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聋的耳鸣特征研究
【摘要】:目的耳鸣是临床常见的病症,然而目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也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流行的耳鸣发病机制假说普遍认为是听觉系统病变所致,而听觉系统病变的结果是听力下降。突发性聋是典型的内耳病变,常伴有耳鸣。本研究通过研究突发性聋的耳鸣特征及突发性聋不同证型的耳鸣特征,为从中医角度认识耳鸣与突发性聋的关系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以2020年8月3日至2021年1月31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住院部诊治的突发性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门诊诊治的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于突发性聋患者,记录一般资料,统计耳鸣的发生率,收集耳鸣的主观感觉(部位、音调、响度)、心理声学测试结果(主声调、频率、响度匹配)、耳鸣严重程度等耳鸣特征,根据治疗后耳鸣与听力恢复是否同步进行分组。若耳鸣与听力同步变化,则视为耳鸣与突聋相关,并将其与对照组进行耳鸣特征比较。此外,比较突发性聋不同证型的耳鸣特征有无差异。以上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1.0软件。结果1.一般资料:共收集突发性聋患者102例。其中,男性45例(44.1%),女性57例(55.9%);年龄14-74岁,平均45.20±15.44岁;左耳聋65例(63.7%),右耳聋37例(36.3%)。耳聋病程1-148天,平均22.09±26.75天。疗程3-26天,平均10.39±3.96天。曾于西医院住院治疗无效的患者29例(28.4%),无西医院住院治疗史的患者73例(71.6%)。中医证型分布:虚证87例(气血亏虚87例),实证15例(包括痰火郁结13例、肝火上炎及气滞血瘀各1例)。另外,听力正常的耳鸣对照组56例。2.突发性聋的耳鸣发生率及相关特征(1)突发性聋伴发耳鸣的几率:102例突聋患者中,有耳鸣者79例,无耳鸣者23例,即突聋伴发耳鸣的几率为77.5%。虚证组87例中,有耳鸣者66例(75.9%);实证组15例中,有耳鸣者13例(86.7%),虚证与实证两组伴发耳鸣的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有耳鸣与无耳鸣组相关特征比较:(1)病程:有耳鸣组25.23±28.97天,无耳鸣组11.30±12.32天,有耳鸣组病程较无耳鸣组长(P0.05)。(2)听力曲线类型:有耳鸣组低频下降型占比(11.4%)较低(P0.05)。(3)其他:有耳鸣与无耳鸣两组在年龄、性别、突聋耳别、西医住院史、证型分布、耳聋程度等方面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有耳鸣与无耳鸣组听力恢复情况比较:伴有耳鸣的79例中,痊愈9例,有效42例,无效28例,痊愈率11.4%(9/79)、总有效率64.6%(51/79),与无耳鸣组的23例突聋患者相比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4)耳鸣与听力恢复的同步性:在伴有耳鸣的79例突发性聋患者中,耳鸣与听力同步变化35例(44.3%),非同步变化44例(55.7%)。即真正与突聋相关的耳鸣发生率为34.3%(35/102)。同步变化组中31例(88.6%)耳鸣与听力受损部位一致,4例(13.6%)耳鸣与听力受损部位不一致。3.与突聋相关的耳鸣和听力正常的耳鸣特征比较与突聋相关的耳鸣35例,听力正常的耳鸣对照组56例。与突聋相关的耳鸣多发生在患侧耳内,耳鸣主观音调及匹配音调均以高频为主,主观响度特征以Ⅱ级为主,平均匹配响度3.38±1.64d BSL,TEQ总分9.74±2.78分。与听力正常组的耳鸣特征相比,与突聋相关的耳鸣主观响度较大(P0.05),而TEQ分值较低(P0.05),但在音调特征及响度匹配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不同证型的突发性聋耳鸣特征比较79例伴有耳鸣的突聋患者中,实证组13例,虚证组66例。实证组耳鸣部位在左耳内6例(46.2%)、右耳内7例(53.8%),耳鸣主观及匹配音调均以高音调为主,主观响度以Ⅱ级和Ⅲ级为主,匹配响度2.78±0.83d BSL,TEQ总分10.38±2.99分。虚证组耳鸣部位在左耳内35例(53.0%)、右耳内22例(33.3%)、头颅内部1例(1.5%)、头颅表面2例(3.0%)、身体以外2例(3.1%)、双耳4例(6.1%)。耳鸣主观及匹配音调以高频为主,主观响度以Ⅱ级为主(65.2%),匹配响度3.08±1.78d BSL,TEQ总分10.14±3.45分。经统计学检验,实证组与虚证组的各项耳鸣特征(部位、音调、响度、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对102例突发性聋前瞻性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突聋伴发耳鸣的几率为77.5%,其中与突聋相关的耳鸣发生率为34.3%。2.本组资料显示,与无耳鸣的突发性聋相比,伴有耳鸣的突聋患者病程较长,低频下降型听力损失较少。但这些特征并不影响中医综合治疗突聋的疗效。3.与听力正常的耳鸣相比,突聋相关性耳鸣的特征是:耳鸣部位多在患耳内,主观响度较大,耳鸣程度相对较轻。但耳鸣音调方面未显示出独特之处,因此根据耳鸣音调来推断病变部位的可靠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4.虚证与实证突聋伴发耳鸣的几率无明显差异,伴发耳鸣的突发性聋虚证与实证之间耳鸣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将患者描述的耳鸣特征以及将耳鸣匹配的音调、响度结果作为中医辨证指标的可靠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