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肾移植术后近期的中医证候特点以及山子合剂初步干预的临床研究

邹川  
【摘要】: 目的 1证候研究:初步揭示肾移植术后近期的证候分布规律,分析证候形成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肾移植术后近期的主要病机。 2临床观察:初步观察山子合剂对肾移植术后干预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相关机制,为进一步扩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打下基础。 方法 1证候研究 纳入肾移植术后符合标准的受者共42例,采用前瞻性的证候观察方法,观察时间段在其术后3个月,中位观察时间为3.2±0.4月。 首先全面调查肾移植术后的中医药文献,制定肾移植后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患者出院后3月内每月复诊一次,记录每次复诊的中医四诊资料。观察完毕后将所有的资料输入SPSS 13.0软件为平台的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受者的证候分类应用样本聚类分析,对具体中医四诊指标应用指标聚类分析,对等级资料进行Ridit和秩和分析。 2临床观察: 纳入符合标准的肾移植术后受者共62例,术前、手术、术后的一般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按照前瞻性、随机、开放、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入选的肾移植受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干预组和单纯西药干预组。中西医结合干预组在西医干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予以中药山子合剂免煎剂,早期恢复的观察时间为术后2周内,近期干预的观察时间为术后1月至4月,总共3个月。 观察术后移植肾早期(2周内)恢复的指标(24h尿量、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血清肌酐清除率、移植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急性排斥反应的指标(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相同治疗下的有效率);中药减少免疫抑制剂毒副作用的疗效指标(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清蛋白、血清尿酸等和三月内的感染发生率等)。 将原始数据填入观察随访表,并建立数据库。所有统计学检验均在SPSS 13.0平台上进行统计。 结果 1.证候研究: 1.1肾移植术后近期中医证候的分布情况 中医虚证的分布依次为:肾虚(50%),脾气亏虚(26.2%),脾肾气虚(14.3%),肝肾阴虚(9.5%);实证的分布依次为:血瘀证(59.5%),湿热证(31.0%),湿热瘀阻(9.5%)。 1.2肾移植术后近期(术后3月)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 1.2.1病程:肾移植术后虚症中大多数(76.2%)肾虚证型的受者术前慢性肾衰非透析阶段的病程较长(2—6年),而大部分(63.6%)脾气亏虚证型的受者慢性肾衰非透析阶段的病程相对较短(<2年);肾移植术后表现为湿热证的慢性肾衰非透析阶段的病程相对较短(<2年的为46.2%,2—4年的为30.8%,4—6年的为23.0%),而血瘀证的慢性肾衰非透析阶段的病程相对较长(<2年的为20.0%,2—4年的为32%,4—6年的为44%);同样的大多数(71.4%)肾虚证型的受者术前透析的时间较长(2—6年),而大部分(75.0%)肝肾阴虚证型的受者透析阶段的病程相对较短(<2年);肾移植术后表现为湿热证的术前透析时间较短(<2年的为61.5%),而表现为血瘀证的术前透析时间较长(>2年的为84%)。 1.2.2急性排斥反应:各个证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比例,以肾气亏虚证和血瘀证最高,分别为(38.1%,36.0%)。 1.2.3免疫抑制剂:实证中以湿热证的激素用量为大(激素剂量在10mg以上的占69.2%),而在各虚证中激素用量超过维持量的(>10mg)受者比例依次为肾虚证47.6%,脾气亏虚证72.8%,肝肾阴虚证100%;肾虚证和血瘀证中环孢素浓度偏高(CsA浓度>300ng/ml)的受者比例也较高,分别占66.6%和64.0%。 1.2.4感染:脾、肾亏虚的受者都亦发生感染,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72.7%、66.7%。 2.临床观察: 2.1早期(2周内)恢复的指标:术后第3天、第5天,治疗组24h尿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肌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内生肌酐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14天,治疗组段动脉和叶间动脉的血流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急性排斥反应的指标:治疗组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2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P<0.05);相同治疗下的有效率,治疗组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3%(P<0.05);急性排斥反应期,治疗组血浆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3中药减少免疫抑制剂毒副作用的疗效指标:治疗组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尿红细胞、尿白细胞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值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4治疗组治疗后肾气亏虚证积分、血瘀证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 1证候研究: 1.1肾移植后正常恢复的受者于术后3月内,中医证候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其中肾虚血瘀是最常见的证候状态。 1.2肾移植术后正常恢复受者的中医证候与术前的尿毒症疾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感染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临床观察: 2.1山子合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移植肾的早期恢复,表现在改善移植肾的血液流变学,增加移植肾泌尿,减轻尿毒症症状等方面。 2.2山子合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肾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或减轻其损害的程度,表现在降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并且提高激素治疗的缓解率。 2.3山子合剂对免疫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可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免疫抑制剂的骨髓抑制,可以提高血红细胞、白细胞的数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免疫抑制剂对肝功能的损伤程度,可以降低血清转氨酶,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移植肾,可以改善肾移植术后的血尿和白细胞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免疫抑制剂带来的代谢紊乱,可以降低血脂、血糖;山子合剂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免疫抑制剂引起的感染发生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叶桂荣;1例肾移植术后3次肾血管破裂抢救的护理体会[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2 邱文涛;张天军;李恢樵;叶小缅;;三联用药免疫抑制疗法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1996年02期
3 袁静,陈江华,朱丽亚,朱琮;肾移植术后妊娠分娩1例[J];浙江医学;1998年07期
4 王晓平 ,苏小壮,梁宏,孙毅海,陶卫琦,刘昕;肾移植术后并发肺结核一例报告[J];广西医学;2002年06期
5 张彤 ,孟慧林;肾移植术后恶性肾肿瘤2例报告[J];交通医学;2002年02期
6 冉令霞,张莉;肾移植术后超大量输液的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2年07期
7 山丹,赵亚红,温宏武,廖秦平;双肾移植术后患宫颈原位癌一例[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3年04期
8 王彦斌,韩国林,闫霜;肾移植术后Kaposi肉瘤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04期
9 陈铭,汤水福,陈刚毅,邱云桥,孟磊,卢春柳;活血化瘀法对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临床疗效影响的初步探索[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0 曹贵华;滕东海;卢一平;杨宇如;;肾移植患者反应性精神障碍的防治[J];华西医学;2006年03期
11 何龙;刘龙;郭时英;;肾移植术后并发泌尿系肿瘤6例诊治分析[J];沈阳部队医药;2007年05期
12 荣景;张辉;郑海燕;;肾移植术后心脏瓣膜置换术一例[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7年11期
13 周乙华;刘冬生;;肾脏移植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1989年01期
14 周世文;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肾移植病人环孢霉素全血浓度及药代动力学[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0年S1期
15 陈昭颉;韦燕燕;;肾移植术后存活三年以上9例病人的随访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1992年05期
16 陈翠华,王英;肾移植术后妊娠分娩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4年04期
17 唐跃斌;肾移植术后的营养治疗[J];肠外与肠内营养;1996年02期
18 张静,王锦华;肾移植术后超大量静脉输液护理体会[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19 徐音;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期恢复原因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年04期
20 王树义,向军,伍秋生,刘龙,杨海龙,谢晓冬,杨宏伟,李昕,范连慧;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的防治[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毅;张镭;钱晓军;翟仁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辛华雯;刘慧明;余爱荣;吴笑春;李罄;;CYP3A5*3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术后环孢素肝损伤的相关性[A];第十二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吕海燕;;肾移植术后的营养支持[A];2007浙江省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朱云松;刘俊;张源锋;张利朝;;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合并结核一例[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第二次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罗雅玲;徐健;于立新;魏冬梅;;肾移植术后细菌性肺部感染[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董云;;13例肾移植术后间质性肺炎的护理体会[A];河南省护理学会外科急危重病人监护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7 王红;张淑文;;肾移植术后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谢文卿;黄洪锋;吴建永;王逸民;瞿立辉;陈江华;;3例肾移植术后微小病毒感染导致的纯红再障的治疗及体会[A];2008年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吴斌;柳汝明;唐尧;;肾移植术后低剂量环孢素A免疫抑制治疗的Meta分析[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李瑞;;肾移植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A];全国医院感染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川;肾移植术后近期的中医证候特点以及山子合剂初步干预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肖政;中医药治疗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反应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陈天定;中医药治疗更年期失眠的文献系统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张华;中医六经厥阴辨证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及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纯化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方斌;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塌陷的力学相关因素与治疗策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尹海波;东北产老鹳草类药材的生药学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李沙丹;ESM-1在肾移植急性排斥中的检测和临床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8 陈兵;中国肾功能衰竭患者铅、镉、硒、锶、铝的水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黄圣源;从中西医对中医药的认识差异谈中医药在全球的发展[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张瑞生;中西梦境意象解读比较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健脾益肾法对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FK506)血清药物浓度影响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张晓宁;肾移植术后不同阶段中医症候及证型分布特点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胡琛;肾移植术后多尿期尿液变化规律和补液方案优化的护理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4 刘晓立;肾移植术后死亡原因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5 高文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23例临床回顾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刘光军;移植肾输尿管梗阻7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7 马艳;超声诊断移植肾急性排斥的动物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8 米永杰;TSP-1活化TGF-β_1在慢性移植肾病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9 周文华;肾移植术后微小病毒B19感染致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陈远林;肾移植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干预治疗对其影响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郇 本报记者 陶阳;辽宁中医药大学与本溪合建新校区[N];辽宁日报;2010年
2 本版编辑  王淑军 陈枫 胡延滨 张影 邱瑞贤 甘远洪 王淑军;中医药让广东如虎添翼[N];人民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方宁;勇于和“癌症”搏斗的天使[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刘晓王飞;南京中医药大学董事会成立[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记者 周颖;广州中医药大学科研竞争力排第一[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记者马定科;广州中医药大学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李播;勇者李延做“改”字文章[N];黑龙江日报;2000年
8 李和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招生有新突破[N];黑龙江日报;2000年
9 朱广菁;中医药专家学者理性应对存废挑战[N];大众科技报;2007年
10 阎红;让传统奇葩吐露芬芳[N];健康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