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骨关节炎(OA)是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一种常见病,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可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引起功能障碍,X线片经常提示骨性关节炎的发生,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逐渐增加的治疗费也成为患者沉重的医疗负担。骨关节炎(0A)多发生在负重关节,其中膝关节最常见,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膝关节骨关节炎(KOA)。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研究发现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迄今尚无有效措施能够逆转骨质增生或抑制病变进展。目前其治疗可分为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前二者可归为保守治疗。由于该病易反复发作,病程长,药物治疗见效快,但存在停药后病情反复,药物存在副作用等缺点。外科治疗属于创伤性治疗,且由于其费用高,为大多数老年患者所畏惧。基于此,安全而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成为临床中患者首选。针灸作为中医的一种特色疗法,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其操作简便、治疗痛症效果理想、无毒副作用,是目前保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本研究立足于研究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通过临床观察病例,进行循证医学评价,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KOA)进行科学、客观的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统计比较,为临床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0例,均来自台湾名师中医诊所2014年10月至2016年2月的就诊患者。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配,治疗组:对照组=1:1分别纳入观察。其中对照组为单纯电针组,治疗组为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主穴:患侧内膝眼,犊鼻(外膝眼),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操作方法:各穴位常规消毒后,犊鼻、内膝眼穴针尖朝向膝关节方向,余穴直刺,深度1.5寸左右,针刺达到规定深度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以局部有酸、麻、胀感为度),然后接电针机,疏密波。其中内膝眼和外膝眼,血海和梁丘,阴陵泉和阳陵泉各为一对加电。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留针期间取2.5cm左右艾柱,分别套在针柄上,艾柱底部距皮肤2—3cm,在穴位皮肤上隔块厚纸板,防火灼伤皮肤。为防止加了艾柱的毫针倒下烫伤皮肤,可拿医用胶布交叉固定毫针于皮肤上。艾柱燃尽后关闭电针机,清理燃烧完毕的艾柱,拔针。一般留针加电30分钟,每周3次,隔日一次。以2周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观察2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记录各临床评价量表。①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分。②采用膝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标准进行评价。③采用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评分标准(Lequensne MG)评价患者的严重程度。④采用膝关节骨关节炎自评量表(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进行评分。检测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所有的统计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痊愈3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病例数27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病例数21例,总有效率70%。经卡方检验,两组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结束后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严重程度评分(Lequesne MG)、WOM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温针灸配合电针组和单纯电针组对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均有疗效,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组间比较的数据看,温针灸配合电针组的疗效优于单纯电针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上,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更具有优势,其近期疗效理想。3.治疗结束后3个月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严重程度评分(Lequesne MG)、WOM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温针灸配合电针组和单纯电针组对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稳定的长期疗效,其中治疗组的疗效更优。结论: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其临床有效率达90%,且远期疗效理想。本研究结果表明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能有效缓解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可供选择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
|
|
|
1 |
张涛,司书理,闫守月;应用谷康泰灵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量化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年03期 |
2 |
刘宗平;按摩加药物外敷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148例[J];临床中老年保健;2002年04期 |
3 |
李盈;刘建志;;增生散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J];中国民间疗法;2007年02期 |
4 |
王洪滨;;三步法联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156例报告[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
5 |
樊宏志;;浅谈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治疗方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03期 |
6 |
彭华斌;周贤刚;;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03期 |
7 |
刘宇;李佳宁;;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10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1年06期 |
8 |
周益友;赵勇;汪玉江;张秀红;王丽芳;刘俊昌;王新军;;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评定标准综述[J];新疆中医药;2011年04期 |
9 |
唐华羽;李晓涛;解云川;李长德;;膝关节骨关节炎177例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10期 |
10 |
康广明,孟庆波,王金宝,刘俊山,马维国,杜向阳;膝关节骨关节炎与盘坐的配对研究[J];临床骨科杂志;1998年01期 |
11 |
张德洪;;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外医疗;2014年11期 |
12 |
闫成辉;;怎样预防膝关节骨关节炎[J];求医问药;2007年01期 |
13 |
王韶进,李庆波;膝关节骨关节炎[J];山东医药;2000年15期 |
14 |
郭振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附115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年02期 |
15 |
叶益进,赵建宁;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1年01期 |
16 |
谭炎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01期 |
17 |
温晓阳,廖世文,廖劲松,袁永忠;谷康泰灵治疗老年人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31例报告[J];现代康复;2001年05期 |
18 |
马诚,王婉,谢志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综合康复治疗[J];现代康复;2001年08期 |
19 |
杨虎林;中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现代康复;2001年14期 |
20 |
肖良宝;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分析——附48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