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喉癌前病变中医证候与iNOS和VEGF表达关系及金喉片治疗的研究

陶波  
【摘要】:喉癌前病变(Laryngeal Precancerosis)乃喉上皮增生性病变(epithelial hyperplastic lesions of the larynx,EHLL)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类比正常粘膜更易发生癌变的病理学变化。主要包括有慢性肥厚性喉炎(hyperplastic laryngitis);喉角化症(keratosis of the larynx),包括喉黏膜白斑病(leukoplakia)和喉厚皮病(pachydermia);成人的喉乳头状瘤(papilloma of the larynx)。临床上并非所有的喉癌前病变都最终发展为喉癌,一些可部分或完全消退,部分保持原有形态,仅少数在内源性和外源性有害因素作用下继续恶化或演变成癌。因此,及早识别和控制这些病变,研究其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其与恶变之间关系,对防止癌变的发生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中医古籍中并无“喉癌前病变”这一名称,但根据其反复不愈的声嘶特点,把其归属于“慢喉喑”“喉瘤”的范畴。喉癌前病变的喉局部表现为粘膜充血暗红肥厚、增生隆起,与中医学的血瘀证相一致,微循环障碍为其最基本的病理改变。中医证候本质是反映人体生理、病理的改变,应与蛋白质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蛋白质的动态性、可调节性、可加工、可修饰性更符合中医证候的可变性、多样性,因此,研究蛋白质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以与喉癌前病变密切相关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为切入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从细胞、分子水平上探讨喉癌前病变与中医血瘀证密切相关的微观指标,以及微循环障碍在癌前病变到发生癌变这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所起的影响,找寻一种有助于判断喉癌前病变发展趋势的量化微观指标,确定其基本中医证型,同时观察具有活血化瘀散结作用的金喉片对本病的干预作用,应用中医药阻断和逆转喉癌前病变,为中医药进行防癌、抗癌治疗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 一、文献研究 本文先推本溯源,复习了中医学古文献中有关喉癌前病变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文献,并且对近十年来关于中医治疗喉癌前病变研究进展作了一综述。然后概述了西医学对喉癌前病变的概念、病因、分类、诊断及治疗,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喉癌的关系以及嗓音的客观检测等相关研究进展。 二、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金喉片对血瘀型喉癌前病变的干预作用。 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瘀型喉癌前病变患者30例,采用金喉片口服治疗,每次4片,每日3次,以14天为一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在治疗第14天、第28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谭伯森;;中医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5期
2 陈辉;吴英;杨思进;;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8期
3 廖雪姣;杨大国;;从瘀论治慢性重型肝炎黄疸的概述[J];中医药信息;2011年05期
4 钱平;粟泉;蒋燕娟;;活血化瘀法在妇科异病同治中的运用[J];中医药导报;2011年08期
5 陈岚;;浅谈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兼血瘀证[J];黑龙江中医药;2011年04期
6 蒲翔;冯泳;梅颖;胡芳君;;理气活血法配伍规律的实验室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孙韶刚;;颈动脉狭窄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20期
8 宋恩峰;刘蒙;韦桂莲;刘晶晶;任开明;毕会民;;降糖调脂活血汤治疗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9 高兵;王淑杰;高魁林;;从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8期
10 李鑫辉;黄政德;葛金文;;加味丹参饮对血瘀证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年06期
11 王乐;陈志刚;孟繁兴;李学军;蔡英丽;马丽珍;;缺血预适应与痰证、血瘀证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7期
12 童存存;;周端教授从“瘀”论治心血管病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11年08期
13 杨徐杭;汶医宁;王军威;;痰、瘀体质与冠心病痰、瘀证探析[J];天津中医药;2011年04期
14 张春燕;何建成;蒋晓鸿;陆慧;李亚明;;心脑血管病血淤证症状构成比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1年08期
15 郭少贤;刘永惠;常靖;夏欣欣;王瑞;华莎;;麝香酮干预血瘀证乳腺癌组织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表达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1年02期
16 王大伟;邓定伟;肖南海;颜乾麟;韩天雄;;温阳活血方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干预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07期
17 黄琛;钱海凌;李丽;莫霄云;;活血利水中药复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并血瘀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7期
18 宋庆桥;胡元会;商秀洋;石洁;吴华芹;曹雪滨;李俊峡;;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tPAI-1、sICAM-1及MMP-9的表达变化[J];中国中医急症;2011年09期
19 陈维文;王萍;张广中;姜春燕;周冬梅;孙丽蕴;王莒生;邓丙戌;李萍;赵一鸣;刘瓦利;瞿幸;曾琳;李若瑜;;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与年龄、病程关系的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0 张竞之;陈利国;胡小勤;贾会欣;;黄芪多糖对原发性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春林;;AMI中血瘀证与其它诸证的相关关系探讨(附30例AMI证型调查)[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孙喜稳;陈利国;王华强;屈援;颜亮;唐海兰;李晴;;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致伤HUVEC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陈利国;屈援;张春玲;何孟栖;葛红颖;聂优爱;胡小勤;孙兆贵;张庆祥;;RT-PCR分析血瘀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情况[A];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何小萍;;肾病血瘀证浅析与治疗摘要[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唐伯青;;情志疗法在血瘀证中的应用及探讨[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自强;;浅谈血瘀证临床证治[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刘红健;;浅谈血瘀证的辨治体会[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四诊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云鹰;王勤;张爱娥;朱姗;琚玮;马淑霞;顾贞芳;;小儿过敏性紫癜血瘀证与血、尿TNF-α、Ⅳ-C相关性的临床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戴豪良;;关于血瘀证研究思路及方法的若干问题[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方邦江;周爽;陈如泉;;血瘀证血LPO、SOD、GSH-PX及红细胞膜Na~+-K~+-ATPase改变的临床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波;喉癌前病变中医证候与iNOS和VEGF表达关系及金喉片治疗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张瑞江;血瘀证传统辩证诊断的数学模型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黄旭东;膝骨关节炎骨髓水肿与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王万智;损伤血瘀证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免疫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陈彩凤;喉癌前病变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刘坤;高血压病血瘀证研究与中药干预[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7 马民;血瘀证形成的微观机理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8 杜健鹏;益气活血法治疗介入后冠心病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9 谭光波;冠心病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与ACE、FⅦ、ApoE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10 王丽颖;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的药效学解构与动态演变的多维度诠释[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相来;针灸对大鼠血栓前状内皮素、血栓素、6-酮前列腺素影响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2 汪莎;化瘀止血方治疗流产后子宫出血不净(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李永峰;血瘀证形成与肝失疏泄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李湘;降脂消斑片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痰热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郑弘义;慢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证型及血瘀证与血中内皮素、一氧化氮关系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0年
6 陈懿;一种基于血管内皮损伤的局灶性脑梗死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建立[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7 乔铁;人参当归不同配比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4年
8 董莹;榄香烯乳注射液对化疗引起的易栓状态(血瘀证)的干预作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宋惠玲;糖尿病血瘀证的证候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郭建芳;产后宫泰颗粒治疗血瘀证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赵章忠教授;血瘀证可引起哪些疾病[N];上海中医药报;2000年
2 上海中医药大学 赵章忠教授;血瘀证可引起哪些疾病[N];上海中医药报;2000年
3 刘凌;诠释血瘀证[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4 记者 樊丹;血瘀证检测实现可视化[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5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 谢嘉文副主任医师;脑血瘀证[N];上海中医药报;2000年
6 上海中医药大学 沈施德 教授;血瘀证的病因[N];云南日报;2000年
7 上海中医药大学 沈施德教授;为什么说血瘀证是百病之源[N];上海中医药报;2000年
8 万同己;暨南大学研究证实:血瘀证与c-fos基因表达关系密切[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史载祥;血瘀证研究现状及展望[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10 崔昕;攻关四十年[N];中国医药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