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β_3-AR探讨缩泉丸补肾缩尿的作用机制

吴君  
【摘要】:祖国医学指出,肾为先天之本,肾虚是衰老的根本原因之一。肾气充足,能温煦膀胱,固摄有权,膀胱开阖有度,以维持水液的正常代谢。若因于先天禀赋不足,或病后失调,素体虚弱导致肾气不足,下元虚冷,失去固摄与司膀胱开阖作用,则膀胱气化制约功能失调而致多尿。缩泉丸出自《妇人良方》,由乌药、益智仁及山药组成,具有温肾祛寒,缩尿止遗的功效,主治膀胱虚寒证。现代被临床单独或者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用来治疗尿频、遗尿、夜尿及尿失禁等泌尿系统疾病。 老年人的膀胱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高,除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BOO)、盆底支持组织薄弱及神经疾患等明确病因外,尚可并发或单发临床无法解释的尿频、尿急及尿失禁等现象。对此,神经递质类药物疗效欠佳,说明还存在与老龄相关的逼尿肌自身特性的改变。膀胱的舒张机制中,胆碱能神经受体(M受体)的抑制和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的兴奋最为主要。但M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随着年龄的增加无明显改变,但是逼尿肌细胞的β-AR反应性降低,细胞中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 AC)活性及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水平相应下降。β-AR三种亚型都参与逼尿肌舒张功能的调节,但主要由β3-AR介导逼尿肌松弛。且β3-AR具有拮抗M受体的作用,可维持膀胱的顺应性和稳定性,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与老年人膀胱储尿功能障碍关系密切。 本课题前期研究表明缩泉丸对水负荷大鼠、小鼠和加用利尿药的大鼠均有显著的抗利尿作用,用药后Na+、Cl离子的排出显著减少,而K+排出增加,与醛固酮相似,因此从缩泉丸促进肾虚多尿大鼠醛固酮的合成与分泌方面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立足于中医“肾”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相关性,从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 HPA)功能和调节作用于排尿中枢的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方面也进行了研究;此外,还深入研究了缩泉丸对肾虚多尿模型水通道蛋白2 (aquaporin2,AQP2)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前期研究分别从神经内分泌、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等不同环节入手,在分子水平深入探讨了缩泉丸“温肾缩尿”的作用机制,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鉴于此,本课题在前期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及肾小管功能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将衰老-肾虚多尿-膀胱逼尿肌-神经受体结合研究,拟以调节膀胱逼尿肌舒张功能的神经受体β3-AR及其信号转导通路为切入点,结合内分泌免疫学指标,从分子药理学水平探讨缩泉丸“补肾缩尿”的作用机制。 本课题通过研究缩泉丸对自然衰老大鼠尿量及尿Na+、K+、Cl-离子浓度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缩泉丸对肾虚多尿模型大鼠发挥“缩尿”作用的机制;通过对肾虚多尿模型大鼠血中醛固酮(aldosterone, ALD)及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从内分泌角度观察了缩泉丸对肾虚多尿模型大鼠尿量的调节作用;通过ELISA法检测缩泉丸对肾虚多尿模型大鼠血中皮质醇(Cortisol, Cort)含量的影响及其对胸腺、脾脏及肾上腺等脏器系数的影响探讨缩泉丸对肾虚多尿模型大鼠发挥温肾作用的机制;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缩泉丸对肾虚多尿模型大鼠膀胱逼尿肌中β3-AR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缩泉丸对肾虚多尿模型大鼠膀胱逼尿肌中AC、cAMP及蛋白激酶A (protein kinase A, PKA)含量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缩泉丸对肾虚多尿模型大鼠膀胱逼尿肌PKA蛋白表达的影响,从分子药理学的角度探讨缩泉丸“补肾缩尿”的作用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缩泉丸可明显减少肾虚多尿模型大鼠尿量;缩泉丸可使肾虚多尿模型大鼠尿Na+、Cl-排出减少,尿K+排出增加;缩泉丸可增加肾虚多尿模型大鼠血ALD及ADH的含量;缩泉丸能明显提高肾虚多尿模型大鼠脾脏、胸腺系数和肾上腺系数,从而改善肾虚多尿模型大鼠脾脏和胸腺、肾上腺的萎缩状态;缩泉丸可增加肾虚多尿模型大鼠血Cort含量;缩泉丸可使肾虚多尿模型大鼠膀胱逼尿肌中β3-ARmRNA的表达上调;缩泉丸可以增加肾虚多尿模型大鼠膀胱逼尿肌中AC、cAMP及PKA的含量;缩泉丸可以增加肾虚多尿模型大鼠膀胱逼尿肌中PKA蛋白的表达。 本课题选择以调节膀胱逼尿肌舒张功能的神经受体β3-AR及其信号转导通路为切入点,深入诠释和阐明缩泉丸在临床治疗“肾虚多尿”病证的分子药理学基础,充分说明中药复方多途经、多靶点、整体调节的治疗特色,为中医经典名方缩泉丸及“补肾缩尿”理论的现代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春勇;加味缩泉丸治疗便秘1例[J];河北中医;2001年07期
2 李榕生;缩泉丸新用[J];四川中医;1997年09期
3 姜爱萍;缩泉丸加味治疗小丁遗尿3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年01期
4 谢贻智;缩泉丸治便秘[J];陕西中医函授;2000年01期
5 朱继先;加味缩泉丸治疗多涕症38例[J];山西中医;2001年03期
6 邱琼华;吴君;赖焕玲;黄萍;操红缨;吴清和;;基于尿液生成排泄探讨缩泉丸配伍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年10期
7 赵士魁;;缩泉丸的临床运用[J];吉林中医药;1981年03期
8 袁博渊;“缩泉丸”新用[J];重庆医药;1985年06期
9 钱丽;;缩泉丸加味治疗多涕症[J];江苏中医杂志;1985年04期
10 吴清和,李育浩,陈淑英,梁颂名,韩坚,赵敏华,简志豪;缩泉丸的药理学研究[J];新中医;1991年12期
11 史政奇;柳忠全;;缩泉丸加味治疗多涕症[J];山西中医;1991年03期
12 李榕生;陈文;;缩泉丸方源考[J];福建中医药;1993年02期
13 刘毅;;缩泉丸儿科新用举隅[J];内蒙古中医药;1993年01期
14 王忠勤;新加缩泉丸临床应用举隅[J];河南中医;1998年06期
15 蔡大庆;加味缩泉丸治疗小儿多诞症52例观察[J];海峡药学;1999年S1期
16 邱琼华;赖焕玲;黄萍;操红缨;吴清和;陈洁君;;缩泉丸配伍机制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13年03期
17 杨志春;;缩泉丸加味散治愈遗尿20例[J];人民军医;1982年10期
18 ;用缩泉丸加味治夜尿症[J];辽宁中医;1973年03期
19 于境华;加味缩泉丸治愈双侧肾积水[J];新中医;1985年08期
20 汤一新;新定缩泉丸治遗尿[J];四川中医;198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昌江;帅小翠;王虎;徐志毅;王智鹏;张然;;益智仁盐炙前后对缩泉丸缩尿作用的研究[A];2010中药炮制技术、学术交流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操红缨;吴清和;黄萍;;缩泉丸对肾阳虚多尿大鼠肾脏AQP2蛋白表达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淑雯;缩泉丸对醛固酮合成与分泌的调控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谭莹;基于逼尿肌胶原蛋白及神经受体探讨缩泉丸作用机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鲁湘鄂;缩泉丸对自然衰老大鼠膀胱逼尿肌受体的调控及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吴君;基于β_3-AR探讨缩泉丸补肾缩尿的作用机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操红缨;基于AQP-2研究缩泉丸补肾缩尿的机理[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徐晶晶;基于Nanog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探讨缩泉丸“补肾缩尿”的机理[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邱琼华;缩泉丸配伍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邝兆进;缩泉丸对衰老大鼠尿动力及膀胱舒张相关的β-AR功能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陈洁君;基于M_3受体探讨缩泉丸“缩尿”的作用机理[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小荣;健康轻松迎高考[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宿健桃;如何选用治疗小儿遗尿的中成药[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