;2007年08期 |
8 |
宋慧敏;惠颖;;力密度法在索穹顶形态确定中的应用[J];钢结构;2008年09期 |
9 |
王飞;张晏华;;悬索结构初始形态数值分析方法[J];山西建筑;2007年24期 |
10 |
温世峰;支希哲;;膜结构找形分析中的混合法[J];计算机仿真;2008年07期 |
11 |
曾文平,王元清,张勇,石永久;索穹顶结构的预应力设计方法[J];工业建筑;2002年09期 |
12 |
苏建华,韩大建,徐其功;带T单元的膜结构力密度法找形及程序编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8期 |
13 |
钟建红;刘训臣;王文贞;;膜结构初始形状确定的几种方法[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6年01期 |
14 |
李彬;胡国伟;黄芬;;周边桁架可展开天线索网结构力密度优化找形方法[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
15 |
卫东,沈世钊;薄膜结构初始形态确定的几种分析方法研究[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16 |
王勇,魏德敏;具有T单元张拉膜结构的找形分析[J];工程力学;2005年04期 |
17 |
邓华,姜群峰;环形张力索桁罩棚结构施工过程的形态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
18 |
任涛;陈务军;付功义;;索杆张力结构初始预应力分布计算方法研究[J];工程力学;2008年05期 |
19 |
叶继红;田珺;;张拉膜结构形状确定的实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0年04期 |
20 |
韩大建,徐其功;张拉膜结构力密度法找形分析中索边界的处理[J];空间结构;2002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