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眩晕(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摘要】: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研究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脾胃阳虚、痰湿阻滞型眩晕(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中医药防治眩晕临床研究及其新药开发建立必备的评估系统和提供科研数据。
按照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拟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以及中医证型辨证标准,在台湾中医门诊及病房收集病例,纳入年龄在20-70岁之间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苓桂术甘汤加减),对照组(西比灵胶囊)。试验组每日一剂,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15mg,每日一次,7天为1个疗程。两组用药均为2个疗程。采用中医症候量化评分,并结合SF-36量表检查结果对两种方法治疗眩晕进行临床观察。
经过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两组间中医证候总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治疗后两组眩晕分值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分值差值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SF-36分值各维度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后视物旋转情况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的治疗方法以试验组疗效为好。
两组治疗后恶心呕吐、头重如裹、胸闷等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两组的治疗方法对以上证候的疗效相当。
治疗后失眠症状及体征等消失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治疗后健忘、肢体麻木等症状及体征等消失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安全性检测表明,治疗前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者,治疗后未见异常改变,表明该药临床应用安全。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等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
1.加味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眩晕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西比灵胶囊。
2.加味苓桂术甘汤加减比西比灵胶囊更能改善眩晕患者SF-36量表分值。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3.加味苓桂术甘汤加减比西比灵胶囊更能改善眩晕患者视物旋转及失眠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