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胶海绵颗粒与PVA颗粒治疗肝硬化脾亢的临床应用对比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颗粒和PVA颗粒两种栓塞材料在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58例肝硬化脾亢患者行PSE治疗,根据使用栓塞材料的不同分成两组,A组32例,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大小1mm×1mm×1mm);B组26例,栓塞材料为300-500 u m的聚乙烯醇(PVA)颗粒。比较两组手术前及术后3d、7d、1个月、6个月、1年各时间段外周血液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变化,术前及术后第1个月内、第6个月内脾脏大小变化;观察两组术后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①两组术后3d、7d、1个月、6个月和1年外周血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计数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虽然B组术后同一时间段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较A组升高较多,但两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红细胞(RBC)计数术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③两组术后第1个月内脾脏大小均较术前增大(P0.05),术后第6个月内脾脏大小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同一时间段两组之间脾脏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术后B组疼痛的程度重、持续时间长(P0.05), A组中~高热的发生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明胶海绵颗粒(1mm×1mm×1mm)与PVA颗粒治疗肝硬化脾亢近期及术后1年疗效均确切;术后疼痛程度及中重度持续时间PVA组高于明胶海绵颗粒组;明胶海绵颗粒组术后中高热发生率较PVA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来验证。明胶海绵颗粒经济实惠,但操作复杂;PVA颗粒操作简单、但价格昂贵。
|
|
|
|
1 |
谢建林;唐振铎;;稳定核素在肝硬化蛋白质能量性营养不良研究中的应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1993年04期 |
2 |
华静
,李继强;半乳糖试验对预测待肝移植的肝硬化患者生存期的价值[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7年03期 |
3 |
余鸣秋;肝硬化患者血心钠素检测的临床意义[J];泰山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
4 |
郑瑞丹,黄其炯;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浓度检测的临床意义[J];东南国防医药;1998年04期 |
5 |
吴炎,田怡,陈建文;黄芪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06期 |
6 |
何浩明,冯岚,田小平,陈宽浩,徐凤英,庄惠琴,南德齐,苏彩女;肝硬化患者血清HA,PCⅢ,CⅥ,LN和PLD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1999年03期 |
7 |
;腹腔镜扩大为肝硬化患者作肝切除术的指征[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0年03期 |
8 |
李运泽!541002桂林,林洪全!541002桂林,陈勇昌!541002桂林;肝硬化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_(300)检查的临床意义[J];中华消化杂志;2001年06期 |
9 |
郭银燕
,杨寄华;肝硬化患者血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1年03期 |
10 |
郭秋君,孙宝佳,马万林,赵彩彦,李兵顺;重症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01期 |
11 |
王艳,刘宇宏;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航天医药杂志;2001年04期 |
12 |
宋怀宇,孙成刚;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防治慢肝、肝硬化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3年04期 |
13 |
刘宪玲,吴静,樊代明,苗继延;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3年02期 |
14 |
;健康咨询[J];健康博览;2003年09期 |
15 |
赵敦美;肝硬化与胰岛素抵抗关系[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
16 |
陈时;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用三腔二囊管止血的方法讨论[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17 |
陈元鸿,李红艳;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5年08期 |
18 |
张福奎,张俊勇,贾继东;肝肺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5年05期 |
19 |
唐静悦;;肝硬化患者血液流变指标改变的观察及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5年05期 |
20 |
郝光旭;杜春鲜;向万清;;诊治肝硬化合并肺结核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6年14期 |
|