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玉屏风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石传科  
【摘要】:背景与目的 下肢静脉曲张是因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液回:流障碍所发病,其症状、体征及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心情和生活质量。据统计我国现有病人约8000万至1亿例,其发病率约为9.2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1.5%,女性为6.46%。本病在工业发达国家患病率远高于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步入老年化社会以及工业的发展,本病的患病率将进一步升高。 关于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1916年Homans指出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壁薄弱和瓣膜闭锁不全导致血液倒流,或由于深静脉血栓形成、盆腔肿瘤以及妊娠等导致血流变阻所致。现代认为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缺陷,是全身支持组织薄弱的一种表现,与遗传因素有关。下肢静脉曲张的形成也与后天因素密不可分,诸如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长期站立工作等因素加重了下肢血柱的重力,从而构成了下肢静脉曲张。但随着血管造影和血管外科的进步,10年前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下肢静脉曲张是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共发病,或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继发病。学者们在继续探索着新的机理,乔氏从细胞凋亡和血管重塑(remodeling)的角度来研究静脉曲张,发现静脉胶原含量增加,细胞过度凋亡和细胞构成减少导致静脉血管重塑,这可能导致了静脉曲张。然而目前这些学说均不能满意解释静脉曲张的发生和发展。 祖国医学,下肢静脉曲张属“臁疮”、“筋瘤”之范畴,病机缘于“气”,经久站立或担负重物,劳累耗伤气血;或中气下陷,影响局部气血运行,气滞血凝而成,以“虚”为本,以“瘀”为标,遂发为该病。 在该病治疗上方法较多,有手术治疗、微创手术、药物治疗、硬化疗法及中医中药治疗,目前普遍认为曲张静脉剥脱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金标准(golden standard)。但手术治疗只有在下肢静脉曲张明显、发生并发症和影响劳动工作时才考虑手术治疗。且大多数患者愿意接受药物治疗,而不愿轻易手术治疗。本研究拟对广东省中医院血管专科住院及门诊下肢静脉曲张病人作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总结分析蔡炳勤教授在研究体质学说基础上所用“玉屏风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 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行保守治疗,1个月后,通过对客观指标的观察,研究分析中药组(玉屏风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味)和西药组(爱脉郎)的疗效结果。 结果 (1)中药组和西药组在下肢静脉曲张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美欢;刘佩珊;聂莹;;四君子汤促进气虚体质妇女人工流产术后康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年04期
2 庞勇;冯卓;杜艳;农泽宁;邱全;赵利华;;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对气虚质亚健康人群体质调养效果的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7期
3 殷振瑾;闫远杰;;温阳益气针灸方治疗气虚质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金艳蓉;江建锋;李军;杨海燕;周志娴;王庆淑;马黎;;昆明地区高血压人群中医体质分布特点调查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5 郭彦荣;赵坤;;支气管哮喘患儿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研究[J];河南中医;2011年12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仕纳;;慢性胃肠病的调质要点[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石传科;玉屏风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吕静;子宫肌瘤患者的中医体质调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宫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孟伟霞;小儿气虚血瘀型反复呼吸道感染证治与儿童气虚质相关性研究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