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本课题是在传统中医与现代西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临床试验,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抗精子免疫性不不孕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抗精子免疫性不孕探讨更有效并少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抗精子免疫性不不孕提供依据。
方法
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受试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实验组予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共治疗3个月。选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缉》制定的不孕的疗效判定标准和血清抗精子抗体(ASA)测定进行疗效评价。于治疗前后及疗程结束后三个月随访进行评价。
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重构成及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血清抗精子抗体测定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经过3个月治疗及疗程结束后的3个月随访,实验组临床治愈7例,绝对有效6例,相对有效12例,无效3例,愈显率为46.43%,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临床治愈3例,绝对有效4例,相对有效20例,无效5例,愈显率为21.88%,总有效率为84.38%。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愈显率比较有差异(P<0.05),可以认为实验组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可以认为两组的治愈率相当。两组组内抗精子抗体测定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抗精子抗体测定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穴位埋线疗法与口服甲基强的松龙对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的治疗均有疗效,在降低血.清抗精子抗体定量的疗效相当。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治疗抗精子免疫性不孕中无论选用穴位埋线疗法还是口服西药疗法,均能有效降低血清抗精子抗体。但在愈显率方面,穴位埋线疗法的疗效优于口服西药疗法,综合评价穴位埋线疗法在治疗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的疗效更好。穴位埋线疗法具有疗效持久,几乎无毒副作用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及进一步研究。
|
|
|
|
1 |
石页;任晓艳;;“线”拼出的健康[J];现代保健;2007年09期 |
2 |
潘清容,杨廷辉,冷钰玲;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胆囊炎32例体会[J];遵义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3 |
优果;什么是免疫性不孕症[J];医药与保健;1994年03期 |
4 |
李莉;免疫性不孕中医治疗综述[J];广西中医药;2000年02期 |
5 |
商素洁,董英;免疫性不孕的中医治疗[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05期 |
6 |
贺君,庄礼兴;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慢性胃炎近10年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04年09期 |
7 |
郑东利;精子抗体而致女性免疫性不孕的中医药治疗研究[J];江西中医药;1997年04期 |
8 |
杨凌,许丽绵;抗精子免疫性不孕相关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年03期 |
9 |
张挺;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44例[J];山西中医;2002年04期 |
10 |
孙晖,姚利,王秋宇;小剂量免疫抑制剂与知柏地黄丸联合治疗女性免疫性不孕的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03年06期 |
11 |
邓志厚;杨宪云;;红藤治疗免疫性不孕[J];中医杂志;2007年07期 |
12 |
邱翠华;中药治疗免疫性不孕2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01年06期 |
13 |
公立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55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3年10期 |
14 |
张占伟;李文侠;;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9年09期 |
15 |
齐玲玲,刘春霞,胡吉英;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9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0年10期 |
16 |
郭东晓,洪家铁;免疫性不孕的中医药治疗[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3年02期 |
17 |
丁慧;;穴位埋线疗法在经络美容中的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6年06期 |
18 |
莫蕙,郭慧红;免疫性不孕(AsAb阳性)中医病机探讨[J];江苏中医;1998年12期 |
19 |
汪文荣
,王敏;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128例[J];新疆中医药;2002年04期 |
20 |
张晓峰;;辨证与辨病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46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