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功能性便秘西医分型中医辨证论治文献研究初探
【摘要】:目的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它是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排便次数减少、排便费力、便质干结、排便量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现代中医学者认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或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功能性便秘,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副作用,降低复发率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学者们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总结前人经验,不断提高中药方剂及针灸推拿等疗效,但是功能性便秘病因病机复杂多样,中医辨证分型上未能统一标准,众多医家有自己独到见解,因此中医在在治疗功能性便秘这方面,疗效固然可嘉,但让初学者难以让人掌握其辨证及用药规律。故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达到如下目的:1).提高对功能性便秘临床诊断及用药的认识;2).使西医分型下的功能性便秘中医证型有一个较合理的统一标准;3).理清功能性便秘中医辨证及用药规律;4).通过从电子数据库上收集的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及数理统计,为功能性便秘中医治疗提供一个较为适宜临床且新颖的治疗方案,可以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个思路和临床借鉴。方法以功能性便秘为主关键词,再以中医为下一级关键词在中文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搜索,对其按照标准进行筛选,最终得到关于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相关文献,对文献归纳整理分类,分别可得出出口梗阻型、慢输出型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整理记录。通过对所收集的文献,采用双人录入方法录入数据并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及统计分析软件,对其中中医理论、证型及方药使用进行分析处理,得出频率最高、价值最大的证型及对应临床症状、中药方剂,最终建立一个关于功能性便秘西医分型的中医治疗方案。成果通过上述操作,最终得出出口梗阻型功能性便秘以及慢输出型功能性便秘常见证型及所对应常见症状与治则方药。出口梗阻型功能性便秘常见证型所对应常见症状及其治则方药:①肠胃积热型常见症状:大便燥结、口干口臭、心烦、多汗、喜冷饮、面红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厚腻、脉弦数或滑数。治则:泻热导滞,通便润肠。方药:麻子仁丸加减。②肺脾气虚型常见症状:气短、神疲、排便不尽感、排便费力、乏力、大便干结、体倦、汗出、肛门坠胀、头晕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治则:益气升提,通便润肠。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③脾肾阳虚型常见症状:排便困难、面色淡白、腰膝酸冷、喜热怕冷、腹中冷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脉脉沉迟/弦。治则: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方药:济川煎加减。④湿热壅滞型常见症状:肛门灼热、便后肛门疼痛、大便秘结、小便短黄、小便清长、身热口渴、腹部痞闷、心烦、便条变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则:益气健脾,清热利湿。方药:桃仁承气汤合三仁汤加减。⑤血虚型常见症状:大便干结、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健忘、脉细、舌红或舌淡、便后乏力、口干心烦、潮热盗汗、腰膝酸软。治则:补血养阴,润肠通便。方剂:润肠丸加减。⑥气滞血瘀型常见症状:大便干结、排便费力、便条变细、肛门坠痛、舌紫、脉涩。治则:活血化瘀,理气通便。方剂:桃花四物汤加减。慢输出型功能性便秘常见证型所对应常见症状及其治则方药:①肺脾气虚型常见症状:排便间隔时间长、大便干结、排便费力、乏力、气短、纳呆、腹胀、懒言肢倦、排便不畅、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治则:益气升提,通便润肠。方药:黄芪汤加润肠通便药。②脾肾阳虚型常见症状:面色萎黄无华、大便干结、小便清长、畏寒肢冷、少腹冷痛、眩晕、舌淡、苔白润、脉沉迟。治则:健脾温肾。方药:济川煎加健脾之品。③脾肾阴虚型。常见症状:大便干结、排便间隔时间长、口干、舌红、脉细、排便费力、心烦少眠、气短乏力、手足心热、潮热盗汗。治则:健脾滋阴补肾。方药:增液汤加理气补肾药物。④气虚血瘀型常见症状:质干燥硬结、汗出气短、面色晦暗、腹部胀痛、唇甲青紫、舌淡苔白、脉细、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便意/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少、头晕心悸、纳减、舌质紫暗、脉结代。治则:活血化瘀。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健脾之品。⑤气阴两虚型常见症状:大便干结、排便间隔时间长、口干、舌红、脉细无力、排便困难、便意未尽、便次减少。治则:益气养阴,健脾通腑。方药:增液汤加四君子汤。结论对于功能性便秘,出口梗阻型FC多虚实夹杂,慢输出型多虚证,但气虚、阳虚、血瘀证贯穿整个功能性便秘发病过程,不论出口梗阻型还是慢输出型功能性便秘,其病位均为脾胃,治疗上应以健运脾胃,酌辅以化瘀之品为主。通过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临床优化中医治疗功能性便秘方案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