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三种治疗单纯性肥胖方法的临床疗效研究

林宴菱  
【摘要】:目的: 本研究比较在电针、穴位埋线法以及单纯健康饮食、运动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差别,进一步明确针灸减肥的作用机制。 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共收集病例90例,依循随机原则将90例患者分为电针组、穴位埋线组及健康饮食运动组,每组各30例。电针组选穴主穴为外陵(双)、天枢(双)、滑肉门(双)、水分、阴交。随证配穴:胃肠腑热者加曲池、合谷、上巨虚、内庭;痰湿内蕴者加足三里、丰隆、中脘、阴陵泉;脾胃气虚者加脾俞、胃俞、足三里;真元不足者加气海、关元、肾俞、三焦俞。针刺后加电针治疗,隔日治疗1次,女性月经期间停针,10次为一疗程,间歇一天后继续下一疗程,总共治疗次数满三个疗程。穴位埋线组主穴及随证配穴均同电针组,在主穴进行埋线,每2周埋线一次,共埋线4次。健康饮食运动组按照严格制定的健康饮食及运动方案进行治疗并记录指标。2个月后,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比较三组患者的体重、腰围、臀围、WHR、BMI值以及临床疗效差别,并对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不良事件进行记录。 结果: 各组经治疗2个月后,电针组、穴位埋线组、健康饮食运动组治疗前后体重经t检验,均P0.01,三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前后腰围经t检验,均P0.01,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前后臀围经t检验,均P0.01,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前后WHR值经t检验,均P0.01,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前后BMI值经t检验,均P0.0l,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前后F%值经t检验,均P0.01,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比较治疗后各组间肥胖指标差异,采用Newman-Keuls法进行两两比较q检验。1)体重:三组治疗后组间体重值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体重均值各不相同。2)腰围:三组治疗后组间腰围值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腰围均值各不相同。3)臀围:三组治疗后组间臀围值比较,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臀围均值差异不明显。4)WHR:三组治疗后组间WHR值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WHR均值各不相同。5)BMI:三组治疗后组间BMI值比较,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BMI均值各不相同。6)F%:三组治疗后组间F%值比较,P均0.0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F%均值各不相同。 对三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电针组痊愈率为16.67%,显效33.33%,有效8%,无效23.33%,总有效率为76.67%;穴位埋线组痊愈率为26.67%,显效36.67%,有效23.33%,无效13.33%,总有效率为86.67%;健康饮食运动组线组痊愈率为10.00%,显效13.33%,有效46.67%,无效30.00%,总有效率为63.33%。三组间临床疗效经Ridit分析,P0.05,各组总体平均Ridit不等或不全相等。排序由优到差,平均Ridit值较小的组,效果为优,则临床疗效依次为:穴位埋线组,电针组,健康饮食运动组。 进一步对三组样本进行两两比较,Nemenyi法秩和检验。电针组分别与穴位埋线组,健康饮食运动组比较的临床疗效的秩和检验,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穴位埋线组与健康饮食运动组秩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三组治疗后体重、腰围、臀围、WHR.、BMI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经组间两两比较,除外臀围各组间差异不明显外,余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穴位埋线组各指标改善最明显,其次为电针组。三组临床疗效,穴位埋线组最优,总有效率为86.67%,其次为电针组,总有效率为76.67%。健康饮食运动组的总有效率为65.33%。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 治疗2个月后,各组治疗后体重、腰围、臀围、WHR、 BMI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经组间两两比较,除外臀围各组间差异不明显外,余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穴位埋线组各指标改善最明显,其次为电针组。三组临床疗效,穴位埋线组最优,其次为电针组,健康饮食运动组再次。 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均痊愈,无感染等明显后遗症。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电针及穴位埋线均为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比较单纯的健康饮食及运动,电针、穴位埋线对单纯性肥胖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穴位埋线组优于电针,长期疗效仍待进一步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力峰,陈文;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治疗癫痫72例[J];中国针灸;1998年10期
2 龙千里,张文春;穴位埋线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J];新医学;2002年06期
3 徐海云;徐桂林;;埋线疗法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7年02期
4 陆健;葛堂;赵敬阳;;穴位埋线麻醉试验过程和首例成功的汇报[J];天津医药;1976年09期
5 徐三文;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31例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1994年03期
6 周友龙,张丽蓓,申霞;穴位埋线对大鼠胆汁返流性胃炎胃粘膜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06期
7 赵健民,赵占宏,陈红梅;穴位埋线并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286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1年08期
8 叶珩!桂林541001,叶平初!桂林541002;耳、头、体穴联合埋线治疗心律失常[J];针灸临床杂志;2001年02期
9 刘卫平,林展增,吴建琼;穴位埋线治疗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0 刘卫平,邢之华,林展增,吴建琼;穴位埋线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影响[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1 王莉莉,阿地里江;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35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4年11期
12 谌拥军;穴位埋线为主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30例[J];中国针灸;1997年04期
13 哈志国;穴位埋线为主治疗颈椎病60例[J];针灸临床杂志;1997年11期
14 李守昌;穴位埋线辨证治疗坐骨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1998年12期
15 郭海龙;合谷足三里穴位埋线治疗消化不良105例[J];人民军医;2004年01期
16 戴珍,王爱峰,杨占江;脊柱定点侧扳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四川中医;2004年05期
17 王荣莉;;穴位埋线加火针治疗脓毒型痤疮1例报道[J];中国民间疗法;2006年11期
18 高君;;专家详解埋线减肥 最受关注问题逐个答[J];瘦佳人;2009年10期
19 李兴华;穴位埋线加服灭滴灵治疗胃溃疡74例[J];北京中医;1992年04期
20 高林甦;穴位埋线治疗坐骨神经痛38例[J];中国针灸;1995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虹;;微创穴位埋线的应用体会[A];中医美容——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婷;高木丰;李胜天;;穴位埋线对大鼠皮肤功能的影响[A];中医美容——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耀龙;陈淑慧;陈荣钟;;穴位埋线早期干预对糖尿病大鼠一般状况和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邓沅江;梁伟雄;程淑意;;穴位埋线对压力超负荷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5 郑婵美;李俊苗;何文超;;穴位埋线预防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新进展培训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雷景和;;无创穴位埋线减肥疗法的临床应用[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李丽红;曾扬;;针刺、穴位埋线对去势大鼠偏头痛发作干预的初步探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朱利利;杨丽明;刘秋萍;赵亚星;张晓波;秦有;;足三里穴位埋线促进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新进展培训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张中成;骆悠;;电针结合穴位埋线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杨伟;张磊昌;王亮锋;;穴位埋线实施超前镇痛干预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人嫚;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王志文;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郑开文;穴位埋线结合耳穴贴压对单纯性肥胖患疗效及血脂、血糖的临床观察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林宴菱;三种治疗单纯性肥胖方法的临床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刘科佑;穴位埋线与针刺结合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刘敏;穴位埋线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Th1/Th2,Treg/Th17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张夏毅;埋线腧穴“肠病方”治疗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陈贵珍;穴位埋线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及其生殖内分泌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许瑞香;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陈国蓉;穴位埋线对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元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接;穴位埋线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崔毅;穴位埋线对大鼠运动耐力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3 徐东华;穴位埋线预防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蒋凯正;穴位埋线对海洛因依赖雄性大鼠生殖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5 张丽粉;穴位埋线对不同性别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谢枫枫;穴位埋线防治乳腺癌FEC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谢丰如;穴位埋线治疗痰湿质肥胖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王鑫欣;穴位埋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患者的临床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9 陈慧珍;穴位埋线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慢性湿疹(脾虚湿蕴型)的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钱光泽;足三里穴位埋线对促进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针灸科 雷毅军 吴杞;穴位埋线可减肥[N];家庭医生报;2004年
2 ;穴位埋线治癫痫[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杨安生;穴位埋线 防治咳喘[N];大众卫生报;2003年
4 孙文善;创新是微创埋线疗法发展的灵魂[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5 吴媚;四种减肥方法[N];云南政协报;2002年
6 周双琳;减肥方法多多 供你合理选择[N];健康报;2004年
7 记者 马钦麟 实习生 巴鹤霖;十五项技术降低农民看病费用[N];宁夏日报;2009年
8 肖国仕;视神经萎缩中医疗法多[N];大众卫生报;2003年
9 肖国仕;补肾为先治视网膜色素变性[N];大众卫生报;2003年
10 刘俊峰;埋线可减轻腰突症术后残余症状[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