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活血化瘀并益气养阴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临床及实验研究

吕明怡  
【摘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简称慢粒)是一种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肿瘤性增生性疾病,临床上以乏力,消瘦,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痛为主要症状。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其中以中性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嗜酸及嗜碱性粒细胞易见,末梢血象白细胞明显增高为主要特点的疾病。病因多数未能阐明,病机主要跟染色体重排有关。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属于中医学“虚劳”、“积聚”、“症”、“血证”等的范畴,现代中医学者对慢粒的发病机制认识上不一致。有人认为因病致虚,或因虚致病,或虚实夹杂。邪实有热毒、瘀毒、温热、痰热、湿热等;正虚有脏气不足、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七情内伤;或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又或邪毒外候,导致脏腑失利,气血运行不畅,或邪毒化火化热,灼伤脉洛,导致衄血。临床上治疗多以活血化瘀、扶正、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等法为主。 目前许多专家学者在对白血病的研究中发现:细胞凋亡受抑制与某些类型白血病发生有一定关系,多种化疗药物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化疗药物的有效性与其诱导凋亡的特性有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可行性基础主要有:1.免疫调节作用诱发肿瘤坏死因子(TNF)。2.中药的细胞毒作用。3.提高体内激素水平。4.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目前研究较多的药物有,对复方中药的研究较少,中医药在临床及实验研究中显示抗肿瘤确实有效,其机制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有关砷剂的研究较多,中药有效提取物制剂的研究已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注意,而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尚不足。一系列的研究表明,诱导细胞凋亡是中医药抗白血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但目前的研究除砷剂、榄香烯、大蒜油、姜黄素、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青黛、靛玉红、甲异靛等药物外,多仅限于实验阶段,距临床应用治疗仍有距离。更加深入、广泛地加以研究,研制出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可控的中药制剂应用于临床来解除患者的病痛。 治疗上西医以马利兰作为一线药物,其它还有羧基尿、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6-MP及6-TG、三溴甘露醇等药物,目前新的疗法有联合化疗、IFN及信号转导抑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丽云;;中医辨证治疗心肌缺血55例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6年02期
2 刘爱萍;花亚历;程英锐;;益气活血治疗冠心病的体会[J];山西中医;2007年02期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二例初步疗效观察[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75年02期
4 吴秋玲;;Ph~■阳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染色体[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9年11期
5 王金凯;迂俊清;王桂英;;Ph’阴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合并骨髓纤维化症并发生急性变一例报告[J];河北医药;1981年01期
6 周莲云;王志恒;郭恩绵;王仲贤;陶素春;;消白散为主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二例报告[J];辽宁中医杂志;1982年12期
7 郭伟鹏;莫运涛;朱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粒变转急淋变一例[J];广西医学;1983年01期
8 赵继贤;张桂山;张本初;;无脾脏肿大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一例报告[J];河北医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9 郑延国;顾振东;;慢粒急变带瘤生存2年1例报告[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10 陈玉明;;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低血糖机理及临床意义的探讨[J];淮海医药;1993年02期
11 陈维初;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46例[J];江西中医药;1996年03期
12 郭旭;翟国炜;袁兆普;;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阴茎异常勃起7例[J];临床医学;2007年02期
13 洪明理;付治锋;崔萍;李云生;李淑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小板的电镜观察[J];电子显微学报;1986年03期
14 杜欣;黄梓伦;;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并发耳聋二例[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97年03期
15 王晓敏;艾合买江;陈峰;李燕;;HA加羟基脲方案初治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疗效观察[J];新疆医学;2000年04期
16 龚胜仪;赵荣;;以“气虚浊毒”立论治疗肝硬化[J];四川中医;2007年03期
17 沈晓梅;杨同华;史克倩;杨艳梅;赖洵;赵仁彬;王云娟;李正发;陆智祥;;1个位点不相合的非血缘关系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S1期
18 程馥馨;唐静仪;;周围血中嗜硷性粒细胞直接计数法对鉴别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价值[J];复旦学报(医学版);1965年04期
19 许玉呜;李伯鹏;;用中医中药治疗白血病及恶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各一例临床报导[J];贵州医药;1977年01期
20 沈詹岳;邓惟德;汪中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特殊类型(附2例报导)[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吉侯;;益气通便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2 张丽;张洪林;;除风利湿汤治疗风湿病217例[A];第八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斌;;针刀松解术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100例[A];针刀医学论文精选[C];1999年
4 温泉盛;;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阴茎背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5例[A];第5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暨男科提高班讲义[C];2007年
5 陈柏莲;;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分证治疗[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7年
6 张涛;邵沛;;清脑安神汤治疗焦虑症35例临床观察[A];中医体质判定标准研究——2006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袁长深;;中医药疗法防治术后关节粘连现状[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韩世荣;赵连皓;马科党;;当归饮子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100例小结[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五次学术年会;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进展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8年
9 于小勇;程小红;;益气活血降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6例临床观察[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黄粤;;紧张性头痛从络病论治探讨[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明怡;活血化瘀并益气养阴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卢笑晖;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及作用机理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黎氏清雁;升清泄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马卫国;癃必消胶囊对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5 林丽珠;益气除痰法提高老年肺癌生存期的前瞻性研究及预后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张秋林;尿毒清胶囊抗肾纤维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汤湘江;滋阴熄风颗粒剂治疗帕金森病早期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宋永平;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源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杜标炎;六味地黄丸对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治疗肿瘤的增效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谢仁明;2型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中医疗效的加权秩和比(WRSR)综合评价[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新军;清肺止咳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风邪化热壅肺型咳嗽)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2 刘青;肝脂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氧化应激影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赵易平;克肝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4 吴树铎;凉血化瘀通下法联合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岑明;辨证分型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柯千山;温阳祛湿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元醇代谢通路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李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并物理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8 张钿钿;千金止咳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外感风寒,痰热内蕴证)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9 杨殿福;强心复脉合剂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10 胡晓霞;中药内外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李小莲;中医药疗法让患者免除开腹之苦[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张东风;中医药疗法+中医心理干预[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健康时报记者 杨绪军;应酬前兜里装点胃药[N];健康时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师晓京;药品是如何研发出来的[N];农民日报;2001年
5 记者 万馨;塘沽六成居民将有健康档案[N];滨海时报;2010年
6 李夏亭;中药复方抗肝纤维化有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7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闫也;论王清任调气活血的组方思想[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何裕民;癌症第二治疗意义重大[N];医药经济报;2009年
9 ;澳洲中西医争地盘日趋激烈[N];中国贸易报;2000年
10 严英;肿瘤急症知多少[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