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风病恢复期疗效评价标准的初步探讨
【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吸收现代临床和康复医学的精华,对建立
包括中医症征、日常活动能力、精神和心理状况在内的比较全面
的,有较高效度和信度的,可操作性较强的中风病恢复期疗效评
价标准进行初步探讨。中风病恢复期疗效评价标准的建立,可以
防止片面追求肌力恢复的错误,有助于发挥中医药学身心并重、
整体治疗调护的特色和优势,使中风病患者获得更高质量的康
复。
设计方案:横断面研究与前瞻性队列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地点: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及针灸科门诊、急诊、神经内科及针灸科病区。
研究对象: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及针灸科门诊、急诊、神经内科及针灸科病区的中风病
恢复期患者(包括门诊和住院患者)。纳入标准:意识清晰,病
情较为稳定,能够配合调查者。排除标准:TIA,原发性蛛网膜
下腔出血的患者;无法正确表达个人意愿者;合并严重影响日常
活动能力的疾病者;不配合研究者。
主要结果的测量方法:使用第二代《中风病诊断及疗效评定
标准》、《中医症状量表》、神经功能缺损计分、ADL改进Barthel
Index、精力(VT:Vitality)和精神健康(MH:Mental Health)
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和专业角度的分
析,初步探讨建立中风病恢复期的疗效评价标准。编制了《中医
症征分量表》,并研究了其效度、信度和反应度。量表数据统计
建立中风病恢复期疗效评价标推的初步探讨
方法:描述性分析、Spearmen相关分析、因于分析、主成分分
析、一致性分析。指标筛选统计方法用频数考察法、主成分分析
与因子分析、内部一致性检验 Cronbach’s a系数法、反应度法。
相关系数法。量表评价统计方法:结构效度、标准关联效度、分
半信度、内部一致性、反应度。
结果:建立了适合中风病恢复期的疗效评价标准。新的标准
包括中医症征分量表、ADL BI. VT、MH四个分量表。中医症
征分量表具有比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以神经功能缺损计
分为“准金标准”,标准关联效度为0.899;内部一致性Cr。n加oh’s
Q系数一0.713。反应度、可行性也较好。
结论:应用专业和统计学知识,以量表为载体,通过临床调
查的形式和数据分析方法,初步对中风病恢复期疗效评价标准的
建立进行了探讨,积累了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进一步研
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