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三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与实验研究
【摘要】:
本文系统研究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现代医学及中医学方面的文献资料,并从临床和实验角度对针刺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进行了研究。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并从实验角度对其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方法
临床观察,以美国精神病学会编制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第四版修订版(DSM-Ⅳ-R)关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为诊断标准,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33名6-12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纳入针刺组(靳三针)。基本腧穴处方包括:四神针、定神针、手智针;辨证配穴处方:心脾气虚者配三阴交、足三里;湿热内蕴,痰火扰心者配少府、丰隆;肾虚不足,肝阳偏旺者配太溪、行间。针刺治疗每次1小时,寒暑假期间每天针刺1次,每周六次,上学期间隔天针刺1次,每周三次,45次为一疗程。观测指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Conners父母行为问卷(PSQ)量表,按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一多动、焦虑5个因子得分和多动指数情况对儿童行为进行评定,分别于治疗前、第一个疗程及第二个疗程后分别进行评定,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研究,选取了多层次模拟了ADHD的临床特征,并被国际公认的且可以参比的动物模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模型。18只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利他林组、模型对照组,每组6只,另设SPF级正常大鼠6只作空白对照组。治疗情况:针刺组针刺取穴百会、印堂,选用30号华佗牌不锈钢0.5寸毫针,头部穴位平刺,进针后觉针下沉紧即可,每天针刺1次,每次3—5秒钟,共治疗20天;西药组每天灌服利他林水溶液4 mg·kg~(-1)·d~(-1),模型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天上午灌服,1次/d,连续灌服20d。观察SHR大鼠体重变化情况,实验结束后采用高效液相法检测SHR大鼠血清与脑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对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多动指数的分值在治疗后第一疗程、第二疗程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有效的,总有效率达84.85%。Conners父母问卷中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一多动及焦虑5个因子得分在治疗后第一疗程、第二疗程同治疗前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针刺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的改善是整体的,全面的。6~8岁年龄组的疗效比8~+~12岁年龄组的好,有显著性差异(x~2=9.0659,P<0.05),显示年龄与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关系,提示年龄小针刺疗效较好;病程≥4年的针刺疗效较差,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应尽早进行针刺治疗,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第二疗程的总有效率比第一疗程显著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随疗程延长而提高。ADHD类型中混合型的最多,占63.64%,其次是注意缺陷型,占30.3%,多动障碍型最少,占6.06%;ADHD不同类型的针刺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多动障碍型的疗效较佳。ADHD中医辨证分型中心脾气虚,神失所养型最多,占51.52%,其次是湿热内蕴,痰火扰心型,占36.36%,肾阴不足,肝阳偏旺型较少,占12.12%。ADHD不同证型的针刺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心脾气虚,神失所养证型的疗效较佳。
实验研究方面,针刺组、利他林组大鼠各个测定时间点的体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大鼠各个测定时间点的体重与利他林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与利他林治疗对SHR大鼠的体重的影响无差异。模型组血清的NE、DA、5-HT含量浓度均高于空白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模型组脑组织的NE、DA含量浓度均低于空白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SHR大鼠血清中的NE、DA、5-HT含量浓度是比正常大鼠的升高,而脑组织中的NE、DA含量浓度是比正常大鼠的降低。针刺组、利他林组血清的NE、5-HT含量较模型组均有所升高,DA的浓度较模型组稍降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血清的NE、5-HT含量浓度均低于利他林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血清的DA含量浓度较利他林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利他林组的脑组织NE、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浓度均比模型组的稍升高,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脑组织的NE、DA含量与利他林组的比较,浓度稍高于利他林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针刺组与利他林组较模型组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无差异,但针刺组降低血清DA含量较利他林组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针刺可以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品行、心身、焦虑问题,减轻冲动多动症状,提高学习能力,针刺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效;年龄较小、病程较短的ADHD针刺疗效较好,提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应尽早进行针刺治疗,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针刺起效较慢,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随疗程延长而提高;针刺对多动障碍型与心脾气虚,神失所养型疗效较佳。SHR大鼠血清的NE、DA、5-HT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认为血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反映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这很可能是导致ADHD儿童动作、活动过多的原因;而SHR大鼠脑组织中的NE、DA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证实了儿茶酚胺系统功能不足假说,CA功能不足以致脑的抑制功能不足,这很可能是ADHD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的原因之一。针刺组较模型组对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无差异,但针刺组降低血清DA含量优于利他林组。这可能提示针刺治疗SHR大鼠的机理不是通过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来实现的。
|
|
|
|
1 |
杨闯
,郭兰婷
,郭田友;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反应抑制、厌恶延迟和时间感觉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03期 |
2 |
王建忠
,金星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05年01期 |
3 |
郭兰婷;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年03期 |
4 |
黎琳;徐光兴;;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现状[J];上海精神医学;2006年03期 |
5 |
国献素;焦保权;李彩云;杨雁;刘树刚;范明成;徐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ABO血型的关联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6 |
陈亦旋;李燕;;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血铅测定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29期 |
7 |
郭随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用药[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8年03期 |
8 |
王耀龙;王金华;徐英;陈文;赵海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智力结构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5期 |
9 |
高雪屏,苏林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氨基酸代谢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年03期 |
10 |
赵建华,郭兰婷;儿童拔毛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抽动障碍共病一例[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年01期 |
11 |
耿耀国,苏林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年09期 |
12 |
黄慧敏;张皖瑜;伏洁;徐莉;严莉;;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心理行为干预的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2期 |
13 |
张晓宇;陈虹;;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年03期 |
14 |
胡虞志,吴汉荣,余剑强;6~12岁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分型及病因研究[J];中国校医;1998年05期 |
15 |
舒明跃;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药物治疗的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1年04期 |
16 |
孙绪丁,杜昭云,杨冬林,卓琳,赵保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与行为心理治疗的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3期 |
17 |
杨莉,刘肇瑞;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成功举办“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国际讲习班”[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
18 |
高铁英,喻书彻,史秀兰,赵婵娟;儿童ADHD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验的诊断意义及与血铅、铁、锌相关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1期 |
19 |
岳维真;华能;;中西医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年03期 |
20 |
岳维真;徐汉;;静灵口服液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观察[J];中成药;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