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通痹灵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分子免疫学机理探讨

沈晓燕  
【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导致进行的关节破坏,畸形,残疾和早逝。许多不同的途径在RA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作用,当前RA治疗的低疗效特性正是这一状况的必然反映。对于RA的治疗,药物应当能很快地控制炎症,阻止关节破坏的进展,并可以安全地长时间使用。当前治疗RA的药物通常只能控制症状,如疼痛,肿胀,但对长远来看很难阻止关节破坏的进展,而且还有很多副作用。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和开发新的药物因而成为药理工作者的一个持久的挑战。 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是一个正迅速发展的领域,通痹灵以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为基础研制而成的,由15种中药组成,具有清热除湿、滋阴通阳、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以往的研究表明,通痹灵对RA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少,抗炎镇痛作用好,能降低模型动物抗胶原抗体效价,抑制关节骨质破坏,明显抑制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降低AA大鼠滑膜细胞培养上清中IL-1、TNF-α的活性和PGE_2含量,下调滑膜中IL—1β,TNF-α mRNA表达。然而尚未对通痹灵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本实验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被广泛认可的小鼠CIA作为实验动物模型,进一步评价通痹灵的治疗作用,特别是抑制关节破坏的作用。 DBA/1小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虽然不完全等同于人类RA,但同样以显著的滑膜炎及软骨和骨破坏为主要特征,已被证明是人类RA的极有价值的动物模型,它同人类RA在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自从它被首次描述以来,CIA作为一种强有力的研究工具广泛地用于研究关节炎免疫应答,分析基因易感因子,揭示炎症反应途径,以及开拓可能抗风湿药的治疗作用等方面。 氨甲蝶呤(MTX)一种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具有突出的免疫抑制作用,常用于治疗人类RA。本研究以此典型的慢作用抗RA西药作为阳性对照药,对通痹灵的短期(治疗2周)与长期(治疗8周)疗效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通痹灵短期治疗虽对控制关节炎症状无明显疗效,但已对CIA的免疫紊乱产生调节作用,如降低血清IgG型抗一CⅡ抗体滴度,以及IL-1β和TNF—α含量;病理学检查也发现滑膜炎症有所改善。通痹灵在高剂量时治疗8周对CIA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包括抗慢性关节炎症,抗软骨和骨破坏等作用,症状计分和放射线计分得以明显降低,这些表明通痹灵不仅能改善CIA的症状,而且还能改变CIA的病情。然而,通痹灵在低剂量时虽然能改善症状,但对关节骨质破坏无明显作用。MTX的短期疗效并不满意,但却能显著降低血清IgG2a型抗—CⅡ抗体滴度;长期治疗8周能明显改善症状和关节骨质破坏,降低血清IgG2a型抗—CⅡ抗体滴度。这一结果表 明MTX的对病情改善作用部分可能是通过抑制体液免疫应答实现的。 RA病理机制的关键在于关节的炎症,滑膜细胞增生,以及滑膜成纤维细胞在 持续释放的基质降解酶的介导下,粘附及侵入邻近的软骨及骨组织。控制RA和 CM关节骨质破坏的分子学基础尚未完全阐明。大量的资料表明关节的降解主要由 于侵袭性的滑膜衬里细胞,软骨细胞,渗透的炎症细胞等高表达MMPS所引起。 MMPS家族,特别是MMP2,刁和q在降解关节细胞外基质和软骨下骨的破坏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这些蛋EI酶和他们的抑制因子己作为RA潜在的治疗靶点 而成为风湿病研究的主要焦点。 MMPS是锌依赖肽链内切酶家族,有24个成员,主要分四类,包括胶原酶, 明胶酶,基质溶素和膜型 MMPS。作为 MMPS中的一员,MMP上(基质溶素一 1) 对细胞外基质分子具有广泛的降解作用,因而被认为在关节炎中起着特别重要的 作用。几项研究表明 MMP刁直接导致了 RA的关节软骨基质降解。A4Nl,呕门2 kDa, 明胶酶 A)和 rvv习仪 rca,明胶酶 s)在 "uns家族中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们 能裂解所有类型的变性胶原,天然的IV和V型胶原,弹性蛋白和其它基质蛋白。 在RA患者中MMPS表达升高已屡见报道,同健康人或是关节退行性变的病人相 比,RA患者的滑膜组织,滑膜液,以及血中,几种MMPS的水平明显升高。在 M及关节炎动物模型的软骨侵蚀处也观察到MMPS的高表达。已有研究发现CIA 小鼠关节软骨和滑膜中MMPs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是CIA关节破坏的主要因素。 为进一步探讨通痹灵抗关节破坏的分子作用机理,本研究首次开发了高敏竟 争定量RT—PCR检测系统。竞争PCR通过采用一个外源性竟争模板可以对靶基因 进行精确的定量。一个同源的竞。争子片段常被设计成同靶基因具有部分相同的序 列,可以被相同的引物对所识别。这一外源性的DNA或是RNA竞争子作为PCR 反应的内标。在竞争PCR中,内标和靶序列竟争同一引物序列,所以扩增是以竟 争的形式进行。把一定量(未知)的靶CDNA和系列稀释的竟争子DNA共同扩增, 其产物通过凝胶电泳进行分离与定量。如果靶基因与竟争子的扩增效率相同,那 么靶基因与竞争子PCR产物量的比值应该与他们在未进行PCR时的cDNAs的比 值相同。因为加入到每一扩增管中的竞争子的浓度在反应起始时可以精确定量, 所以不同样本中的靶cDNA的起始浓度也可以容易地计算出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关彤,林昌松,陈光星,沈晓燕,陈宗良,刘清平,余丽;通痹灵治疗不同证型类风湿关节炎212例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年04期
2 苏东平,孟庆莉,赵生文;通痹灵V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7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年11期
3 陈纪藩,叶柳忠,陈光星,李晓娟,刘清平,黄清春;通痹灵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软骨破坏的对抗作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赵生文,苏冬平,孟庆丽;通痹灵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0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年06期
5 沈晓燕,小林裕太,赵会芳,李颂华,刘良,奥西秀树,陈纪藩;通痹灵对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骨质破坏的作用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陈纪藩,黄清春,陈光星,叶柳忠,刘清平,李晓娟;通痹灵对CIA大鼠滑膜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赵生文,宋艳霞,武玉书;通痹灵擦剂治疗骨痹200例[J];中医外治杂志;1999年02期
8 陈纪藩,林昌松,周伟生,刘晓玲,关彤,陈光星,沈晓燕;通痹灵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评价[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陈纪藩,刘清平,陈光星,叶柳忠,李晓娟,黄清春;通痹灵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陈纪藩,赵会芳,廖世煌,黄仰模,关彤;中药通痹灵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自由基清除的作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11 黄清春,陈纪藩,陈光星,叶柳忠,刘清平,李晓娟;通痹灵、雷公藤多甙及青藤碱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病理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01期
12 陈光星,刘清平,黄清春,叶柳忠,陈纪藩,曾耀英,王培训;通痹灵对于IL-2及其受体α链影响的体内外研究[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3年03期
13 陈纪藩,邱联群;通痹灵治疗强直性脊椎炎32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1994年07期
14 潘纪修;新通痹灵擦剂治疗偏头痛[J];中医外治杂志;2004年05期
15 董鸿吉,赵生文,袁海卿;通痹灵擦剂治疗寒性关节肌肉疼痛1337例[J];中医外治杂志;1995年04期
16 黄清春,陈纪藩,陈光星,叶柳忠,刘清平,李晓娟;通痹灵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性大鼠模型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9期
17 陈光星,周伟生,黄清春,刘清平,陈纪藩;通痹灵对于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关节炎及骨质破坏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22期
18 熊茂林,宋畅,林敬明,宋烈昌;通痹灵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MCP-1 mRNA表达的影响[J];中药材;2002年10期
19 陈光星,刘清平,黄清春,叶柳忠,陈纪藩,曾耀英;通痹灵对于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α链影响的体内外实验(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5期
20 陈纪藩,沈晓燕,赵会芳,李迎敏,李颂华,廖世煌,黄仰模,奥西秀树,邱联群,关彤,方永奇,刘晓玲;通痹灵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TNF-α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其清;孙勇;;抗肿瘤药物长春新碱控制释放剂型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新医药博士论坛论文集[C];1999年
2 李沁华;王赟;;胶原-壳聚糖/粘多糖复合生物材料性能测定及研究[A];第九届全国生物材料学术会议(CBMS-9)论文集[C];2002年
3 季培红;任力;王迎军;;高压静电法制备胶原-海藻酸钠核壳型微胶囊的工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功能高分子科学前沿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卢华定;蔡道章;曾春;李晓峰;吴刚;;Ⅰ型胶原半月板支架负载纤维软骨细胞体外培养[A];第四届全军腰腿痛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肢残康复护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5 冯文坡;汤克勇;郑学晶;刘捷;;原位合成胶原/羟基磷灰石/阿拉伯胶复合材料[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6 张召锋;韩晓龙;杨睿悦;赵明;王楠;张佳丽;王军波;李勇;;海洋胶原肽促进大鼠术后伤口愈合的实验研究[A];北京市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膳食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光林;吴辉;;联合静电纺丝法和转筒接收法制备PLGA—胶原—丝素纳米神经导管[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徐振兴;;应用寡核苷酸圈套技术研究胰岛素调控人α1(Ⅰ)型胶原基因转录[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蔡彦丽;梁春永;朱胜利;崔振铎;杨贤金;;NiTi合金表面磷灰石/胶原复合层的制备与表征[A];全国首届青年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叶易春;林海;曾睿;但年华;米贞健;王康建;但卫华;;胶原-壳聚糖二元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5)[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晓燕;通痹灵抗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分子免疫学机理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2 葛夕洪;胶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中的表达和意义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3 陈飞雁;威灵仙注射液对骨关节炎软骨表型、IL-1β和组织学影响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简任佑;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初步研究及通痹灵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范光顺;通痹灵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王建华;bFGF/双层胶原基复合材料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及其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7 铃木聪;电热针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陈伟;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靶向结合胶原支架材料促进膀胱重建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9 马列;胶原基组织工程真皮支架的构建[D];浙江大学;2004年
10 马宁;rhBMP-2/nHA/Co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昌松;通痹灵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近期疗效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赵威;通痹灵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存质量干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全世明;通痹灵对小鼠T细胞活化的影响:体外及血清免疫药理评价[D];暨南大学;2002年
4 贾文军;高血压对心肌间质重构的影响及药物干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5 陆新;胶原—壳聚糖人工皮肤替代物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曾昌洪;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在圆锥角膜中表达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朱梅湘;皮胶原的提取及胶原生物膜材料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袁敬东;异种脱细胞真皮的制备与动物试验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4年
9 洪牮;缺血性心肌纤维化中聚合胶原对促进小鼠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10 司博林;纤维化肾组织与血清几种细胞外基质蛋白相关性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罗文胜;中国美容胶原第一人[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江红;专家提醒:缺胶原,骨头容易“散架”[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橡胶混炼胶原料的包装材料[N];中国包装报;2005年
4 ;科学的品质[N];中国信息报;2002年
5 李禾;人参糖肽可改善胶原交联[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余自成;环磷酰胺治疗胶原沉着相关肺病的疗效[N];医药经济报;2006年
7 记者 赵宗祥;依法查处“纯金胶原高素能美容丝”[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江南雪;猪蹄美容可信吗?[N];健康时报;2003年
9 记者 应洪舒;浙江大学皮肤再生材料研究通过鉴定[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王卫波;国际胶价再创新高[N];期货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