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型心力衰竭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
【摘要】:1.理论研究
回顾了历代中医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ture,CHF)的认识,分析了现代中医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概况。介绍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详述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关系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方向。
2.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观察肾阳虚型心衰患者、非肾阳虚型心衰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有关指标差异,揭示肾阳虚型心衰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关系。
2.2 资料与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和NYHA(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收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检测有关指标并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2.3 分组:临床观察病例分肾阳虚组和非肾阳虚组,同时以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
2.4 观察指标: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导致CHF的基础疾病,中医临床症状、心电图、生化指标、血压和心功能等;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重量指数(LVMI);血液检查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脑钠素(BNP)、肿瘤坏死因-α(TNF-α)和白介素-6(IL-6)。
2.5 结果:
2.5.1 一般情况:三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方面无显著性差异,肾阳虚组与非肾阳虚组生化指标和导致心衰发生的基础疾病,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5.2 生化指标:CHF组与对照组Ca~(2+)、Na~+、CREA、BUN、UA、ApoA、HDL-c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