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疗效评价

徐盼  
【摘要】: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呼吸衰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是世界范围的主要死亡原因,其平均住院费用居各种疾病前列。COPD呼吸衰竭发病率和医疗费用的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提高COPD呼吸衰竭的防治水平,控制其医疗费用,成为呼吸领域和卫生管理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CP)是一种诊疗标准化方法,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医疗费用为特征,按病种设计最佳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业已证实临床路径不仅能有效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同时也能显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受到各国医学界的重视,成为20世纪以来的一种崭新的医疗模式。 本研究通过历史对照研究证明COPD呼吸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临床路径的实施可以缩短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ICU住院费用和总住院费用,提高患者7天生存率、脱机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对临床路径的疗效作出客观评价,为推广COPD呼吸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临床路径提供客观依据。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ICU施行临床路径前后收治COPD呼吸衰竭患者住院信息进行历史对照研究,结合COPD呼吸衰竭患者辨证分型构成比,对现有COPD呼吸衰竭治疗方案进行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综合评价,为COPD呼吸衰竭临床路径的优化及推广提供一定基础。 方法: 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院ICU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的出院病历进行检索,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广东省中医院COPD呼吸衰竭患者为非路径组;从2010年1月开始把入住广东省中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COPD呼吸衰竭患者为作为路径组。两组患者各自按照西医标准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非临床路径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根据辨证情况给予一般中医中药治疗,临床路径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根据《2009年广东省中医院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治疗方案专家共识》给予规范的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治疗的主要相关情况。主要评价指标:如住院时间、住院费用、7天生存率、脱机成功率、治疗效果(治愈好转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血气指标改善程度)等。 结果: 研究显示,路径组的平均总住院费用较非路径组下降(36414.37元vs.39282.59元,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与非路径比较,可以降低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究其原因,路径组的总住院时间较非路径组下降(16.46±7.358天vs.19.31±6.830天,P0.01),路径组的ICU住院时间较非路径组下降(7.11±4.803天vs.8.73±3.075天,P0.01)。可见,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通过缩短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降低了住院费用。安全性方面,路径组的住院期间7天生存率较非路径组升高(96.7%vs.88.9%,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实施,并没有增加重症患者住院期间早期死亡率。此外,路径组90例患者84例使用呼吸机治疗,76例成功脱机,脱机成功率90.48%;非路径组90例患者80例使用呼吸机治疗,67例成功脱机,脱机成功率83.75%;路径组患者脱机成功率较非路径组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OPD呼吸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能安全有效地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提高住院期间7天生存率、脱机成功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相国;林慧频;颜福归;邵海燕;;无创通气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6年06期
2 张汝峰;陈丽萍;窦林松;;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12期
3 吴江平;丁晓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2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年08期
4 詹师;;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60例临床急救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26期
5 侯嘉;张锦;;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6年10期
6 姜文青;齐蓉;邵明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呼吸衰竭[J];中国现代医生;2007年05期
7 池爽;林冬文;;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年12期
8 郭东英;;无创通气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7年04期
9 王春红;;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19期
10 李黎;李娟;纪明;;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研究[J];河北医学;2008年10期
11 马春玲;;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早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12 吴指南;;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体会[J];云南医药;2011年03期
13 王蓉美,张波,王东,于红,王肇源,刘颖,王继红,高和,纪树国;无创正压通气对不同轻重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年09期
14 许永绥;;短期静脉营养支持对COPD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09期
15 陈虹;苏伟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J];临床医学;2006年03期
16 蒋智;曹小平;;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18例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06年09期
17 梁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6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J];实用临床医学;2007年04期
18 段炼;;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14期
19 赵卫国;保鹏涛;李红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呼吸衰竭患者48例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09期
20 朱茜文;;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1例早期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云;张燕;翁燕娜;谢东平;;中医调肠法对AECOPD呼衰NVP治疗并发症的影响[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史佳;;Glu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营养不良患者中的应用[A];2009年浙江省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丁琛杰;;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护理[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王导新;薛亚梅;张治;张桂蓉;唐碧琼;;BIPAP呼吸机抢救经高频通气治疗无效的呼吸衰竭的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5 程燕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护理[A];河南省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重症监护技术培训班资料汇编[C];2006年
6 赵玉敏;;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病人中的应用[A];山东省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娄瑞芳;魏苗苗;白丽芳;;呼吸衰竭的处理和护理[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倪淑红;;不同营养支持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影响[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八卷 护理分卷)[C];2006年
9 刘兰;;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的护理[A];外科急危重症监护专科知识培训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方丽;林凤;彭雯;唐忠平;;BiPAP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A];贵州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小华;NIPPV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并意识障碍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2 赵卫国;死腔内气体吸出技术治疗呼吸衰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3 王思成;基于循证的中医临床路径研制方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宋燕;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构建和评价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陈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生物标志物组群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汪丹;肺胃相关理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因病机研究的指导意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朱慧婷;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中医临床路径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姜辉;Smartcare等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9 罗广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构建与实施[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李丽;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构建[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盼;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的疗效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吴君宇;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路径的优化及其实施效果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郭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4 张会珍;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65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5 韩云;通下法配合无创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赵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7 齐德广;临床路径的应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8 朱盈盈;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沈海玉;腹股沟疝诊治标准临床路径的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熊福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的评价[D];泸州医学院;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立明;我国危重呼吸衰竭救治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朱惠莉;增加老年人呼吸衰竭通气量相关要点[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于英杰;慢性肺心病之呼吸衰竭护理[N];医药经济报;2009年
4 ;清肺化瘀煎治疗呼吸衰竭效佳[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5 ;老人感冒须格外重视[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6 ;呼吸衰竭的诊断要点及分型[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张洪军;初春,别让肺炎缠上宝宝[N];中国妇女报;2006年
8 ;夏季要警惕中毒型细菌性痢疾[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9 首都儿科研究所 董声焕;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于惠中;秋季警惕毒痢伤脑[N];大众卫生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