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针灸治疗痹证的古代文献研究

王长峰  
【摘要】:目的: 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中关于针灸治疗痹证有丰富的文献记载,文献涉及针灸治疗痹证的理论和临床的各个方面,为我们研究针灸治疗痹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研究应用分析和统计的方法对针灸治疗痹证的文献进行研究,总结针灸治疗痹证的应用特点和经穴的应用规律。具体包括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针灸治疗痹证的理论研究,总结针灸治疗痹证的应用原则、方法和特点;对痹证古代文献的针灸治疗部分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总结针灸治疗痹证的经络选择倾向和经穴应用规律。 方法: 1.理论研究:过阅读古代的文献,找出针灸治疗痹证的相关内容,从针灸疗法应用的角度进行整理分析,总结文献中的针灸疗法的应用原则、方法和特点。 2.经穴统计: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升级版的针灸专著部分并配合手工查阅的方式收集与针灸治疗痹证有关的文献进行梳理。 ①计算机检索的方式是以《中华医典》升级版的针灸专著部分为主。检索词为:“痹”、“历节”、“痛风”、“鹤膝”、“风湿”等。②在计算机检索《中华医典》升级版的基础上手工查阅先秦到清代有关针灸指教痹证的文献,以针灸专著和综合性医著为主。共得到相关古代医学著作22部。对22部古医籍的针灸治疗痹证的条文进行统计分析,挖掘经穴在针灸治疗痹证中的应用规律。 结果: 1.本文对痹证的的渊源沿革、命名分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进行整理研究。 2.分析总结《黄帝内经》针灸治疗痹证的针刺原则、针刺方法、针具选择、取穴方法,及《内经》针灸治痹证的特点。 3.分析总结《针灸甲乙经》针灸治疗痹证的的论述和特点。 4.在对22部古医籍的针灸治疗痹证的条文进行统计分析过程中,通过对其穴位应用规律的研究,总结不同类型痹证的经络使用次序和高频次穴位。并对针灸治疗痹证的经络选择倾向和经穴规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好的指导针灸治疗痹证的临床应用。 结论: 1.《黄帝内经》针灸治疗痹证的特点:《内经》虽然较少的提出具体的治疗穴位,但其对针灸痹证的原则明确、针法丰富、补泻分明。 2.《针灸甲乙经》针灸治疗痹证的特点:明确穴位的具体主治;治疗取穴不列具体穴名;治疗仍以痛为俞。 3.针灸治疗痹证的经络选择倾向和经穴应用规律。 4.不同类型痹证的痹证的经络选择次序和使用的高频次穴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刘保延;;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筹划针灸大科学研究计划[J];中国针灸;2017年01期
2 纪珺;;针灸治疗耳鸣临床选穴述评[J];中医外治杂志;2020年04期
3 董建林;;针灸治疗术后腹胀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20年11期
4 宋春丽;;浅谈针灸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43期
5 胡天才;;针灸可以“止”痛吗[J];家庭生活指南;2019年12期
6 孟财周;赵耀东;;近5年顽固性面瘫的针灸临床进展[J];人人健康;2020年06期
7 高振宁;;便秘汤联合针灸治疗便秘78例疗效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9年12期
8 邰浩清;形态学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之初探[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9 顾训杰;针灸器材的研制与应用[J];上海针灸杂志;1998年06期
10 ;针灸及其再认识[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8年01期
11 郑修凤;针灸治疗阳萎42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5年03期
12 王志煜;;针灸仪器的研制概况[J];上海针灸杂志;1982年02期
13 王英浩;王玲玲;刘亮先;左政;朱勉生;王祖红;;时空针灸灵龟八法浅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年05期
14 宋凯;张虹;熊凡捷;黄爱玲;;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现状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03期
15 许巍;欧阳莎;熊俊;;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针灸治疗帕金森病选穴规律研究[J];中医药通报;2016年06期
16 赵叶;杨金华;孙娜;;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年24期
17 毛越;江花;;近20年子宫脱垂针灸治疗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7年04期
18 贾润慧;周晟;;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针灸脑效应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4年03期
19 蔡丽萍;;针灸对抗衰老的作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璐;李江慧;石宏;景向红;;关于国外对针灸临床疗效大规模系统评价报告的分析和对策[A];中国针炙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熊应德;;从针灸验案谈针灸机理[A];中国特种针法应用与针灸临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刘岳;王岩;刘洋;;浅析温病初期的针灸治疗[A];“针灸诊疗规范化研究的思路”学术论文集[C];2008年
4 陈芒华;范郁山;;针灸治疗亚健康状态临床用穴概况[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王洪彬;李晓泓;莫捷;孙志芳;王婧;何龙;;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选穴规律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师晓敏;吉云鹏;;针灸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9例临床分析[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7 孙学兰;;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概况[A];2011浙江省针灸学会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王洪彬;李晓泓;莫捷;孙志芳;王婧;何龙;;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选穴规律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聂道芳;蒋戈利;刘文红;;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近况[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服务模式经验研讨暨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吴兴远;;中药与针灸配合治疗10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A];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1 吕海波;钟煜潮;王婷婷;邬继红;;现代针灸治疗痛经取穴规律和刺灸法特点的探析[A];中国针灸学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2 关勇建;杨娜;;探讨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A];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13 李峰;李季;涂美;谢佳杰;;针灸与康复治疗脑梗死后偏瘫对比分析[A];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14 吕莉;;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探索[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C];2015年
15 陈晓林;;《针灸精粹》提要[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6 王琴;;针灸治疗中枢性面瘫研究进展[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7 夏有兵;;承淡安针灸临床特点概述[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8 何文菊;李岩琪;赵雪;陈泽林;李桂兰;王红;郭义;;国内有关针灸不良事件文献的总结分析[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19 洪梅婷;窦思东;;浅谈针灸结合中医健身在治未病中的运用及影响[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0 陈文俊;孙伟;;针灸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综述[A];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人类精子库管理学组第三届年会全国男性生殖医学和精子库管理新进展第四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长峰;针灸治疗痹证的古代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郭太品;基于临床应用的循证针灸诊疗系统和智能设备研发[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伍敏新;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文献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4 林香均;“针灸即安慰剂”之缘由与剖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金达洙;针灸在美国的历史现状研究及其前景展望[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李旻颖;基于“从阳论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肌强直的临床研究与机制探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20年
7 梁家仁(LIANG,CHIA-JEN);马来西亚不同种族差异的针灸应用情况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曹敏;基于临床及实验研究观察针灸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桑海滨;基于古今针灸文献治疗眼病的理论及组方规律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武晓冬;古代针灸治疗歌赋腧穴主治探讨[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11 吴倩;针灸改善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真实世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12 尹红博;基于文献视角的对针灸预防保健体系构建的探析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13 刘雅莉;针灸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质量及报告规范认知程度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4 陈晓容;台湾现代针灸发展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5 陈国珍;中药加针灸对更年期抑郁症影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16 胡凌娟;针灸临床服务发展现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7 钟志国;针灸加中药熏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18 孙奎;魏福良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魏氏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19 Jason Michael Bussell;针灸对工作记忆和焦虑的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20 刘珊;“杨继洲针灸”品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韩思;针灸治疗不寐的腧穴规律文献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20年
2 金韩泉;针灸保健的古今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孙舒雅;基于“肾主骨”理论探讨穴位针灸对肾阴亏虚型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吴江南;《针灸逢源》的学术特点与考订经穴的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谢瑞仁;针灸治疗消渴病的选穴规律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谢桂琴;不同频次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D];安徽中医药大学;2020年
7 王国栋;承淡安针灸器具革新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20年
8 王志翔;唐代针灸对外交流研究[D];河南中医药大学;2017年
9 宋卓原;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安炯律;韩国针灸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11 夏炎炎;针灸治疗肥胖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12 张元庆;蒲湘澄针灸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整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13 苏敏;美国针灸立法法案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14 陆聪;美国针灸教育现状及特点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15 郑池慧;朝鲜半岛针灸历史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16 郑亮;针灸国际标准化现状与对策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17 卓春萍;明代针灸医案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18 廖维心;针灸治疗黄褐斑的取穴规律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19 刘坤;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古今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20 李济宇;针灸治疗呃逆的古今国内文献对比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廖梅 代俊;传承中医精华 让针灸走向世界[N];四川科技报;2020年
2 本报记者 燕声;养生机构不能使用针灸和开药[N];保健时报;2018年
3 记者 王皓然 陆敏;针灸不能一味地标准化[N];经济参考报;2015年
4 本报记者 杨六香;针灸为近视治疗带来希望[N];中国医药报;2011年
5 杨淑敏杨茉;针灸治疗成“减压”新宠[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6 常怡勇;针灸可提高受孕成功率[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燕声;针灸能缓解耳鸣[N];保健时报;2020年
8 记者 黄蓓;推动针灸创新成果惠及更广人群[N];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
9 北京商报记者 夏姗姗;一扎就灵?针灸被神化了[N];北京商报;2015年
10 本报记者 崔芳 通讯员 李学燕;7次掌声和70年针灸情怀[N];健康报;2011年
11 记者 冯磊;针灸发展须发挥综合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12 健康时报记者 井超;针灸放血能降压[N];健康时报;2010年
13 本报记者 周颖;针灸在农村更有用武之地[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14 白晓芸;独辟蹊径 推进针灸国际化[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15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印度:针灸已合法化,传统医学互鉴还有哪些路可走[N];中国青年报;2021年
16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钱鸣;坚持以针灸为突破口,推动中医“走出去”[N];新华日报;2021年
17 记者 戚尔达;“云上会议”研讨针灸助力抗击疫情[N];联合时报;2020年
18 撰文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严慧芳 黄叙浩 彭奕菲 策划 郎国华 刘江涛 陈韩晖 执行 王会赟 胡良光 欧旭江 王瑾 郭小戈;针灸在美国为啥这么“吃香”?[N];南方日报;2019年
19 本报记者 李亦奕;针灸式设计焕活百年梨园[N];中国文化报;2019年
20 记者 黄蓓 通讯员 陈红梅;2017首届世界针灸康养大会举行[N];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