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神经根沉降征与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刘伟杰  
【摘要】:目的:研究有症状性腰椎椎管狭窄患者MRI横截面神经根沉降征与椎管狭窄形态学四分型的相关性;并探讨神经根沉降征对腰椎椎管狭窄症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4年2月因L4/5椎管狭窄症入住广东省中医院总院脊柱科并接受L4/5后路腰椎融合术治疗及门诊接诊非手术治疗L4/5椎管狭窄患者共80例,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有电子病历及影像系统(华海影像学系统)MRI检查资料。手术组40例,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64.68±8.547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手术患者住院期间行后路椎间盘摘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记录住院时间(d)、手术出血量(ml)和手术时间(min)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非手术组4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3.25±8.252,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非手术患者门诊或住院行系统保守治疗至少半年以上。观察和随访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痛和下肢疼痛VAS评分以及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记录相关数据并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的比较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神经根沉降征阳性征在椎管狭窄B、C、D型形态分型中的发生率分别为53.8%(7/13)、62.1%(18/29)、65.2%(15/23),但A型(包括四个亚型)中未见阳性征。阳性征在手术组发生率为65%(26/40)、保守组为35%(14/40)。95%的手术患者出现C或D型(38/40),而保守治疗患者仅有35%(14/40)。同时,神经根沉降征阳性征在症状性腰椎椎管狭窄患者中会接受手术的较高(OR 35.3 vs 3.45),在这部分病人中更加容易出现形态学C或D型即两种形态学分型法存在着差异性(P0.05)的和相关性(r=0.334),形态学四分型中的C或D型更倾向于神经根沉降征阳性征。治疗改善方面,手术组改善情况优于非手术组,改善情况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手术组中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组改善情况优于阴性组(P0.05),同时阳性组在下肢疼痛和ODI改善率较阴性组更为明显,住院和随访中未见明显手术并发症;非手术治疗组的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根沉降征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用于诊断症状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工具及助手,与传统的硬膜囊狭窄形态学分型相比:神经根沉降征阳性征更趋向于形态学C或D型;因形态学C型与D型的接受手术的概率较高,在预测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方面形态学分型显得更加可靠。针对有症状性腰椎椎管狭窄患者,手术治疗较非手术治疗有较好的改善率,同时阳性征患者有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在这里我们的主要指标只局限于ODI评分。对于治疗决策不明确的患者,通过衡量传统的狭窄程度指标和神经根沉降征,在未来或许能够权衡治疗策略利弊从而帮助我们做出更加合适的决策,但在被广泛认可之前仍有大量的研究需要进一步验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许鹏;;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微创治疗[J];人人健康;2018年15期
2 石树培;姚东文;王荣茂;林翔;韩大为;;中药配合手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20例[J];福建中医药;2013年06期
3 王成琪;徐保德;周建国;;腰椎椎管狭窄症24例分析[J];人民军医;1983年12期
4 孙鹏;;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J];医学信息;2019年17期
5 陈建芬;王桔;肖明辉;;中医保守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之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48期
6 王强;姜乃顺;李军;刘立博;;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年09期
7 章征源;;腰椎椎管狭窄症如何治疗[J];老友;2017年03期
8 马锐;陈建常;;腰椎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与治疗现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01期
9 王富国;孔祥昆;;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3年03期
10 海涌;;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选择[J];脊柱外科杂志;2011年04期
11 潘泽民;;综合治疗63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19期
12 石国华,陈晓敏,李辉,李鼎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30例[J];颈腰痛杂志;2000年04期
13 李应国,叶显乐,严康宁,柯顺忠,徐伟华;腰椎椎管狭窄症治疗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2000年02期
14 曹军;手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1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年04期
15 曹军,阚文阁;对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几点认识[J];化工劳动保护;1999年02期
16 曹军;阚文阁;;对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几点认识[J];化工劳动保护(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分册);1999年02期
17 刘玉坤,姜鸿志;55例下腰椎椎管狭窄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分析[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18 杨毓华;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国内外诊治进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萌;王丽颖;;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A];第二十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7年
2 徐迪;;腰椎椎管狭窄症63例手术治疗分析[A];职工医院医学理论与实践[C];1998年
3 郑吉元;朱艳萍;;神经康复疗法对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4 高会彦;侯全云;;推拿针灸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下肢出现疼痛、麻木、乏力症状50例临床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研究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第六次民间传统诊疗技术研究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7年
5 陈斌;宋洪发;陈兆茹;马兰存;王雷空;;中医微创松解术配合以宗四维牵引调曲法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20例[A];全国第九次针刀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赵大鹏;;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风寒痹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A];第十一次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7 杨军;马方华;郭子仪;徐台锋;郑永育;洪正华;;重力与神经根沉降征的相关关系研究[A];2015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基础与骨病学组专题[C];2015年
8 李义凯;;压迫对神经根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9 张忠杰;王雯;沃春新;陆巍;姚旌;王林;;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在复杂腰神经根性疼痛中定位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Zhu Yu;;神经根病的电诊断[A];2008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术年会暨中枢神经功能损伤康复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伟;颈7神经根束支结构与功能定位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魏海峰;不同术式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对幼年大鼠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术后脑功能重塑影响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杰;神经根沉降征与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张刚;神经根沉降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3 张鹏;探讨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形成因素及其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关系[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4 崔婷婷;腰骶部脊神经根扩散张量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5 王青松;探讨神经根沉降症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治疗中的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祝倾;桡侧腕屈肌H反射对颈6或颈7神经根病相关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沈笛;正常骶1神经根作为新动力源神经的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8 周孝文;神经根沉降征在腰椎管狭窄症诊疗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卫小梅;磁刺激H反射结合F波测定在骶1神经根病中的诊断价值[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冯云亮;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石市中医院骨1科住院医师 刘鋆;腰椎盘突出症与腰椎椎管狭窄症,你能区分吗?[N];黄石日报;2005年
2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博士 常崇旺 整理 朱立明;“处理”神经根 治痉挛瘫[N];健康报;2011年
3 张献怀;某些腰腿痛与神经根炎症有关[N];健康报;2007年
4 张献怀;椎间盘性腰腿痛与神经根炎症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