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证候分布规律及益气活血蠲毒法机制探讨
【摘要】:1 研究背景
慢性肾衰竭(即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CRF)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各种肾脏病的最终结局,年发病率为100-150/100万,常进行性加重至尿毒症晚期,只有靠费用昂贵的肾脏替代治疗(透析或肾移植)才能维持生命,给国家及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目前现代医学通过控制饮食、降低血压、调整血脂、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方法延缓慢性肾衰竭病情的进展。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表明,中医中药在缓解慢性肾衰竭症状、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早中期肾功能进展、推迟透析和肾移植时间等方面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大大提高了CRF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导师杨霓芝教授治疗肾脏病经验十分丰富,自1995年来开始开展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研究。导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气虚血瘀证是慢性肾脏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病变证型,其因气虚易发病,因血瘀致疾病迁延难愈,虚与瘀均贯穿于疾病过程的始终。其中气虚为本,血瘀为标,二者互为因果,构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慢性肾脏疾病大多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而凝血机制障碍则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益气活血类方药可有效地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从而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程。其中以益气活血大法为组方原则的通脉口服液防治慢性肾炎的研究1997年获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资助,2002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药开发项目,2002及2003年各获1项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目前已经初步证实通脉口服液可以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增生,延缓肾纤维化,对炎症因子网络进行调控为通脉口服液有效作用机制之一。
本课题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两方面展开研究: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不同阶段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探讨益气活血蠲毒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治疗效果及地位,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2 慢性肾衰竭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大样本慢性肾衰竭病例的中医证候、四诊指标等信息采集,从而探讨出慢性肾衰竭证候分布规律,为慢性‘肾衰竭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2.1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多个肾病专科慢性肾衰竭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观察慢性肾衰竭不同分期证候分布特点,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2.2 方法:病例来源: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分院肾内科、广州市中医院肾内科、中山医科大学珠海五院肾内科、肇庆市中医院肾内科、新会市中医院肾内科、汕头市中医院肾内科等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按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纳入符合条件患者共计410例,其中男性239例(56.67%),女性171(43.33%);年龄最小
|
|
|
|
1 |
马世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2 |
洪涛,刘华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5年02期 |
3 |
白文英;;慢性肾衰竭并发全血细胞减少[J];中国血液净化;2006年08期 |
4 |
寿松涛;于红;;肾衰竭[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7年06期 |
5 |
崔秀娴;张春林;国春玲;杨庆春;;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包积液17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20期 |
6 |
张喜林;孛文虎;李路勇;李书花;;中药灌肠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慢性肾衰竭3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9年10期 |
7 |
杨秀炜;周微;;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年02期 |
8 |
石禄勇;;慢性肾衰竭合并抗生素脑病1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03期 |
9 |
张璟;苏安生;;阿魏酸钠治疗50例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J];安庆医学;2004年02期 |
10 |
孙文武;;肾康3号治疗慢性肾衰竭2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08期 |
11 |
黄士斌,范鸿生,刘强,王新华;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的微量元素代谢观察[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5年04期 |
12 |
逯爱平!(063000唐山),史国辉!(063000唐山),王志红!(063000唐山);4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析[J];临床荟萃;2000年05期 |
13 |
张文欣!(530021南宁),龚智峰!(530021南宁),彭小梅!(530021南宁);慢性肾衰竭并发尿路感染58例分析[J];临床荟萃;2000年11期 |
14 |
孔薇;邹燕勤治疗慢性肾衰竭思路与方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5 |
白善信;慢性肾衰竭的中草药防治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年04期 |
16 |
孙岚云;慢性肾衰竭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年07期 |
17 |
罗宏,杜锦海;清热解毒通便利水治疗慢性肾衰竭5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年10期 |
18 |
王少华,赵德喜,刘霞;慢性肾衰竭血虚机制浅析[J];山东中医杂志;2002年03期 |
19 |
刘爱珍,陈荣鸾;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3期 |
20 |
邢海燕,董晓伦;叶任高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