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刺法介入时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康复程度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不同时期使用巨刺法治疗中风病的疗效观察,比较巨刺法治疗中风病不同时期干预的疗效差别,为临床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分析针刺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早期干预,从而为中风患者的早期康复提供一种可靠的疗效分析依据,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和实用价值。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缺血性中风病患者83例,分为三组,分别于病情稳定后2周、3周、4周介入巨刺法针灸治疗,按照《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并通过观察中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患肢运动的简式FugI—Meyer积分(FMA)、中风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标准(采用Barthel指数),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累积记分和进步等级;通过比较其差异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研究巨刺法介入时期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康复程度影响。
结果:
治疗一组、治疗二组、治疗三组巨刺法治疗中风病的整体疗效分别为89.66%、64.29%和61.54%;三组中风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后评分9.52±7.52、13.11±8.15、和14.54±7.33;三组FMA积分减分比较45.15±13.16、28.43±8.15和14.54±7.33;中风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积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52.83±15.17、30.43±10.15和29.91±11.41。
结论:
临床研究:中风病生体征稳定后,早期使用巨刺法针刺介入治疗,其整体疗效和进步的等级均优于较晚期介入;针刺通过疏通经络,促进阳气的输布改善肢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