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温肾健脾法对脾肾阳虚型糖尿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

王评  
【摘要】: 目的 观察温肾健脾法对脾肾阳虚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系统地探讨其中医发病机制及加味真武汤治疗的作用机理。 方法 将82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予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加味真武汤。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及贝那普利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评价两组综合疗效以及主要症状积分变化,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变化。采用DSQL问卷对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改变进行评价。 结果 (1)ITT分析显示,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有效率为53.8%,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PP分析显示,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76.9%,对照组有效率为55.3%,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更明显;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改善;(3)治疗后两组FBG、P2hBG、HbAlc均明显下降(P0.05,P0.01),但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4)治疗组治疗后FINS、HOMA-IR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5)两组治疗后TC、TG、LDL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HDL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HDL无显著性差异(P0.05);(6)治疗后两组CRP、FIB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7)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肝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无显著改变(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8)生存质量分析,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维度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理、社会维度评分及总积分有上升趋势,而生理维度评分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理、心理、治疗维度及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社会维度无显著改善(P0.05)。 结论 (1)脾肾阳虚是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主要病机;(2)生存质量是评价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疗效的较理想指标;(3)以温肾健脾治则组方的加味真武汤能够改善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加味真武汤能辅助降低血糖,控制血糖波动,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5)加味真武汤对血脂有双向调节作用,能显著降低血浆CRP水平,从而具有减轻血管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6)加味真武汤能显著降低血浆FIB水平,改善微循环,防止血栓性疾病的发生;(7)加味真武汤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英;蓝柳贵;封翠芸;宋爱军;陈丽兰;戚沁园;王庆华;;彭万年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7年01期
2 蓝柳贵;闵晓莉;周英;封翠芸;宋爱军;陈丽兰;戚沁园;王庆华;;彭万年应用加味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J];中医杂志;2007年06期
3 余爱琴;麦坤仪;刘冬年;肖立群;蔡如森;徐灵星;;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诊断糖尿病的初步探讨[J];广州医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4 熊永革,周云,陈婷;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检测[J];黑龙江医学;2002年10期
5 吴韬,苏胜偶;血栓调节蛋白与糖尿病肾病[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年S1期
6 梁国玉,刘惠兰;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5年05期
7 韩辅;刘青梅;;浅谈糖尿病肾病中西医防治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05期
8 孙树良;郑杨;;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9 向伟成;苏清涛;;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胰岛素用量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6年03期
10 秦利亮;;TGF-β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03期
11 赵向彤;潘优津;吴朝明;李莉丽;郑超;吴笑英;;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2 胡芳;王学斌;饶锦秀;;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实验诊断[J];华中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13 罗永富;;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生化机理[J];中国医疗前沿;2007年02期
14 张贤芝;朱庆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及尿微量白蛋白变化[J];医药论坛杂志;2007年07期
15 高明松;郑承红;柯淑红;;吡格列酮与福辛普利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52例[J];医学新知杂志;2007年03期
16 杨魏铭;聂兴旺;;糖尿病患者尿NAG、M-ALB水平在诊断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J];贵州医药;2007年08期
17 钟丽红;杨竞;张秀娟;;新工艺糖神散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疗效观察[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11期
18 陈琳琳;李宏亮;王战建;;核因子—κB活化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其机制[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7年06期
19 李映渊;吴宗彬;谢嘉嘉;;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08年02期
20 冉小娅;陈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子坪;瞿金鸿;;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尹绍峰;;从络辨治糖尿病肾病[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3 宋立群;周波;马艳春;孙许涛;张立净;肖洪彬;;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研究及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顾连方;;糖尿病肾病防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5 陆安錩;;清上补下汤治疗中糖尿病肾病的体会[A];全国第七届农村基层中西医结合学术暨工作交流会论文汇编集[C];2002年
6 陈博宇;柳红芳;;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论治概况[A];第十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叶朝阳;;晚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评价[A];200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南京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8 陈雪茹;;2型糖尿病人皮肤自体荧光值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朱爱霞;郭素芳;庄辉;;糖尿病肾病的护理体会50例[A];全国第二届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浦春;;糖尿病肾病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评;温肾健脾法对脾肾阳虚型糖尿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周英;加味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王颖辉;糖尿病肾病证候演变及其中医药干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谭从娥;肾虚证在糖尿病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免疫遗传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张翥;Megalin在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表达及干预措施对其作用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肖晓燕;TLR4在1型糖尿病肾病及TLR3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路晓光;L-FABP/GPx3/TGF-β三种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傅余芹;ET、TGF-β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虫草菌丝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肖湘成;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及罗格列酮对其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廖琳;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种族糖尿病中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阳;血肌酐、胱抑素C和MDRD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肾功能评估中的比较[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玉容;MG132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ERK1/2信号通路的作用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0年
3 刘杰;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D];暨南大学;2011年
4 秦棱;芪丹饮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王译晨;血清胱抑素C测定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孔祥栋;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钙通道阻滞剂在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作用的Meta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7 单湘湘;胰腺衍生因子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8 朱云洁;益气养阴法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中医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宋爱军;加味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少阴证临床与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蔡旭;CTGF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道安;中药可抑制糖尿病肾病进程[N];健康报;2000年
2 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 陈伟;糖尿病肾病 该吃多少蛋白质?[N];健康时报;2004年
3 王锋汪年松;糖尿病肾病患者如何运动[N];家庭医生报;2008年
4 湘雅二医院 张红;防治糖尿病肾病(三):肾脏替代治疗[N];大众卫生报;2009年
5 张迪武;中药可控制糖尿病肾病进展[N];大众卫生报;2003年
6 ;糖尿病肾病检测[N];医药导报;2006年
7 余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保健[N];家庭医生报;2008年
8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院长、教授 于德民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副教授 陈莉明;糖尿病肾病认识有误区[N];人民政协报;2003年
9 滕海龙 本报记者 张晓姝;心海中的航标[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秦秋;开拓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新天地[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