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针灸加中药熏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钟志国  
【摘要】: 肌筋膜症候群是因为肌肉微创伤(microtrauma)或大创伤(macrotrauma)使得肌肉收缩,造成局部缺血、缺氧、分泌刺激受伤部位的化学物质,使肌肉内部组织进一步发炎、疼痛,是腰臀部肌膜、肌腱、韧带和脂肪组织的纤维组织病变;故又称为腰背肌筋膜炎,属中医学痹证的范畴。 其病因与姿势不良、肌肉过度使用有关,故在中医学上将其归属于「劳损」的范围,意即由于劳逸失当或体位不正所导致的慢性损伤;又因患者多有遇冷或遇风疼痛更厉害的感觉,所以一般俗称「肌肉风湿」。这是因为病灶部位本已循环不良,吹到风或冷气时血管收缩,局部循环更加恶化所致。其主要病因有慢性损伤筋络不舒,如长期单一姿势弯腰工作、经常负重;外感风寒湿邪,经络痹塞,随天气变化,遇冷加剧;及久病劳损肝肾不足,年老或久病体虚。 依据台湾中央健康保险局统计(2007)显示,2006年全年曾因上下背痛症候群就诊的人数有214万余人,平均每人就诊2.5次。台湾行政院卫生署数据显示总人口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曾有下背痛的经验,而国外的流行病学研究指出,一般族群下背痛之点盛行率为15-30%,一个月盛行率约30-40%,而终身盛行率可达60-80%以上。国内下背痛一年盛行率为35-58%,与国外的数据相近。 肌筋膜炎症候群病因学至目前为止,为何形成激痛点及传导痛,其原因及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是在筋膜炎症候群形成之前,一定先形成激痛点。所以对筋膜炎症候群来说,不论是诊断或治疗,激痛点几乎就是关键所在。 近年来针灸的功效已经在国际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临床减缓疼痛上的应用更为先进国家所肯定与采用。許多以针刺治疗下背痛的研究,证明针刺治疗对慢性下背痛确有疗效,甚至针刺治疗效果优于物理治疗。而中药熏蒸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它是借热力和药治的共同作用,通过扩张皮肤微小血管,加快血液循环,由表及里,在温热中实施治疗。利用皮肤的生理特性,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中药熏蒸不但能缓解风湿关节病引起的疼痛,还具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对亚健康者尤其有效。 针灸加熏蒸可视为一种综合疗法,首先采用针灸治疗,使针体刺入穴位深处,以刺激经脉,达到活血通络,促进血液运行,再采用熏蒸方法,通过皮肤穿透性的温热作用,又进一步改善了腰背部软组织的血运,增加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提高了治疗效果,透过两者结合用以治疗肌筋膜炎,希望能够达到更佳的疗效。 目的: 本研究基于上述认识,以中医学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临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对照的方法,观察针灸加中药熏蒸疗法对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区组选择90例患者作系统观察,分为针灸加中药熏组、针灸组及对照组。其中针灸加中药熏组30例,采用针灸加中药熏蒸的方法,每日1次,共计10日。针灸组30例,采用针灸加中药熏蒸的方法,每日1次,共计10日。对照组:采用中药平胃散锭剂口服,每次3锭,每日3次,共计10日。三组均连续治疗10日,在此期间均停止服用其它药物或治疗方法。 结果: 按照主要症状疗效评定标准,经统计学分析后,在休息痛、压痛、腰部关节活动度障碍、肌力检查及行走活动能力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针灸加中药熏组均优于针灸组、对照组(P<0.05)。提示针灸加中药熏蒸能明显消除和改善腰背肌筋膜炎所造成的休息痛、压痛、腰部关节活动度障碍、肌力检查及行走活动能力。 针灸加中药熏组治疗前症状积分为11.64±4.92,治疗后症状积分为3.78±1.82,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针灸组治疗前症状积分为11.52±4.21,治疗后症状积分为4.32±1.93,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为11.21±4.06,治疗后症状积分为6.68±2.21,与治疗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积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针灸加中药熏组和针灸组症状具有可比性,针灸加中药熏组与针灸组均能明显改善腰背肌筋膜炎的症状,针灸加中药熏组与针灸组及对照组相比较,针灸加中药熏组疗效明显优于针灸组及对照组。 结论: 使用针灸加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对于消除休息痛、压痛、腰部关节活动度障碍、和改善肌力检查评分及行走活动能力均能有明显的统计意义,对于不同的症状表现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又针灸加中药熏组疗效明显优于针灸组及对照组,说明针灸加中药熏组在临床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方面较针灸组及对照组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在疗程内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说明其治疗方法及为期10天的疗程是安全可靠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于德宝,渠鹏程,刘鸣;中药熏蒸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年03期
2 刘玲霞;;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7年09期
3 刘雪梅;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痹证64例观察与护理体会[J];右江医学;1996年03期
4 臧岩,国庆,刘红;针刺配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05期
5 李慧英;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腰肌劳损62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4年08期
6 夏虹;王德印;;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18期
7 吴天然;王荣茂;;中药熏蒸疗法在膝骨性关节炎的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2006年06期
8 刘秀清,黄志明,陈世安;中药熏蒸治疗背肌筋膜炎57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1年02期
9 耿丽,黎凤燕,刘晓哲,李森;内服外熏治疗黄褐斑120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0 罗笑;中药熏蒸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4年02期
11 吴秋实;;中药熏蒸疗法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综合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年07期
12 董征;;针灸对臂神经丛炎的治疗作用[J];中医杂志;1957年12期
13 周卫峯;;针灸治疗丝虫病象皮肿112例初步报告[J];中医杂志;1960年05期
14 李斌;刑志超;;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20例观察[J];天津医药;1961年08期
15 吴德配;;针灸治疗硝酸烟中毒初步报告[J];云南医药;1964年03期
16 郭文堂;赭石治疗小儿癫痫[J];新中医;1976年01期
17 万应强;针灸治疗鼻衄两例[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18 周文英;针灸治疗112例面瘫的临床分析[J];新中医;1992年11期
19 李海红,李寒娟,陈英薇;101例脑卒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20 ;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J];山东中医杂志;199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小军;谭畅;张自方;;针灸治疗偏头痛80例临床观察[A];2010湖南省针灸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2 罗大万;;牙痛针灸治疗体会[A];重庆市针灸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马忠立;高林豫;温瑰隽;万凤伟;马巍;安英;王文远;;平衡针灸治疗复合性老年病[A];第四次全国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4 储浩然;丁义侠;薛西林;孔红兵;;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及机理研究概况[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全国第十九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施茵;马晓芃;刘慧荣;吴璐一;吴焕淦;包春辉;;针灸治疗克罗恩病的进展与思考[A];中国针灸学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妍文;符文彬;樊凌;欧爱华;彭汉郭;;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随机对照文献的质量评价[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柳华;张世平;王济良;杜鑫;何学芳;;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系统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徐天朝;苏晶;;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与思考[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任叔阳;张桢;张冬凤;贺平;;针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研究进展[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10 任叔阳;张桢;张冬凤;贺平;;针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研究进展[A];中国肛肠病研究心得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志国;针灸加中药熏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蔡宏伟;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伍敏新;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文献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长峰;针灸治疗痹证的古代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叶金国;针灸治疗产后疾病的历代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邝慧芳;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徐瑞琦;从心胆论治针灸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李丽萍;调气安神法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中枢调控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潘家怡;雷射针灸治疗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李斌;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文献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浩铭;针灸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蔡宏伟;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吴玉华;薄氏腹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4 陈卓;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5 刘坤;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古今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松川秀夫;中医对阿尔茨海默型老年性痴呆病程之探讨[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7 李凯;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8 宋鹏;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中心型)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吴明昌;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陈燕云;薄氏腹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 陈晓军 方针;针灸治疗中风的方式需商榷[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李强;按摩+针灸治疗糖尿病[N];大众卫生报;2004年
3 陆萍;针灸治疗误诊患者4例分析[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4 王怀成;中医针灸治疗开始列入德国医疗保险[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5 包博;针灸治疗尿失禁[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6 解放军305医院理疗科副主任医师 马彦红;中风病人针灸治疗应趁早[N];健康时报;2005年
7 程莘农;经脉病候辨证的新突破[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记者 张斌 通讯员 李凯辉;3家庭当选 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N];湖南日报;2010年
9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颈椎病的针灸治疗[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10 ;腿麻木可以做针灸治疗吗?[N];健康时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