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症候及证型分布特点的研究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病例的一般情况、症状、部分体征、舌脉象以及部分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传统中医辨证与现代聚类分析方法,深入系统研究珠三角地区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症候、证型特点,为岭南地区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研究及指导临床实践,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
方法:主要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严格按照入选标准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各大中医院(包括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中医院、佛山中医院、中山市中医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住院病人,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期间的部分门诊病人,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成年患者,收集包括人口学一般情况、自主症状、舌脉象、体征、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观察、分析患者的症候分布,分别采用传统中医辨证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证型分布,并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分析实验室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结果:本研究入选病例共331例,部分病例根据水肿期、非水肿期分别收集两次资料,共收集资料480例次。其中水肿期336例次,非水肿期144例次。所收集病历的病程长短不一,从最短几天到最长20余年不等,而水肿期与非水肿期患者的病程有显著性差别(P<0.01),年龄、性别无差别。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自主症状中出现较多的症状有下肢肿(68.3%)、乏力(51.7%)、纳差(47.1%)、面肿(42.7%)、尿少(40.8%)、疲倦(35.4%)、腰酸(32.5%)等,水肿期出现最多的症状为纳差(44.3%),其次有乏力(43.4%)、小便少(41.1%)、口干(33.0%)、疲倦(32.7%)、腹胀(32.1%)、便溏(24.4%)、腰酸(23.2%)、尿黄(18.7%)、面色萎黄(17.0%)等。非水肿期出现最多的症状为乏力(74.3%),其次为腰部酸痛(54.2%)、纳差(53.5%)、疲倦(41.7%)、小便少(40.3%)、肢冷(31.3%)、腿软(27.8%)、口干(23.6%)、失眠(22.9%)等。从采集的自主症状来看,水肿期及非水肿期虚证症状均明显多于实证症状。
水肿期虚证中,从气血阴阳虚分析,气虚(48.5%)最多,其次为阳虚(9.5%)、阴虚(8.0%),最少的为血虚(3.3%)。从五脏虚分析,脾虚最多,占水肿期总病例数的53.3%,其次为肾虚(47.0%)、心虚(14.3%),最少为肝虚(4.8%)。从复合虚证分析,脾肾气虚最多,占所有病例的15.2%;其次为脾肾阳虚(9.2%),气阴两虚(7.4%)、阴阳两虚(2.7%)、肺肾气虚(1.2%);肝肾阴虚(0.9%)最少。水肿期实证中除水湿外以湿热最多,占所有病例数的34.2%;其次为血瘀(15.8%)、外感(15.2%)、湿浊(3.9%);气滞(0.8%)最少。临床上,水肿期大多数病例表现为虚实错杂证(83.3%),其中单独表现为实证的证型有湿热、湿浊、外感等三种。虚实夹杂证中较多见的有脾肾气虚兼水湿、脾肾阳虚兼水湿、脾肾气虚兼湿热、脾肾气虚兼血瘀等。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水肿期样本分成7个证型,实证有外感、湿热、湿浊,其中湿热组样本例数最多;虚实夹杂证中脾肾气虚兼水湿组的样本例数远远多于脾肾阳虚兼水湿组;其次为脾肾气虚兼湿热、脾肾气虚兼血瘀,与传统辨证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非水肿期虚证中,以气血阴阳虚证分析,阴虚(50.7%)最多,其次为气虚(50.0%)、阳虚(20.8%),最少的为血虚(4.9%)。以五脏虚证分析,非水肿期肾虚(43.8%)最多,其次为脾虚(37.5%)、心虚(12.5%),最少为肝虚(5.6%)。复合虚证中气阴两虚(29.2%)最多,其次为脾肾气虚(25.0%)、脾肾阳虚(6.3%);肺肾气虚(0.7%)最少。非水肿期实证中以湿热(34.7%)最多,其次为血瘀(31.9%)、外感(11.8%)、湿浊(11.8%);气滞(2.1%)最少。非水肿期患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虚实错杂的情况(93.7%)。非水肿期外感、湿浊证均与虚证夹杂;湿热及血瘀证各有不同比例的样本为单独实证者。聚类分析结果:非水肿期最多见的实证有湿热、血瘀;最常见的虚证为脾肾气虚和气阴两虚;虚实夹杂证中以气阴两虚兼湿浊、肺虚外感多见。
结论: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调查研究结果初步显示:
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症候分布特点:从症状分布来看,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无论水肿期还是非水肿期均以虚证症状多见。
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证型分布特点:水肿期最常见的实证有水湿、湿热、湿浊、外感,其中水湿、湿热最多;单种虚证中以气虚、脾虚、肾虚最多,复合虚证中以脾肾气虚最多。虚实夹杂证最常见的有脾肾气虚兼水湿、脾肾阳虚兼水湿、脾肾气虚兼湿热、脾肾气虚兼血瘀等,其中脾肾气虚兼水湿比脾肾阳虚兼水湿多见。非水肿期最常见的证型包括实证有湿热、血瘀,其中湿热最多见;单种虚证中以阴虚、气虚、肾虚、脾虚最多,复合虚证常见的有气阴两虚和脾肾气虚等,其中气阴两虚最多见;虚实夹杂证中以气阴两虚兼湿浊、肺虚外感多见。
3.水肿期与非水肿期的证型临床表现特征为虚实夹杂证多见,且虚实并见的类型比较复杂,往往是多个证型夹杂出现在同一病例中。
4.实验室检查与证型相关性研究表明:水肿期患者脾肾阳虚型血浆白蛋白偏低,外感证患者血浆球蛋白偏低。
|
|
|
|
1 |
温库庆,楼宝亿;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0例临床探讨[J];广东药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2 |
周亚滨;蒋淑艳;咸钦荣;孙廷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辨治[J];中医药学报;1997年02期 |
3 |
熊雁,吴澄清;4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免疫状态实验室检查[J];上海医学;1998年09期 |
4 |
杨卫国;刘太领;;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07年02期 |
5 |
陈立;;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45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年07期 |
6 |
臧新莲;;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0例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29期 |
7 |
吴文先;程艳波;刘霞;;水蛭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年06期 |
8 |
崔向飞;;黄葵胶囊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年01期 |
9 |
陈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路径(2010年版)[J];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12期 |
10 |
黎磊石;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疾病专题讲座(一)[J];新医学;1981年02期 |
11 |
王亚平;姚大力;;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临床医生;1988年04期 |
12 |
;成人肾病综合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1989年10期 |
13 |
刘志红;张苗;黎磊石;;肾病综合征诊断治疗的现代观念[J];中国医刊;1990年04期 |
14 |
罗舜达;;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J];广州医药;1993年03期 |
15 |
王国保,张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年06期 |
16 |
李振彪,徐家云,杨慧敏,韦俊,郭春燕,朱立红,朱月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纤溶系统酶的活性变化[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9年01期 |
17 |
周春,刘悠南,农玉芳;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血脂及载脂蛋白变化[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8 |
孙兰芝,朱培勋,陈玉,曲春燕;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3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5期 |
19 |
吴春玲;强的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00年10期 |
20 |
霍江萍,陈小兰,屈晓,郑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检测血清抗心磷脂抗体的意义[J];山东医药;2001年1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