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不孕IVF-ET卵泡液与子宫内膜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
【摘要】:生殖是人类生存延续的永恒主题,但由于近代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使生命之源的产生发生障碍,为了生殖过程的延续,辅助生育技术应运而生,并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日新月异,通过改进超排卵方案、提高卵子质量、发展实验室培养系统、开拓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面,以达到提高妊娠率,减少并发症,出生健康婴儿的辅助生育技术的最终目的。近五年来,中医药渗透入辅助生殖的各个环节,在诱导排卵,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并有效地降低西药毒、副作用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二至天癸颗粒是经临床实践筛选出的促卵泡发育的有效中药方剂,具有补肾益天癸,养血调冲任之效。本课题以该方与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相结合,采用现代生殖医学的相关观察指标,从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两个方面,对二至天癸颗粒在IVF-ET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探讨。
临床研究
背景:不孕不育症是影响育龄夫妇双方身心健康的世界性问题,据统计,在我国约有10%的育龄夫妇存在着生殖障碍,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术为千万不孕不育夫妇带来了福音。但其临床妊娠率却一直未能尽如人意,徘徊于30%~40%之间。如何提高IVF-ET过程中卵细胞质量及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而提高临床妊娠率已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医药在不孕不育的治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现代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临床研究日趋深入,研究的方法更加客观,治疗的手段更加科学。在大量总结前人经验,挖掘祖国医学医药宝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途径。近年来结合现代辅助生殖技术,在诱导排卵、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并有效地降低西药毒副作用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使中医药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从理论和临床两方面均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二至天癸颗粒是经临床实践筛选出的促卵泡发育的有效中药方剂,具有补肾益天癸,养血调冲任之效。前期研究显示,能提高卵细胞质量及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目的:采用生殖医学的相关观察指标,对二至天癸颗粒在IVF-ET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探讨。
方法: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因输卵管因素行IVF-ET的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其中治疗组33例,33个治疗周期;对照组33例,33个治疗周期。采用IVF-ET治疗中目前常规应用的控制性超排卵长方案,治疗组在IVF治
|
|
|
|
1 |
胡毅娜;靳镭;余凡;;PCOS患者血清及卵泡液抑制素水平与体外受精结局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26期 |
2 |
张亚红;徐仙;;卵泡液细胞因子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关系[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年01期 |
3 |
张宁;;痰湿型PCOS患者抑制素B水平与体外受精结局的相关性[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4 |
郭新宇;张金玉;郭智勇;李文玲;葛明晓;张艳玲;于妍;谢素嫣;;血清及卵泡液瘦素水平与IVF-ET中卵巢反应性的关系[J];广东医学;2007年10期 |
5 |
余凡;胡毅娜;靳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及脂联素受体表达的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02期 |
6 |
邵明君;叶碧绿;赵军招;林文琴;林金菊;周红卫;;瘦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及体外受精结局的相关研究[J];生殖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
7 |
连方;滕依丽;张建伟;孙振高;刘延荷;马凤梅;张宁;王利红;孟茜;;二至天癸颗粒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人卵泡液白血病抑制因子和卵细胞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11期 |
8 |
左一鹏,李建业,朱淑霞;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卵泡液中免疫球蛋白的测定[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年06期 |
9 |
王克华,刘培淑,李娟,董云玲,张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预测因素的初步探讨[J];生殖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
10 |
董丽霞;徐素欣;曹金凤;王玮;;同型半胱氨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子质量及发育潜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16期 |
11 |
陈雷宁;全松;;胚胎反复着床失败免疫学评估与治疗策略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年12期 |
12 |
党小红,王莉云,马学工,沈源春;高原地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40周期临床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
13 |
雷金梅;韩宝生;樊桂玲;姚新芳;刘东婷;李宜学;赵宏涛;;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体会[J];中国综合临床;2006年05期 |
14 |
陈卫;;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J];医学综述;2009年14期 |
15 |
唐志霞;曹云霞;魏兆莲;章志国;邢琼;梁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宫内外复合妊娠2例报告[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年10期 |
16 |
沈健;冯云;龙雯晴;喇端端;;颗粒细胞抑制素B的表达及其在女性生殖中的意义[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12期 |
17 |
王玮;蔺会兰;徐素欣;郝桂敏;崔娜;;前列腺素E_2对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8年10期 |
18 |
梅巳;徐仙;陈琰;;干细胞因子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关系[J];宁夏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
19 |
朱依敏,黄荷凤;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单卵双胎妊娠一例[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年06期 |
20 |
胡娅莉,孙海翔,王玢,朱卫东,王志群;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防治[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