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药对巨噬细胞内脂质聚集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苏丹  
【摘要】: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luar disease)是当今最主要的危害人们健康和导致死亡的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心血管疾病产生和发展非常重要而相当独特的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炎症分子和细胞间的一系列反应,被认为是一种炎症反应。在AS炎症反应中,巨噬细胞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巨噬细胞是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天然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上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A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外源性脂质从而转化为病理性的巨噬泡沫细胞;另一方面,巨噬细胞能够活化T淋巴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以及介导炎症反应。在AS炎症反应中,触发及促进此炎症反应因素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至今仍不十分确定,但脂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血脂的代谢异常是损伤血管的主要原因,由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的过程最终导致了AS的发生和发展。正常情况下,动脉壁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后作为一种异物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但若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数量过多,则会导致病理性脂质聚集而形成巨噬泡沫细胞。对于AS来说,无论是在高血脂或非高血脂的情况下,都可以观察到大量的巨噬泡沫细胞。作为标志性病理特征,巨噬泡沫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过程,包括动脉斑块的破裂,心肌梗塞的发生。因而,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巨噬泡沫细胞是AS疾病发展的关键性病理因素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治疗AS的重要标靶之一。维持巨噬细胞胆固醇生物平衡以降低炎症反应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最重要且最有可能的一个途径。 巨噬细胞在AS的过程中,吞噬病理性的脂质和同时促进细胞内胆固醇流出而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过程,从而清除组织过量的胆固醇。抑制巨噬细胞内脂质的聚集,其中一种重要途径是促进胆固醇流出而减少脂质聚集。作为高密度脂蛋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最主要原因,促进胆固醇的流出是体内重要的内源性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机制。细胞膜上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是影响胆固醇流出的最主要途径。在胆固醇流出过程中,ABCA1通过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从而介导了胆固醇逆向转运的第一步。ABCA1作为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的调节蛋白,促进了前βHDL的形成。在酶的作用下,转变成富含胆固醇酯(CE)的球状的成熟HDL。因此,ABCA1在HDL的成熟中具有重要作用,巨噬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反向转运”的关键控制因素。 中医药学的临床实践表明,大量天然药物及其植物来源的单体化合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常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天然药物有当归、川芎、丹参、银杏叶等。在中医治则治法上,认为“阳虚血瘀”是冠心病的主要病机,强调“有一分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畹华;大脑皮质神经组织体外培养的初步观察[J];新医学;1973年01期
2 王文兴;补体系统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74年02期
3 涂洪章;;组织细胞病[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4年03期
4 赵玉骅;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病例(SSPE)时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76年04期
5 夏佩莹;巨噬细胞对人恶性细胞的破坏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1978年S1期
6 马佳毓;刀豆素A(ConA)对低浓度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腹腔渗出细胞的作用[J];国际免疫学杂志;1983年05期
7 叶文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87年06期
8 何成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理中的巨噬细胞[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7年01期
9 尚红生,丁桂凤,邓玉兰,邓鸿业,龙振州;P388D_1传代细胞株产生IL-1效应的初步探讨[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8年01期
10 于一,郭艳茹,孟繁菁,岳旭;巨噬细胞在激活过程中形态和功能的改变[J];解剖学杂志;1988年02期
11 李蓉;张德山;王桂山;;“长寿灵”对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信息;1988年01期
12 程琪琳,邱德凯,张泳;虫草脂质体对小鼠巨噬细胞的作用[J];现代免疫学;1989年03期
13 Patricia Gadrly;杨锦端;;爱滋病毒的进攻目标[J];世界科学;1990年12期
14 方军,郑钦岳;商陆皂甙甲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J];药学学报;1991年10期
15 王宁海;张澜生;;几种因素对人外周血IL2产生的影响[J];遵义医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16 吕同德,于兰,颉东旭;单克隆抗体介导异种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2年04期
17 薛静波;济南假单胞菌疫苗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18 庄乾立,屠振华;白细胞介素6与造血调控及其临床应用[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2年06期
19 Levine J ,陈达民;克隆病的外源因素[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2年04期
20 Pavli P;Gibson PR;王琴;;炎症性肠病的致病因素[J];国际消化病杂志;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婵娟;杨志明;康玉明;肖传实;;核因子-κB信号途径介导血管紧张素Ⅱ诱导THP-1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吴南屏;常秀春;姚航平;李丹;冯磊;;RANTES蛋白对SARS病毒感染巨噬细胞的抑制效应及机制[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梁华平;韩健;吴丹;徐祥;王正国;;创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自噬活性降低[A];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尤胜义;寇丽;费乃昕;马春蕾;;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脾脏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与内毒素耐受[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刘星光;姚鸣;李楠;王春梅;郑媛媛;曹雪涛;;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通过结合并活化TAK1和IRF3加强巨噬细胞中TLR配体诱导的炎症因子和Ⅰ型干扰素的产生[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伟;周寿红;凌宏艳;姚起鑫;亓竹青;胡弼;;槟榔碱抑制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陈均法;郑智茵;孔英;郭艳荣;沈建平;叶宝东;林筱洁;高瑞兰;周郁鸿;;硼替佐米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抗原提呈能力的影响[A];2011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成立5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杨晓彤;任文智;马伟超;杨明俊;糜可;冯慧琴;杨庆尧;;云芝糖肽(PSP)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A];中国菌物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张玲;江远;何金洋;郭兴伯;;铁沉积于巨噬细胞对TGF-β_1、iNOS、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周勇;夏泠;周亚娟;何忠时;谢丛华;;电离辐射对RAW264.7细胞系MMP-9基因表达的影响[A];湖北省抗癌协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青年学术论坛资料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宏;1.人巨噬细胞金属弹性蛋白酶在胃癌细胞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胃癌和结肠癌患者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5-FU代谢及临床意义探索[D];浙江大学;2006年
2 王玉珍;溶酶体相关的小G蛋白Rab7b负向调节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杨洋;DcR3干预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及其转染人成纤维细胞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刘灏;巨噬细胞再极化[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5 肖卫华;过度训练及补充谷氨酰胺对大鼠腹膜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6 马翠卿;GAS下调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鞠瑞;羧胺三唑的抗癌新机制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高飞;年龄相关性巨噬细胞极化对骨修复再生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朱继峰;IL-7抑制巨噬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10 尚嫄嫄;Tribble3在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通路[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琦琦;壳寡糖与巨噬细胞结合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冯洁;壳寡糖与巨噬细胞结合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3 田美玉;复发性口腔溃疡粘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4 龙飞;糖皮质激素对巨噬细胞快速非基因组作用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5 徐启华;玉屏风散转化液对小鼠相关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武多娇;炎症细胞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苯那普利的干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7 徐宗华;胸苷磷酸化酶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分布及临床意义[D];四川大学;2005年
8 梅智谋;巨噬细胞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平滑肌肿瘤的表达及意义[D];武汉大学;2005年
9 杨维娜;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1α、β和干扰素-γ水平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10 李永军;糖基化终产物对巨噬细胞MMP-9表达与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克;以尝试用巨噬细胞治瘫痪[N];科技日报;2000年
2 唐颖 倪兵 陈代杰;巨噬细胞泡沫化抑制剂研究快步进行[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张中桥;白藜芦醇可抑制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以临床实验治疗瘫痪新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卢苏燕;艾滋病毒怎样钻进免疫“肚子”[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侯嘉 何新乡;硒的神奇功能[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7 卢苏燕;HIV破坏免疫系统机制被揭示[N];医药经济报;2007年
8 李东方;咖喱可预防早老性痴呆[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杨珂;了解我们的体内“卫士”——免疫系统[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10 广东省农科院 黄忠 博士;猪群健康生产要靠什么?[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