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前病变中医证候与iNOS和VEGF表达关系及金喉片治疗的研究
【摘要】:喉癌前病变(Laryngeal Precancerosis)乃喉上皮增生性病变(epithelial
hyperplastic lesions of the larynx,EHLL)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类比正常粘膜更易发生癌变的病理学变化。主要包括有慢性肥厚性喉炎(hyperplastic
laryngitis);喉角化症(keratosis of the larynx),包括喉黏膜白斑病(leukoplakia)和喉厚皮病(pachydermia);成人的喉乳头状瘤(papilloma of the larynx)。临床上并非所有的喉癌前病变都最终发展为喉癌,一些可部分或完全消退,部分保持原有形态,仅少数在内源性和外源性有害因素作用下继续恶化或演变成癌。因此,及早识别和控制这些病变,研究其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特点及其与恶变之间关系,对防止癌变的发生发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中医古籍中并无“喉癌前病变”这一名称,但根据其反复不愈的声嘶特点,把其归属于“慢喉喑”“喉瘤”的范畴。喉癌前病变的喉局部表现为粘膜充血暗红肥厚、增生隆起,与中医学的血瘀证相一致,微循环障碍为其最基本的病理改变。中医证候本质是反映人体生理、病理的改变,应与蛋白质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蛋白质的动态性、可调节性、可加工、可修饰性更符合中医证候的可变性、多样性,因此,研究蛋白质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以与喉癌前病变密切相关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为切入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从细胞、分子水平上探讨喉癌前病变与中医血瘀证密切相关的微观指标,以及微循环障碍在癌前病变到发生癌变这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所起的影响,找寻一种有助于判断喉癌前病变发展趋势的量化微观指标,确定其基本中医证型,同时观察具有活血化瘀散结作用的金喉片对本病的干预作用,应用中医药阻断和逆转喉癌前病变,为中医药进行防癌、抗癌治疗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
一、文献研究
本文先推本溯源,复习了中医学古文献中有关喉癌前病变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等方面文献,并且对近十年来关于中医治疗喉癌前病变研究进展作了一综述。然后概述了西医学对喉癌前病变的概念、病因、分类、诊断及治疗,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喉癌的关系以及嗓音的客观检测等相关研究进展。
二、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金喉片对血瘀型喉癌前病变的干预作用。
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血瘀型喉癌前病变患者30例,采用金喉片口服治疗,每次4片,每日3次,以14天为一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在治疗第14天、第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