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阴虚型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中药治疗探讨
【摘要】:
目的:观察在感觉统合训练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肝肾阴虚型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对照组44例仅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治疗1疗程后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评定分数,并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量表评定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前庭失衡、触觉过分防御、本体感失调、学习能力发展各项能力评分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除胆怯症状外,观察组患儿身体协调性、注意力、情绪稳定等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肝肾阴虚主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
结论:在训练基础上配合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感觉统合失调患儿,疗效优于单纯训练治疗。
|
|
|
|
1 |
邓雪梅;陈凤媚;朱冬生;黄秀健;何艳斯;罗绍兰;;六味地黄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感觉统合失调儿童42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8年04期 |
2 |
吴效普,赵海英;菏泽市城区学龄儿童1008例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调查(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3期 |
3 |
蒋珊琼,姚伟芳;游戏式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纠正效果[J];现代实用医学;2004年02期 |
4 |
刘晓莉,姜峰,孙志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与神经心理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3期 |
5 |
郭建华,满立新,甘晓虹,张莹莹,张丽萍;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血锌原卟啉和某些神经递质水平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3期 |
6 |
陈凤媚;邓雪梅;蔡小梅;朱冬生;;静灵口服液治疗肝肾阴虚型感觉统合失调儿童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10期 |
7 |
高春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早预防[J];生活与健康;2002年12期 |
8 |
金星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新疗法[J];健康博览;1996年10期 |
9 |
湘云;;城市儿童:易患感觉统合失调症[J];人人健康;2000年05期 |
10 |
曹秀菁,陶芳标,曾广玉,张洪波,苏普玉;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与各科学业成绩关系的探讨[J];中国校医;2002年06期 |
11 |
吴效普,赵海英;菏泽市城区1008名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调查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6期 |
12 |
刀维洁;杨帆;刘永峰;;感觉统合失调聋儿的教育对策[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年05期 |
13 |
林心;;当感觉统合出了问题[J];时尚育儿;2007年09期 |
14 |
吴圣明;中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56例[J];陕西中医;1993年07期 |
15 |
宋厚明,王秀莲;中药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79例[J];陕西中医;1986年05期 |
16 |
万;;警惕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症[J];教师博览;1996年09期 |
17 |
金星明;;孩子作业拖拉与感觉统合失调[J];父母必读;1996年07期 |
18 |
闫承生,裴菊英,张英奎,陈卫宏,马海,郭海滨;感觉统合失调在学龄儿童中发生情况调查(附304例分析)[J];河北医药;1999年01期 |
19 |
赵冬梅,刘月兰;感觉统合失调与儿童行为关系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年03期 |
20 |
王燕玲!100083,黄悦勤!100083,刘宝花!100083,张桂芝!100083,顾伯美,王玉凤;3-6岁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