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蜂针治疗与实验研究
【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病变为主的慢性、多发
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对人
体的健康危害极大,目前在国内外仍属于“难治之症”。
RA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十分明了,目前认为RA的发
生和持续发展与自身免疫过程有关,是一个与环境、细菌、病
毒、遗传、性激素及神经精神状态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随着
现代免疫学概念的不断更新,RA的治疗亦不断向前发展,但尚无
理想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RA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痹证”、“尫痹”、“历节”范畴。中
医学认为RA的发生是由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卫外不固,风
寒湿邪乘虚而入,导致经络气血痹阻。中医针灸通过辨证论治,
以祛风散寒、利湿清热、活血化瘀通络、补益肝肾等治疗方法,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蜂针疗法是一种
特种针法,对RA的治疗有着疗效肯定、简便易行的特点。本研
究在导师的直接指导下,对蜂针治疗RA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
的研究,通过临床治疗,较客观地评价其疗效;通过动物实验,
从形态学及细胞因子的角度来探讨蜂针治疗RA的可能机理。
1.临床观察:
本研究较为客观地评价了蜂针对RA的疗效。用活蜂螫刺法治
疗RA患者,取穴以阿是穴为主,配合循经取穴及辨证取穴,并
以中药辩证治疗作为对照组。治疗三个疗程。本研究系统地观察
了治疗前后RA患者关节疼痛、压痛、肿胀、障碍指数、晨僵、
握力、20米步行时间、BSR、CRP、RF、IgA、IgG、IgM等指标的
变化。结果表明:蜂针能明显降低RA患者的关节疼痛、压痛、
肿胀、障碍指数、晨僵、20米步行时间、ESR、CRP、RF、IgA、IgG、
IgM的数值,增加握力,临床总有效率为86.21%,自我评价的总
有效率为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前
后RA患者的整体功能分级有明显改善(P<0.01、P<0.05)。提示
蜂针对RA有较好的消炎镇痛及免疫调节的作用。从病程、病情
与疗效相关来看,病程越短,病情越轻,疗效越好。各证型的疗
效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蜂针治疗过程中,出现较多的治
疗反应是局部痊痒、潮红、微肿等,而全身症状如头晕头痛、尊
麻疹则较少见。
2.实验研究
2.1蜂针对 RA实验大鼠关节病变的形态学研究 本研究采用公
认的的弗氏完全佐剂造模,观察了蜂针对实验大鼠病变关节的外
观变化和对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以氢化可的松作为阳性对照
组。结果表明:蜂针治疗能显著抑制AA 大鼠的原发(右足)和
继发(左足)病变的足肿胀度(P<0.01),治疗后的足砧周径与
正常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卜0.05),并优于激素治疗。蜂针
组和激素组的滑膜细胞的炎症、水肿和纤维组织的增生不明显,
各细胞器功能接近正常。提示蜂针有阻断实验动物病变发展的治
疗和预防作用;揭示了蜂针治疗RA,蜂针对滑膜细胞在参与其病
理进程中的形态学影响。
2.2 蜂针对RA实验大鼠细胞困子影响的研究 观察了蜂针对实
验大鼠的血清及滑膜浸液IL习、IL6 的变化,以氢化可的松
作为阳性对照组。结果表明:蜂针治疗组的大鼠血清及滑膜浸液
的1卜10、1卜6的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
表明蜂针具有抑制AA大鼠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的作用,以阻止AA
大鼠免疫性炎症的发展。提示了蜂针对AA 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可能是蜂针治疗RA的免疫机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