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巨噬细胞内脂质聚集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摘要】: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luar disease)是当今最主要的危害人们健康和导致死亡的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心血管疾病产生和发展非常重要而相当独特的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炎症分子和细胞间的一系列反应,被认为是一种炎症反应。在AS炎症反应中,巨噬细胞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巨噬细胞是机体防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天然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上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A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外源性脂质从而转化为病理性的巨噬泡沫细胞;另一方面,巨噬细胞能够活化T淋巴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以及介导炎症反应。在AS炎症反应中,触发及促进此炎症反应因素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至今仍不十分确定,但脂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血脂的代谢异常是损伤血管的主要原因,由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而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的过程最终导致了AS的发生和发展。正常情况下,动脉壁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后作为一种异物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但若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数量过多,则会导致病理性脂质聚集而形成巨噬泡沫细胞。对于AS来说,无论是在高血脂或非高血脂的情况下,都可以观察到大量的巨噬泡沫细胞。作为标志性病理特征,巨噬泡沫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过程,包括动脉斑块的破裂,心肌梗塞的发生。因而,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巨噬泡沫细胞是AS疾病发展的关键性病理因素之一,同时也被认为是治疗AS的重要标靶之一。维持巨噬细胞胆固醇生物平衡以降低炎症反应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最重要且最有可能的一个途径。
巨噬细胞在AS的过程中,吞噬病理性的脂质和同时促进细胞内胆固醇流出而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过程,从而清除组织过量的胆固醇。抑制巨噬细胞内脂质的聚集,其中一种重要途径是促进胆固醇流出而减少脂质聚集。作为高密度脂蛋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最主要原因,促进胆固醇的流出是体内重要的内源性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机制。细胞膜上的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是影响胆固醇流出的最主要途径。在胆固醇流出过程中,ABCA1通过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流出从而介导了胆固醇逆向转运的第一步。ABCA1作为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的调节蛋白,促进了前βHDL的形成。在酶的作用下,转变成富含胆固醇酯(CE)的球状的成熟HDL。因此,ABCA1在HDL的成熟中具有重要作用,巨噬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反向转运”的关键控制因素。
中医药学的临床实践表明,大量天然药物及其植物来源的单体化合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常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天然药物有当归、川芎、丹参、银杏叶等。在中医治则治法上,认为“阳虚血瘀”是冠心病的主要病机,强调“有一分阳
|
|
|
|
1 |
郭畹华;大脑皮质神经组织体外培养的初步观察[J];新医学;1973年01期 |
2 |
王文兴;补体系统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74年02期 |
3 |
涂洪章;;组织细胞病[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74年03期 |
4 |
赵玉骅;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病例(SSPE)时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1976年04期 |
5 |
夏佩莹;巨噬细胞对人恶性细胞的破坏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1978年S1期 |
6 |
马佳毓;刀豆素A(ConA)对低浓度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腹腔渗出细胞的作用[J];国际免疫学杂志;1983年05期 |
7 |
叶文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87年06期 |
8 |
何成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理中的巨噬细胞[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7年01期 |
9 |
尚红生,丁桂凤,邓玉兰,邓鸿业,龙振州;P388D_1传代细胞株产生IL-1效应的初步探讨[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8年01期 |
10 |
于一,郭艳茹,孟繁菁,岳旭;巨噬细胞在激活过程中形态和功能的改变[J];解剖学杂志;1988年02期 |
11 |
李蓉;张德山;王桂山;;“长寿灵”对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信息;1988年01期 |
12 |
程琪琳,邱德凯,张泳;虫草脂质体对小鼠巨噬细胞的作用[J];现代免疫学;1989年03期 |
13 |
Patricia Gadrly;杨锦端;;爱滋病毒的进攻目标[J];世界科学;1990年12期 |
14 |
方军,郑钦岳;商陆皂甙甲抑制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血小板活化因子[J];药学学报;1991年10期 |
15 |
王宁海;张澜生;;几种因素对人外周血IL2产生的影响[J];遵义医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
16 |
吕同德,于兰,颉东旭;单克隆抗体介导异种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92年04期 |
17 |
薛静波;济南假单胞菌疫苗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
18 |
庄乾立,屠振华;白细胞介素6与造血调控及其临床应用[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2年06期 |
19 |
Levine J
,陈达民;克隆病的外源因素[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2年04期 |
20 |
Pavli P;Gibson PR;王琴;;炎症性肠病的致病因素[J];国际消化病杂志;199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