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颤三针为主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吴凌云  
【摘要】: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有资料显示,5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500/10万人口,60岁以上则明显增加,为1000/10万人口。帕金森病在发病的10到15年内可以导致老年病人明显的残障。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帕金森病是继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人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它严重的危害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作为21世纪神经科学重要的研究疾病之一,帕金森病(PD)目前尚无办法根治,且早期诊断率较低,各种客观诊断和检测指标还在研究当中、尚不成熟。当前PD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控制临床症状,尽可能的维持病人独立的生活能力和良好的生活质量。尽管通过药物为主的内科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使PD患者控制病情、缓解症状和延缓病程,但是长期用药后,患者容易出现各种毒副作用和并发症,如剂末现象、开关现象、不自主的异动症、恶心、呕吐等,导致很多病人最后无法坚持治疗。为了减小西药毒副作用、增强临床疗效,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医和针灸的治疗方法。临床资料显示针灸在治疗PD方面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但是目前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导师靳瑞教授所创立的“颤三针”疗法是在几十年治疗脑病的临床基础上总结而出的,它是以“四神针”为主的一组穴位,在临床治疗帕金森病中已经应用多年,且临床疗效显著。已有的工作基础表明运用“颤三针”治疗帕金森病具有明显的止颤作用,在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和并发症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本课题就是在此基础上提出并进行研究的。 本文系统研究了针灸、中医及现代医学文献对帕金森病(老年颤证)的认识和研究进展,对颤三针治疗帕金森病从临床和实验两方面进行了研究。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客观评价颤三针疗法对帕金森病(PD)的疗效;同时利用动物PD模型,初步探讨“颤三针”疗法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机理,进一步验证“靳三针”疗法在治疗脑病方面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内容:本研究采用多学科先进研究方法和观察指标,对应用颤三针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和作用机理进行系统的前瞻性研究。在严格按照临床研究设计的基础上,对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通过目前世界公认的UPDRS评分法,计算病人治疗前后的各项相关积分,来观察应用颤三针疗法治疗PD患者的疗效。为临床寻找一种较安全有效而副作用小的临床治疗方法,提高PD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这一高发疑难疾病的致残率,进一步验证“靳三针”疗法治疗脑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临床研究,参照1984年全国锥体外系疾病讨论会所定的帕金森病(PD)诊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汝敏;王鹏飞;郭彦伟;马红;;龟羚帕安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30期
2 陆征宇;赵虹;汪涛;;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9年03期
3 王亚丽;;疏筋解毒汤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王亚丽;;疏筋解毒汤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姚新;;止颤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08年08期
6 王慧新;刘毅;李如奎;;止颤汤联合美多巴片治疗帕金森病30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0年S1期
7 况时祥,谢敏,杨丹,张鉴梅,彭华容;刺五加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4年01期
8 徐德隆;;帕金森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1994年11期
9 汤湘江,雒晓东,连新福;葛根素注射液为主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23期
10 王乔树,孙伯民,赵永波,王晓平;双侧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年07期
11 刘红,李连达;中药及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师;2004年06期
12 景坚;许俊;张珩忠;;帕金森病患者合并抑郁的临床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3 董纯蕾;;绿茶可能预防帕金森病[J];茶博览;2008年01期
14 袁霞;董万利;方琪;孔岩;;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临床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6期
15 周晓平,胡小吾,姜秀峰,王来兴,曹依群,郝斌;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6 ;征服帕金森病的歧黄圣手[J];家庭医学;2005年05期
17 冯涛;;第十二届国际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性疾病学术会议在美国芝加哥召开[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09期
18 林智君;郑选梅;;百忧解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12期
19 张莉峰;;帕金森病患者伴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18期
20 徐强,张世忠,徐如祥,张旺明;帕金森病外科治疗并发单纯性基底节血肿的临床研究(附16例单纯性基底节血肿的预后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剑萍;朱建平;;自制通腹膏外敷神阙穴对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的临床研究[A];全国中医、中西医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王玲玲;何崇;刘跃光;;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应黎;刘振国;王文安;陈伟;干静;;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眼球运动异常的临床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汤湘江;雒晓东;连新福;蔡业峰;王文同;;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雒晓东;孙玉芝;;帕病1号治疗少动和强直型帕金森病的临床试验研究[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刘波;陈俊;刘岘;龙玉;陈志光;李宁娜;;利用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帕金森病脑默认状态网络[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7 于向东;孟庆刚;赵国华;陈彪;;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概况[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海娜;胡国华;陈秋惠;韩艳秋;张颖;孙亚娟;张医之;;Lactacystin诱导PC12细胞致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周明珠;刘振国;干静;陈伟;;恩他卡朋添加治疗帕金森病症状波动的系统评价[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应黎;刘振国;陈伟;干静;王文安;;帕金森病患者眼球运动预测性控制的临床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世敏;以颤三针为主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吴凌云;颤三针为主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金仁根;脑康宁胶囊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及相关机理初步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任海刚;帕金森病和癌症相关蛋白DJ-1在自噬和线粒体的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李敏;补肾活血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6 陈冬;帕金森病相关蛋白Parkin对自噬调节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李超;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帕金森模型中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王涛;普利醇抗帕金森病的药效学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9 陈宏;没食子酰基-β-右旋葡萄糖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尹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永;针刺督脉学对帕金森病小鼠脑线粒体功能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红英;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风险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3 孙启英;GBA基因突变与中国人群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王薇;应用电生理技术评价帕金森病的自主神经功能及运动单位数目[D];苏州大学;2004年
5 吴镇喆;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文献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6 尚晓静;头皮针对帕金森病患者中枢神经影响的fMRI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李敬波;帕金森病伴发抑郁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马晓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9 黄帅;GFRα1在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中表达量的变化及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10 赵燕燕;PARK16基因多态性与PD相关性研究及初诊PD非运动症状情况[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丽颖;唐都医院提出个体化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新策略[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侯君;中西药合治帕金森病[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3 记者 叶平生 通讯员 肖颂华;帕金森病患者 最好多喝茶水[N];广州日报;2004年
4 ;怎样促进帕金森病患者康复[N];家庭医生报;2005年
5 新华;南京启用“细胞刀”治疗帕金森病[N];医药经济报;2000年
6 马成功 指导专家/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分泌科主任 周德生 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张宇清;帕金森病 中老年人“第三杀手”[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7 刘振国;焦虑抑郁可能是帕金森病先兆[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8 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 屠建莹;帕金森病患者康复十法[N];健康报;2009年
9 记者 靖九江;应重视帕金森病早期治疗方案的选择[N];中国医药报;2010年
10 健康时报记者 刘永晓;半数帕金森患者没就诊[N];健康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