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胶囊预处理抗犬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机制及心肺复苏后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
【摘要】:复苏后心功能不全是指心脏骤停患者在心肺复苏成功后存在的明显心肌功能障碍,表现为左心室急剧扩张伴随心肌收缩力和射血做功能力显著减弱,可造成反复低血压,频发室性心律失常,复发性室颤等,可导致最终抢救失败的不良临床后果。目前被认为是造成复苏后患者在CPR成功早期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实验部分从复苏后炎症反应角度探讨心肺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以及开心胶囊抗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临床部分对初步复苏成功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复苏成功后患者血清NO、TNF-α、CRP进行检测,从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两个方面探讨心肿复苏后的辨证规律。
实验研究 目的:主要观察开心胶囊对犬心脏停跳复苏后心脏功能的影响以及对心肌细胞TNF-α、iNOS mRNA表达和NF-κB活性的影响。方法:将15条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开心胶囊组,复制心脏骤停和复苏模型。选定开胸前、除颤后即刻、自主循环恢复5min、15min、30min、60min、90min、120min、180min9个时间点记录各心功能指标。在自主循环恢复180min后处死动物,摘取心脏,提取心肌组织总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目的基因TNF-α、iNOS mRNA表达强度。同时提取心肌细胞核蛋白,进行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NF-κR的活性。结果:模型组与开心胶囊组MABP、LVWI、D-P、HR在复苏后的5min一过性增高,15min后MABP、LVWI、CO、CI和CPP持续呈下降趋势,30min后D-P、HR开始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开心胶囊组下降趋势较缓(P0.05),在30min后开心胶囊组CO、CI和CPP与模型组相比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模型组和开心胶囊组MPAP、PCWP、TSVR与TPVR在复苏后5min明显上升(P0.05),而开心胶囊组各指标上升较缓慢,在30min后与模型组相比维持在较低水平(P0.05)。复苏后模型组T下降较假手术组、开心胶囊组明显(P0.05)。模型组TNF-α和iNOS mRNA的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开心胶囊组心肌组织TNF-α和iNOS mRNA的表达受抑制,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心肌细胞NF-κB的活性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开心胶囊组心肌细胞NF-κB的活性明显下降(P0.05)。结论:本实验提示心脏骤停4min和复苏过程中确实存在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导致MABP降低、PCWP增高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
|
|
|
|
1 |
王慧生;;心肺复苏时的腹部捆绑法[J];四川医学;1982年03期 |
2 |
Brown CG
,郭仁东;不同剂量的肾上腺素对猪心肺复苏模型局部脑血流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1988年04期 |
3 |
邹湘粤;雷电击伤心肺复苏后昏迷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1年04期 |
4 |
邬长兴,王泽惠,候运生,刘汾;急诊科紧急开胸心肺复苏6例的体会[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994年01期 |
5 |
杨云生;心肺复苏的一些新认识[J];临床荟萃;1996年14期 |
6 |
吴社升,李平安,彭从宝,宋玉本,俞祥海;高原地区165例心肺复苏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1996年03期 |
7 |
张久山;心肺复苏的研究进展[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年07期 |
8 |
观燕;拉多和安妮小姐[J];健康大视野;2001年04期 |
9 |
李留
,王泽惠,侯云生;电击致猝死4例抢救体会[J];人民军医;2002年05期 |
10 |
李文锦;心肺复苏新进展[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3年02期 |
11 |
周冰玲,张美莲,谢静,赵向东;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脑电图分析[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
12 |
李炳流,杨勇填,李燕屏;心肺复苏时紧急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的临床疗效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
13 |
李蕾;;心肺复苏中喉罩式气道使用不当致胃破裂[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
14 |
王晓微;;心肺复苏后26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年08期 |
15 |
李宗浩;高润霖;王发强;郑静晨;盛志勇;麦桂培;陈晓红;胡大一;曾光;顾复生;高星;钱方毅;呼文亮;姚咏明;赵晓东;黎檀实;金辉;侯世科;张晓玉;钱阳明;王立秋;王启斌;王甲东;寿勇明;于东明;陈旭岩;王国干;蒋小燕;曾红;曾庆;张永利;李立兵;叶再元;蔡文伟;李殿富;韦波;林辉;龚智峰;;救死扶伤,让生命重现辉煌!——心肺复苏与心脏除颤(CPR·D)联合实施的启动创议[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
16 |
马烨;;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脑电图及临床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年04期 |
17 |
S.Wirth;M.Krner;M.Treitl;U.Linsenmaier;B.Leidel;T.Jaschkowitz;高莉;;应用胸部自动按压装置进行心肺复苏时CT检查的初步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年05期 |
18 |
师吉艳;荣宁宁;王蔚蔚;;心肺复苏成功后并发急性心梗1例早期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年22期 |
19 |
郭玉刚;汪洋;曲甲由;;超早期电除颤抢救心肺复苏的临床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
20 |
;心肺复苏[J];江西医药;198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