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原因分析及中医证候调研

王强  
【摘要】:目前随着人工髋关节假体设计的日益完善,手术技术的日臻成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已成为治疗老年人髋部病变的常用方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明显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并发症,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是仅次于无菌性松动的第二大并发症。因此,如何减少老年患者初次全髋置换术后脱位的风险因素,正确的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治疗是临床骨科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的: 探讨65岁及以上老年人因为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AVN (avascular necrosis,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DDH (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hip joint,发育性髋关节不良)、强直性脊柱炎等原因,而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术后出现脱位患者,进行脱位原因分析、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情况调查。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院骨科老年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置换术后脱位原因的分析、脱位后中医证候的调查研究,明确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中西医结合预防措施,为进一步提高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性、术后良好的效果、减轻患者负担提供保证。 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回顾性及前瞻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研究了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即广东省中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中西医结合治疗65-100岁老年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基本信息资料,手术治疗的基本信息,其中要进行引起脱位的风险因素的统计比较、术后的中医证候频数统计。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65岁及以上因髋部骨折(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髋关节骨性关节炎、DDH、强直性脊柱炎等患者,而进行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置换术患者共581例,术后脱位25例,脱位率4.3%,采用传统手法复位治疗18例,其中2例行切开复位,因反复脱位、假体位置严重不良再次手术治疗7例。脱位患者中髋臼侧为水泥型的共15例,占60%,生物型10例,占40%。 本研究中,青年老年人组(65-74岁)共388例,脱位12例,脱位率3.09%;中老年老年人组(75-89岁)共190例,脱位13例,脱位率6.84%;老年老年人组(90岁及以上)共3例,脱位0例。SA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1-2)级患者共369例,脱位11例,脱位率2.98%;ASA(3-4)级患者共212例,脱位14例,脱位率6.60%。脱位组髋臼外展角平均55.1°,最小值为48.8°,最大值66.2。(与公认的最佳髋臼假体外展位置45。、髋臼假体外展最大安全区域50。相比)。09年THA共196例,脱位人数10例,脱位率5.1%;10年THA共208例,脱位人数11例,脱位率5.28%;11年THA共177例,脱位人数4例,脱位率2.26%。以上数据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男性患者212例,脱位10例,脱位率4.72%;女性患者369例,脱位15例,脱位率4.07%。脱位组前倾角平均度16.4°,最小值10.5°,最大值26.2°(与公认最佳髋臼假体前倾角15。相比)。不同股骨头假体直径22mm、26mm、28mmm、32mm、36mm分组,脱位率分别为6.67%、5.88%、4.49%、3.14%、3.66%。脱位组与非脱位皆进行关节囊修复(其中70例患者根据关节囊不同的修复方式采取前瞻性研究,并进行脱位率比较)、手术入路采用后外侧入路。以上数据分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0.05)。 老年初次全髋置换术后脱位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气虚血瘀证共13例,约占52.0%,瘀积化热证共7例,占28.0%,气滞血瘀证5例,占20%。 结论: 在我们的研究中,过大的髋臼外展角及早期的护理不当,是老年患者脱位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老年患者年龄增大,身体机能降低,常合多种并发症,手术耐受性差而且由于术前、术后卧床时间相对年轻患者较长等因素还可使身体状况恶化,脱位的风险进一步增高。因此,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假体位置的准确安放、髋关节旋转中心的良好重建、周围软组织的充分修复,术后早期软枕维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准确而又积极的康复锻炼,正确的中医药辨证施治,是减轻患者髋部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医生应掌握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置换术后导致脱位的风险因素,采取预防性医疗,准确合理的中医药辨证施治,可减少术后医疗纠纷的风险,达到良好的术后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军胜;曲彦隆;武志超;周继辉;李宗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年16期
2 马燕;武好文;王荣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8例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年08期
3 王菊;;成人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脱位的护理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03期
4 邓磊,刘沂;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三)全髋置换术后脱位[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4年02期
5 金成浩,王铁军,谷贵山;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康复和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年10期
6 刘端菊;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5年04期
7 钱天逸;樊敏;管宏章;仇正鹏;;改良外侧小切口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国骨伤;2008年05期
8 贺杰;冯秀丹;陈燕;殷媛媛;;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海南医学;2010年17期
9 陈月梅;刘晶;马玉英;刘淑敏;;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18期
10 刘志双;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管理[J];河北医药;2004年08期
11 林强;万豫尧;谢杰伟;王海洲;许树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下肢短缩的平衡处理[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2 杨健;;髋臼骨折后的全髋关节置换术12例报告[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13 徐洁;;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01期
14 李欣;张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J];沈阳部队医药;2002年03期
15 唐新;沈彬;裴福兴;;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年02期
16 陈映琼;邹翘璇;陈淑贤;谢思斯;李晓莲;;后外侧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护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年01期
17 周化米;王雪;;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吉林中医药;2006年09期
18 张黎明;叶媛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铺单法的改进[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13期
19 邵世坤;狄东华;赵建忠;;后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体会[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年05期
20 辛颖;魏来;张金萍;;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生;王至婉;李素云;余学庆;王明航;胡金亮;;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讨论稿)[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岳;李明哲;杨洋;;2型糖尿病合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分型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贾玉洁;成海燕;于涛;于建春;韩景献;;老年性痴呆的中医证候调查及“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临床观察[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贾玉洁;成海燕;于涛;于建春;韩景献;;老年性痴呆的中医证候调查及“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临床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庆利;杨文明;;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证候特点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郭会军;李鹏宇;;41例艾滋病与非艾滋病咳嗽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艳艳;黄蓉;俞建;;109名性早熟及青春期早发育女孩中医证候的临床调查[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8 郑梅生;;中药玉夏胶囊治疗高血压病降压及中医证候疗效评价[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罗瑞静;何建成;袁灿兴;;中医证候研究思路与方法[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国燕;;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中医证候分析研究[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候特征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马骁;强直性脊柱炎2218例临床资料分析及中医证候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王芬;晚期肺癌的中医证候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曲淼;抑郁症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刘淑娟;尿毒症心肌病回顾性分析及毒乃清防治尿毒症心肌病大鼠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李强;尿毒灵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陈世波;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8 包祖晓;基于贝叶斯(Bayes)网络技术的抑郁症中医证候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林荣杰;高血压病与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中医证侯病机及其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冷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中医证候研究及通脉口服液的干预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原因分析及中医证候调研[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邱海波;206例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的前瞻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段洁芳;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的五脏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卢睿;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证候的聚类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汪铁铮;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李文婧;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证候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房汉南;95例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医证候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赵春霞;子宫内膜息肉的中医证候初探与中医体质调查[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杨静;不孕症中小卵泡排卵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丁冠福;基于聚类分析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证候特征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书云;流行性感冒常见中医证候类型[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中医证候现代研究简述[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严少卫;病证结合中医证候模型新趋势[N];健康报;2010年
4 仝小林 赵东 段军 张志远;肺毒疫临床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初探[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湖南中医药大学 何清湖 周兴;应做到“三统一”[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6 刘 刚;破解肾病中医证候“密码”[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7 ;丹芪偏瘫胶囊研发纪实[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8 编译 姚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大关节脱位风险更低[N];医药经济报;2009年
9 胡随瑜;抑郁症中医辨证分型研究与思考[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殷 浩;关节置换不可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