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加中药骨康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治疗作用的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运动加中药骨康对去卵巢大鼠骨的影响,初步阐明运动加中药骨康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为组成一种有效对抗该病症的适宜“复合治疗方案”,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方法:根据文献资料本研究总结了近年来运动和中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概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实验方法:清洁级、6月龄、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SHAM)、去卵巢手术组(OVX)、雌激素对照组(OVX+ES)、运动组(OVX+ET),中药组(OVX+TCD),运动+中药组(OVX+ET+TCD)6组,每组置2只,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其余各组摘除双侧卵巢。手术后正常饲养3月,经双能X线(DAX)检测证实已形成骨质疏松后,开始3个月的治疗。正常对照组、去卵巢手术组、运动组以蒸馏水10ml/kg灌胃,1次/天;中药组和运动+中药组均按4.8g/kg骨康(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0倍),灌胃给药,每天重次;雌激素对照组给予尼尔雌醇1mg/k8灌胃,1次/周,其余每天给予蒸馏水10ml/kg灌胃。运动组和运动+中药组按要求进行跑步运动。采用PT98型电动跑台进行运动训练,运动强度逐渐增大,两周内达到设计负荷(跑速为20~22米/分,坡度为5度,每天运动1小时。每周训练5天)。于大鼠处死前第13天和第14天,及处死前第3天和第4天分别皮下注射盐酸四环素25mg/kg和钙黄绿素5mg/kg,进行荧光标记。动物处死前1天,用双能X线进行活体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的检查。治疗结束后采用断头处死动物,取左股骨和左胫骨,做离体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的检查;取右胫骨和第2腰椎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取右股骨以及第3腰椎做生物力学指标的测定;取子宫、左侧股直肌做组织切片检查;取右侧股直肌进行蛋白含量、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的检测。
结果:各测试指标的变化如下:①体重:去卵巢手术组的大鼠体重最重,运动+中药组的大鼠的体重在各实验组中最接近正常对照组,②骨密度:运动+中药组的大鼠全身和腰椎部的骨密度(BMD)提高非常明显.是各组中最高的,较卵巢摘除后大鼠分别增加了8.33%和12.44%(P0.01);运动+中药组的大鼠股骨和胫骨部的骨密度,分别比去卵巢手术组提高了1.53%(P0.05)和5.59%(P0.05),其股骨增长幅度小于雌激素对照组和运动组(P0.05),而胫骨增高幅度弱于单纯运动和单纯中药治疗(P0.05)。③骨矿含量:各种治疗对去卵巢大鼠全身、腰椎、股骨的骨矿含量的影响不明显。经单纯运动、单纯中药骨康以及运动+中药骨康治疗后的去卵巢大鼠的胫骨部位的骨矿含量(BMC)有显著提高(P0.05)。④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静态指标:运动+中药组和去卵巢手术组比较,胫骨的骨小梁面积(Tb.Ar)增大了103.94%(P0.01),
|
|
|
|
1 |
章晓霜,高顺生;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2 |
陈一冰;运动及衰老对大鼠不同部位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
3 |
陈丽霞,华桂茹;运动与骨质疏松[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1年05期 |
4 |
张薇;曹冰燕;巩纯秀;;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年07期 |
5 |
李靖,陈一冰,张颖;运动对去势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的保护作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年12期 |
6 |
廖威明,周肇平,曲广运,徐栋,梁付明,黄永亮,李佛保;联合应用运动和钙对卵巢切除大鼠骨量减少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8年04期 |
7 |
陈璐璐;骨质疏松疼痛症的防治对策[J];现代康复;2001年08期 |
8 |
黄仕龙;许涛;徐飞;董永辉;郭风劲;陈安民;;跑台训练结合高钙对去势小鼠骨代谢和结构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1年05期 |
9 |
劳山;蒋凤艳;莫凤媚;;体重指数及运动对中老年妇女骨密度影响的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10 |
张林,杨锡让,薛延;健骨运动对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
11 |
章晓霜,李青南,胡彬,高顺生;不同强度跑台运动与雌激素联合作用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
12 |
刘亚妮,吴沈雁,冯梅;长期家庭锻炼对易发骨折妇女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18期 |
13 |
吴伏娜,钟紫茹,韩全水,林小岚;深圳城区健康人群峰值骨密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年08期 |
14 |
;别让钙搬家[J];中老年保健;2006年08期 |
15 |
王坤;李岩;徐飞;;大连青年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的调查[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年02期 |
16 |
欧超,刘思金,薛延,杨成燕;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量和骨代谢的影响[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17 |
吴秀琴;身体成分对女性运动能力和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2期 |
18 |
;三十岁女性请注意[J];医学文选;1990年06期 |
19 |
李万里,田玉慧,杨立俭,张金莲,贾文英;老年知识分子骨密度影响因素286例研究[J];现代康复;1998年09期 |
20 |
王遥越,任建生;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机制及运动防治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