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藏精”的理论探讨及补肾法防御拟除虫菊酯损害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
1.以甲氰菊酯染毒妊娠大鼠模型为实验对象,观察、分析甲氰菊酯对母体、妊娠及子代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的影响,评估甲氰菊酯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及生殖系统的可能损害,并初步揭示其机理。
2.从中医病因病机的角度分析甲氰菊酯的病因分类、致病特点及病理特性。
3.对中医“肾藏精”理论进行补充,使其更全面完整。
方法
1.甲氰菊酯染毒大鼠妊娠阶段的研究:以144只成年健康妊娠的SD大鼠为研究对象。分6组,其中模型组、模型+中药高剂量组、模型+中药中剂量组、模型+中药低剂量组、模型+多力玛组共5组自妊娠第1天至第15天经口灌服1/20LD50(即6.775mg/kg)甲氰菊酯,每日1次,染毒4—6小时后分别灌服生理盐水、相当于成人等效剂量或其2倍、3倍的中药药液及多力玛溶液(0.2克/kg)。另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妊娠中期(第15天)杀死半数母鼠,余下一半继续妊娠至分娩。观察母鼠的一般情况、母鼠体重增长情况、妊娠情况、分娩情况,以及脾、卵巢、子宫等脏器系数、胎鼠数量及发育情况,并在孕中期及分娩后采血检测β—内啡肽、内分泌激素E_2、Ca~(2+)-ATP等指标。
2.甲氰菊酯染毒大鼠分娩阶段的研究:以实验各组母鼠分娩阶段为研究对象。观察活胎率、存活率、妊娠天数及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等指标。
3.甲氰菊酯染毒大鼠子代胎鼠阶段的研究:以妊娠第15天处死之母鼠子宫内的胎鼠为研究对象。观察胎仔外形有无畸形;胎鼠总数、吸收胎数、活胎数,计算活胎率;测定胎鼠体重、身长、尾长。
4.甲氰菊酯染毒大鼠子代仔鼠阶段的研究:以实验各组母鼠分娩的仔鼠为研究对象。观察并比较仔鼠出生时及出生后同一时间点发育情况、出生存活率和哺育存活率;观察并记录出毛、张耳、睁眼、睾丸下降、阴道张开等生理发育指标的出现时间,以及前肢定位反射、平面翻正反射、空中翻正反射等断乳前神经行为发育指标达标时间;进行避暗逃避试验、迷宫试验、跳台试验,观察仔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仔鼠出生后第4天和第10天每组随机取12只,断头处死后,快速剥取全脑,漂洗去血污并去除脑膜后以冷生理盐水作匀浆介质,研磨制成10%脑组织匀浆液,取上清液测定仔鼠脑NO含量及NOS活性。
|
|
|
|
1 |
刘林增;;延缓衰老与肾的关系[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31期 |
2 |
尤海玲;陈源;贺娟;;从脾胃论治不育症验案2则[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
3 |
张(石方)生,潘丕庸,张晨鸥,马国瑞,王桂芝,张丽苓,魏永吉,赵素贤,王文宣;合成拟除虫菊酯中毒的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1985年03期 |
4 |
胡静;郑洪新;;益肾填精壮骨法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探要[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12期 |
5 |
李文盛;;拟除虫菊酯对埃及伊蚊幼虫的毒性和温度的关系[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8年01期 |
6 |
高建平;;拟除虫菊酯对哺乳动物的遗传学效应[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3期 |
7 |
董言德;董桂蕃;姜晓舜;;三种温度对拟除虫菊酯杀灭淡色库蚊幼虫效果的影响[J];医学动物防制;1991年03期 |
8 |
滕美林;补肾法验案五则[J];中医文献杂志;1994年04期 |
9 |
宋素花,张诏;健脾、补肾法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10 |
曹敏,运泰来,李伍全,孙红,庞希望,何正东,邹声听,詹道成;舰艇上德国小蠊对两种拟除虫菊酯的抗性[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3年05期 |
11 |
许金榜;心脏病应用补肾法理论探讨[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12 |
严红!430030武汉,石年!430030武汉,刘烈刚!430030武汉,刘毓谷!430030武汉;拟除虫菊酯对大鼠脑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结合的影响[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0年04期 |
13 |
尤忠孝;;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农药中毒的鉴别诊断[J];临床急诊杂志;2000年05期 |
14 |
王素青,石年;拟除虫菊酯对大鼠脑组织中白介素-1β的影响[J];中国职业医学;2002年02期 |
15 |
段亚亭;;补肾法的临床运用[J];实用中医药杂志;1988年02期 |
16 |
范云仙;;补肾法临床运用体会[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
17 |
高树堂,王清涛,刘江,金玉姬;补肾法在治疗HBsAg携带者中的运用[J];吉林中医药;1994年03期 |
18 |
左志雄,徐树槐;补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概况[J];大理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19 |
吴军高;以补肾法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3年05期 |
20 |
史慧玲;补肾法与骨质疏松症[J];中医药信息;200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