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舌象及辨证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探讨
【摘要】:
背景: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B-type hepatitis,CBH)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或感染HBV的肝细胞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肝损伤~[2],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现代大量的临床观察表明,慢性乙型肝炎的舌象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舌象的变化与肝功能检测指标、病毒载量、病理组织学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观察舌象的变化可以及时观察到病情的轻重及进展,判断其预后。但目前尚未见关于慢性乙型肝炎舌象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的完整详细报道。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是目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趋势,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客观化研究已经涉及到病毒、病理、生化、免疫、内分泌等各个方面。有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分度、肝功能检测指标、病毒载量及活动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目的:归纳总结慢性乙型肝炎的舌象特征和中医辨证规律,分析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舌象及中医辨证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在文献整理及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调查研究、计算机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对110例不同临床分度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舌象和中医辨证进行横断面调查,综合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舌象特征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分析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舌象及中医辨证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
结果:1、从舌色而言,以红舌最为多见,占34.5%。舌色分布为:红舌>淡红舌>淡白舌>绛红舌>紫舌:从舌体大小而言,以胖大舌为主,占65%。舌体大小分布为:胖大舌>瘦薄舌>大小适中舌;从苔色而言,以黄苔为主,占50.9%。苔色分布为:黄苔>白苔>焦黄苔;从苔质而言,以腻苔为主,占60.9%。苔质分布为:腻苔>薄苔>剥苔或少苔。最多见的舌象为红舌,胖大,黄腻苔,占30.9%。
2、舌色深浅(Pearson列联系数r=0.4599,P<0.05)、舌体大小(Pearson列联系数r=0.3310,P<0.01)、苔色深浅(Pearson列联系数r=0.461,P<0.01)、苔质厚薄(Pearson列联系数r=0.4119,P<0.01)都与临床分度呈正相关。
3、中医证型以实证为主,占64.5%。轻度组中,以实证为主,显著多于虚证(P<0.01);中度组以实证居多,但虚实证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组以虚证居多,但虚实证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4、中医证型分布为:湿热中阻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最多见的证型为湿热中阻型,占60%。
5.在湿热中阻证中,轻度居多,中度次之,重度最少。轻、中、重度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郁脾虚证以轻度多见,明显多于重度(P<0.05),但轻、重度与中度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均以重度居多,轻、中、重度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1、慢性乙型肝炎的舌象的特征为:腻苔者检出率高;舌象以红舌、胖大舌、黄腻苔最为多见。
2、慢性乙型肝炎病例的舌色深浅、舌体大小、苔色深浅、苔质厚薄与临床分度呈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本病病情轻重程度。
3、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以实证为主,以湿热中阻证最为多见。实证病情较轻、虚证病情较重。临床辨证为湿热中阻证者、肝郁脾虚证者病情较轻,临床辨证为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瘀血阻络证者、病情较重。
|
|
|
|
1 |
黄自存,陈光华;Delta型肝炎(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广东医学;1990年01期 |
2 |
杨心元;;慢性乙型肝炎证治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1990年04期 |
3 |
梁小浣;;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抗体的检测[J];上海医学;1990年06期 |
4 |
付江,李克强,胡春英;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6例[J];国医论坛;1997年03期 |
5 |
蒋金仙;慢性乙型肝炎证型与生化指标关系的研究[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6 |
戴夫,龚云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疗效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7 |
胡作为,李小燕,王再超,段华容,何丽,罗兰堂,熊先敏;慢性乙型肝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与TNFα关系[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9年02期 |
8 |
蒋业贵,王宇明,李奇芬;HSP70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免疫学杂志;2001年04期 |
9 |
邢文斌,孙伟翔,刘丽娜,吕申,王波;肝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10 |
宋光平,吕淑兰,王志宏;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及其意义[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11 |
阁;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探讨[J];江西中医药;2001年05期 |
12 |
方年!318020,叶圣德!318020;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J];浙江临床医学;2001年05期 |
13 |
林小田!524005,侯金林,蔡立莉!524005,武高荣!524005,李敬安!524005;慢性乙型肝炎伴早期肝硬化的临床诊断研究[J];肝脏;2001年S1期 |
14 |
顾长海;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疗法的适应证选择[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年02期 |
15 |
李异
,郑煜煌
,朱映华;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a-2b治疗后复发的治疗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20期 |
16 |
肖文斌,田淑芝,刘玉兰,王智峰;自身免疫性肝病14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年03期 |
17 |
施卫兵,杨素霞;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病毒指标的关系[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
18 |
左起禧;安福隆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3年03期 |
19 |
张文才,王学生,徐国卉,于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3年06期 |
20 |
黄俊达,郑瑞丹,饶日春,杨铮,徐成润;慢性乙型肝炎并非乙醇性脂肪肝98例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