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校医学生亚健康状况分析及穴位埋线干预
【摘要】:
亚健康状态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一组临床症状,是介于健康与疾病的边缘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它是一个由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人体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在现代社会中,在成年人中存在的亚健康状态十分普遍。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个不稳定的阶段,积极有效的自身调节或医学干预可使其恢复健康,反之,它会造成多种疾病,并加速衰老的过程。临床上对于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多采用针刺或艾灸的方法,虽有一定疗效,但亚健康状态多集中在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的中青年、白领人群当中,因时间受限等原因导致患者依从性不佳,效果并不理想。而穴位埋线疗法具有简便易行、省时方便、作用柔和持久,治疗相隔时间长及治疗次数少因而患者痛苦少、依从性好等优点,在调治亚健康状态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目的:(1)通过评定、分析我校在校医学生的亚健康现状,以及心理亚健康与生理亚健康的相关性,希冀从中揭示两者在亚健康状态中相互作用的机制。(2)观察针灸穴位埋线疗法作为干预手段对亚健康各项指标的影响程度,探讨该措施对调治亚健康状态的实质作用方面,为有针对性地改善亚健康状态提供新的思路及科学依据。
方法:(1)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参考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及亚抑郁综合征诊断标准,结合我校在校医学生的特点改制而成《我校医学生健康状态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100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调查。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其心理亚健康与生理亚健康状态之间的相关性。(2)在完成调研的基础上,以自愿为原则选取45名亚健康状态患者,辩证采用穴位埋线的进行医学干预。足疗程后采用相同的评判标准进行复查、数据统计,对比首次调查结果,观察穴位埋线对心理及生理亚健康的干预程度。
结果:我校在校医学生的亚健康平均积分为21.02±8.72分,亚健康率为85.34%,其中性别、学历、父母最高学历不同的健康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专业、现任职务、是否独生子女及生源地不同的健康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分析,心理与生理亚健康状态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r=0.681(P<0.01)。通过一个疗程的穴位埋线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总有效率84.4%。经配对t检验(P<0.05),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以上的结果提示,心理亚健康与生理亚健康状态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的直线相关关系。穴位埋线治疗对亚健康状态有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